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方案.docx
第一章编制依据1、郑州乐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仓库及1#生产厂房工程施工图纸2、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郑州乐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仓库及1#生产厂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工程概况郑州乐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仓库及1#生产厂房建筑面积约13529.58m2,平面形式为矩形,西段为仓库,共六层,建筑高度:22.350m;其中:建一层为4.2m,二、三层层高均为3.9m,四、五、六层层高均为3.3m,室内外高差0.450m。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东段为1#生产厂房,共四层,建筑高度18.300m,建筑层高一层为5.4m,二-四层均为4.2m,室内外高差0.300mo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二级,生产类别为戊类厂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础采用独立基础,框架结构。第三章施工准备1:为保证於连续供应所以本工程采用商品於。为保证商品於自身质量,於供应商应具备项目相应的企业资质证书,并且应该符合其企业资质等级所规定的经营范围,柱配合比搅拌时应严格控制,并且应该在於搅拌之前提前由具有一定资质的实验室对所施工的各强度等级的校出具配合比,对校中的水泥、砂、石子应严把质量关,所使用材料提前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其中水泥与外加剂还必须有准用证及产品出厂合格证。2:柱采用於罐车运至施工现场,然后由聆输送泵输送至施工作业面,柱塌落度必须符合配比申请单所规定的开盘鉴定中的塌落度规定。砂石含水率应做到每次开盘每次检测,以便及时调整骨料与拌合水的用量。柱运输泵选用HBT80输送泵,泵管直径150m11,为了提高於浇筑质量和效率,根据泵管出口在本施工段的相对位置,采用倒退式浇注聆。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法1、后浇带柱浇筑需待两侧柱浇筑完毕於强度达到相关规定后再进行於浇筑,浇筑后浇带应提交一个等级,并掺入适量膨胀剂以减少於温度对结构的影响,浇筑后浇带时,后浇带范围内所有钢筋不断开,并将两侧已浇筑柱松散石子剔除,并充分湿润5小时以上,方可进行后浇带柱施工浇筑。2、柱於浇筑:浇筑柱柱时应先填3-5Cnl厚柱配合比去石子的水泥砂浆,以防止烂根,并可保证接缝质量。柱柱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50Cnl以下,先将振动棒插入柱底,使其振动再下料,边下料边振捣,连续作业至顶部,部分柱直径约70Cnl左右,在柱模板拆模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或洒水湿润,以利于柱子柱的养护。3、梁、板柱浇筑梁、板柱应同时浇筑,浇筑时应沿次梁方向,按梁高分层浇筑,并形成阶梯形向前推进,当起始点的柱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柱一起浇筑,随着阶梯的不断延伸,梁板柱连续向前推进直至完成。浇筑与振捣在施工时应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速度稍慢,待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上层后,下层方可下料。在顶板柱浇筑完毕后,应用刮杆刮平,并将表面浮浆清除,用木抹子抹平,施工缝留置时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应力较小处,一般为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允许留置斜槎。4、楼梯龄浇筑:楼梯浇筑时应从楼梯断下部向上连续浇筑,先振实底板柱,至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一起不断连续向上循环推进,并随时用木刮杆将踏步上表面压实抹平。楼梯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三分之一部位,或打起三步。5、柱试件留置:对进场於每车测试坍落度,在整个校施工过程中现场留置试块,同条件试块留置后放置所代表构件旁,与构件共同养护,标养试块放置在现场标养池内。留置组数应符合相关规定。6、柱构件拆模:在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或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时,或在强度超过2.5MPa时,可拆模。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并刷防锈剂,拆模后草袋覆盖洒水养护。7、的养护:养护是於浇筑成型后,使其表面维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保证内部充分水化。促进强度不断增长的重要环节,对於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校初凝后,用湿麻袋、草帘子尽快覆盖,并经常洒水养护7天以上,以能保持柱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浇筑柱,易发干缩裂缝,可根据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水泥品种及掺用的外加剂等情况,加强聆养护,每半小时洒水一次,保证在炎热天气下覆盖的麻袋或草帘子处于湿润状态。第五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法1、在於浇筑前对绑扎、支模后的钢筋和模板先由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后方可进行於浇筑。浇筑前还必须对模板、钢筋进行检查,模板内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要清理干净,同时在校运至现场时对於塌落度进行检查。