炭炭复合材料单晶生长热场系统项目.docx
炭炭复合材料单晶生长热场系统项目(炭炭复合材料*吨年、碳石墨材料*吨年)可行性研究加*有限责任公司ZOO年月*有限责任公旬地址:电话:院长:主管副院长:总建筑师:总规划师:编制人员:目录第一章总论3(一)项目背景3(二)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8(三)研究结论9第二章市场预测10(一)产品市场供应预测10(二)产品目标市场分析11(三)总体营销思路13第三章建设用地规模与产品方案13(一)建设用地规模13(二)产品方案14第四章场址选择16(一)场址所在位置现状16(二)场址建设条件16第五章技术方案、设备方案18(一)技术方案18(二)主要设备方案19第六章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21(一)主要原材料供应21(二)能源供应21(三)主要原材料价格21第七章总体布置、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22(一)总体布置22(二)场内外运输23(三)公用辅助工程23第八章节能、节水措施25(一)概述25(二)节能措施25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26(一)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26(二)环境保护措施方案26(三)环境影响评价27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28(一)劳动安全28(二)生产事故及防范29(三)职业危害的防护29(四)消防设施30第十一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31(一)组织机构31(二)人力资源配置32(三)员工培训计划32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33(一)项目建设工期33(二)施工进度安排33(三)项目实施进度表(横线图)33第十三章投资估算34(一)投资估算依据34(二)估算范围34(三)项目建设投资35(四)资金筹措36第十四章财务评价36(一)评价依据、范围及指标36(二)经济评价37(三)财务评价39(四)不确定性分析40第十五章研究结论41第一章总论受*有限公司的委托,我们对炭炭复合材料单晶生长热场系统项目(炭炭复合材料20吨年、碳石墨材料400吨年)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项目所在地区的市场、环境、交通、电力、给排水、通讯等条件进行调查,收集有关基础资料,并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在认真调查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炭炭复合材料单晶生长热场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炭炭复合材料单晶生长热场系统项目项目建设单位:*有限公司项目建设规模为:炭炭复合材料*吨年,碳石墨材料*吨年项目建设选址:国家级*开发区2、承办单位概况项目公司名称:*有限公司成立时间:200年月日注册资本:人民币万注册地址:*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有限公司属股份制企业,由*实业集团、*教授共同出资成立。其中,*教授以其拥有的居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作技术出资。生产基地位于*开发区内,占地亩,花园式工业区,是*实业集团下属单位。主要从事新材料的开发及生产。*系*大学粉末冶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领导的科研队伍在该领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公司以*教授拥有的专利知识产权技术和雄厚的研发实力为依托,通过整合人才、技术与市场优势,构筑新材料基地。*公司计划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建设炭炭复合材料20吨年、炭石墨材料400吨年的生产线,实现年工业产值L5亿元人民币以上。并且*公司计划以此为产业基础,通过3年的时间,使公司的产品能够覆盖国内大部分或全部的硅单晶生长炉的热场系统,逐步进入国外硅单晶炉热场系统市场;努力开发新产品,扩大该新材料的应有领域,使其应有到其他的晶体生长设备及相关的高技术领域。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省、*市国民经济和SH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其他文件、协议等。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当今世界新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电子、通讯等相关领域发展迅猛,对硅材料需求十分旺盛。数十年以来,硅材料行业一直以“提高硅单晶的尺寸和质量”为主要目标,先后生产了4、5、6、8、12、16、18英寸硅片。据最新的国家半导体技术(ITRS)介绍,直径18英寸硅单晶抛光片是12英寸的下一代产品,也是未来22nm线宽的64G集成电路的衬底材料。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全世界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元器件,95%以上是硅材料制成的,其中直拉硅单晶的用量超过85%o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的迅速提高,迫切要求采用大直径的直拉硅单晶抛光片。超纯及完整晶体结构的硅晶体是一条长长的价值链的起点。没有硅晶体就没有半导体、光电子、通讯技术及光电技术。硅晶体棒用于制作晶圆,晶圆是半导体工业中制作芯片的基础材料。硅材料的另一个大的需求来自太阳能。从长远看,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能源生产要采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资源主要有风、水、太阳能。太阳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光电效应)靠太阳能电池完成。电池的原材料是带特定晶体结构的硅。专家预测:在今后的十年,结晶硅将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中成为在、最主要的材料。硅片工业目前在生产与市场方面已经形成了垄断,日本、德国等国的资本控制的八大硅片公司的销量占硅片总销量的90%,当前IC用主流硅片是8英寸,并向12英寸过渡。市场调研预测,到2006年,12英寸的硅片的比例将由目前的1.3%增加到21.l%0在IC和太阳能发电等领域对硅单晶的巨大需求和消费,对其生产能力对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生产高纯半导体材料的高温电热真空炉一一硅单晶生长炉正在向大型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硅单晶生长炉隔热保温筒、用烟、发热体等热场系统元件采用高纯石墨、超高纯石墨材料制造,产品要求材料的金属杂质含量要求不超过530ppm0同时硅单晶生长炉最主要的易损件的消耗量特别大。根据权威部门统计,一台小型晶体生长炉(如12英寸)每年消耗的石墨用埸、加热器、保温隔热材料的价值,达到20万元以上;一台大型晶体生长炉的热场系统备件损耗,可达50万元以上。由于生产大型高纯石墨、超高纯石墨材料工艺控制难,需要大型的等静压设备等,其投资极大。因此,高纯石墨尺寸受到限制,经常不能满足制造较大硅单晶生长炉的热场零件的要求;另外,石墨脆性大,机械强度不高,使用可靠性不强,使用寿命短。本项目提出的炭炭复合材料单晶生长热场系统零件的材料及热场解决方案,经过实践验证,对解决以上问题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实施本案对发展大型硅单晶生长设备,制造大尺寸的晶体,提升我国微电子技术水平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5、项目拟建地点本项目拟建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年月,200年月经gwy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年多来,开发区坚持“以工业项目为主、吸引外资为主、出口为主和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的方针,强调以产业发展为中心,走产业兴区之路,通过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工作,目前入区工业企业家,其中三资企业家,内资企业家,入区企业基本上实现了由单个到群体的转变,区内产业也正由零散向集成转变。到目前为止,区内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亿元,移动土石方近亿立方米,完成亿元人民币的基础设施投资任务,各项建设工作都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目前,区内主次干道已拉通条,总长公里;座大型跨线桥已经竣工通车;已经完成公里,架设铁塔座的三回超高压线路的改道工程,个千伏的变电站已经投入使用,目前区内日供电能力已经达到240万千瓦时;2座日供水10万吨的自来水厂已经投入运行;日处理能力8万吨的污水净化中心已经正式营业;装机容量为10万门的程控大楼,现已开通20000门程控电话和高速宽带通讯网,实现了与156个国家和地区通信联网;投资1400多万元的电视发射塔已经正式投入使用。目前,*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为主体的先进制造工业,以*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以*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以*系列为主体的食品饮料产业,以*为主体的轻印产业等五大产业格局。2003年年底,区内累计完成总产值亿元。*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6、项目预期目标炭炭复合材料单晶生产热场项目总体规划占地30亩,总投资4979.43万元,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全部为标准工业厂房)固定资产投资2179.93万元。项目建设预期目标:形成年产炭炭复合材料20吨年、碳石墨材料400吨年的生产能力。项目经济效益:项目实施期内(11年,含1年建设期)实现营业收入11524000万元,实现利润61143.41万元,上缴税收36448.78万元,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SH效益。7、项目主要建设条件本项目市场前景较好,市场容量大;项目生产所需能源有保障,来源稳定可靠;项目建设资金有保障;项目建设地ZF对项目建设大力支持,项目用地落实,建设地域交通方便,施工条件良好,建设项目的主要条件基本具备。(二)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建设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I-Io炭炭复合材料单晶生产热场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IT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项目产品规模1.1年产炭炭材料吨年1.2年产炭石墨材料吨年2主要原材料、燃料消耗2.1石墨吨年2.2炭纤维坯体吨年2.3炭源气体吨年2.4惰性气体吨年3公用动力消耗3.1平均供水量立方米小时3.2设备容量千瓦4运输量4.1运入量吨4.2运出量吨5项目总定员人7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8项目占地亩9项目总投资万元9.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9.2流动资金投资万元10年平均销售收入万元11年平均税金万元12年平均利润万元13平均投资利润率%14平均投资利税率%15财务评价指标15.1财务净现值万元15.2内部收益率%15.3投资回收期年16建设工期年(三)研究结论建设炭炭复合材料单晶生长热场系统项目,能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整个*市工业发展,加快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增加人民收入;同时可拓宽就业渠道,保持项目区SH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的投资方向,当地ZF大力支持,建设条件具备,工程技术方案切实可行,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SH效益明显,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二章市场预测(一)产品市场供应预测1、国内供需现状国内现有生产硅单晶的设备600余台,近年来,每年递增200台左右。目前的设备主要拉制从3至6,少量为8的晶棒。由于单炉投料量仅为几十公斤,因此,多采用高纯石墨制造土甘土因,而这些高纯石墨多为进口冷等静压石墨。16英寸的热系统的隔热保温套,则多为进口件。相当一部分较大型的进口设备,其热系统完全依靠进口。CC复合材料热场系统研究组,为满足半导体工业的要求,与西安理工大学单硅晶基地、有研硅股等单位合作,对CC复合材料热场系统进行试验和使用。在西安用CC复合材料制作的12"出期(306mm)及加热器,装在加有横向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