施工中如需添加外加剂,外加剂需送有关部门进行检验,并且符合外加剂的相关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添加。2、本工程校采用50振捣棒并配合平板振动器进行於作业,各流水施工段於采用“薄层浇筑、循序退打”的原则,采用一台HBT80型於输送泵,每小时浇注於约80M3,腔缓凝时间应尽量控制在规范内,以保证每层校不出现施工冷缝,达到提高泵送功效,简化於泌水处理的作用。本工程振捣采用ZX-50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振捣时应保证於振动棒插入腔底部,振捣方向为:下层垂直与浇筑方向自下而上,上层自上而下进行振捣。振捣时必须振捣至於密实为止,密实标志是柱面不再下沉,不再冒出大量气泡,柱表面平坦,不泛浆,同时振捣时不允许碰撞模板、钢筋。柱浇筑要连续进行,不允许间断,校施工完毕后,应根据设计标高对柱面进行修正、抹平,并且用长刮杆赶走表面泌水,清除浮浆,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道并压实表面水泥浆,再浇筑同时要填写校施工记录,同时现场应有专人随时检查钢筋、模板移动情况,当发现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浇筑的同时应由实验员留置校试块,作为拆模和承受荷载的依据。3、振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振动棒应垂直、自然插入腔中,不得接触钢筋、模板、预埋件等。2)、振动棒工作时可按直线行列式交错行列移动,移动间距一般以振动作用半径的1.5倍为宜,在一般情况下振动棒作用半径为振动棒半径的89倍。振动棒的移动距离尽可能保持一致,防止於漏振。3)、振动棒振动时应不断的上下移动,以便振捣均匀,当浇注完下层柱然后浇注上层柱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腔中5-10cm,并在下层柱初凝前振捣完成其相应部位的上层舲的振捣工作。4、振动棒在每一位置的振动时间一般可以从以下现象判断:a.柱面不再有显著的沉落。B.表面不再出现大量气泡。C.柱表面均匀、平整、并不在泛浆。5、振动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过短聆振捣不实,过长聆可能产生离析。在一般情况下,振动时间约20-30s,任何情况下不得少于IOs。6、柱配合比於配合比在保证拌和物和易性的前提下,减少用水量提高於早期强度。1)、原材料:水泥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石料严格控制好含泥量、细度模数、级配等各项物理性能指标,且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构及其冻裂的矿物质等。2)、外加剂:宜选用高效减水剂和早强减水剂。在使用之前,应结合具体的施工条件试拌,对坍落度、净浆流动度、减水率、抗压强度等基本项目进行测试,确定外加剂的适应性和最佳掺量。7、於的拌和运输、浇筑1)、拌和:根据柱的养护方法确定柱的入模温度,使柱加速产生水化热,提高聆的早期强度,一般宜采用原材料加热法,各种原材的加热温度宜根据具体施工方案进行热工计算确定,应保证水泥投入前水温不能高于8(TC02)、柱运输、浇筑校的运输、浇筑应使热量损失尽量减少。因此,应注意:(1)尽量缩短运距,选择最佳路线。(2)正确选择运输容器和保温材料。(3)於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杂物,装运拌和物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8、龄的养护校开始养护时的温度,应按施工方案进行热工计算。比较经济、常用的养护方法为蓄热法养护。控制好聆的入模温度,浇筑后的校用保温材料严密覆盖,利用预加的热量和水泥水化的热量,使柱在受冻前达到预期的强度要求,养护中应注意:1)、柱浇筑后要在外露的腔表面先用塑料薄膜等防水材料覆盖,然后铺设保温材料。2)、柱整个施工过程中应有一套严格的测温制度,记录好温度和强度增长的变化情况,以便补加保温层或人工加热。第六章质量要求1、质量保证措施1.1 具体措施1.1.1 建立完善有效地施工生产、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分工负责、层层把关。1.1.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安全教育,做好书面的技术交底工作,每个参加施工的人员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1.1.3 建立健全施工日志,收集好试验资料、技术资料、各工序检查记录,凭文字数据说话。1.1.4 施工严格按技术规范执行,各工序实行“三检测”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1.1.5 技术人员实行旁站监督,并严格执行项目部的指令。1.1.6 对施工中常见的钢筋、柱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提前下发各施工队,组织学习,在施工过程中加以预防。LL7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质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频率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尤其加强对钢筋、水泥的检验。第七章通病处理1、舲的通病及控制措施1.1 保护层不准、和漏筋。控制措施1.1.1 检查砂浆垫块厚度是否准确,适量,竖立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应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挤牢。1.1.2 严格检查钢筋的成型尺寸,模外绑扎钢筋时,要控制好它的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2、腔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强度离散和匀质性差控制措施2.1 控制原材料质量。2.2 按照施工规范要求确定配制强度。2.3 配合比设计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配料误差不超过施工规范要求。2.4 控制柱施工工艺中各环节的质量。2.5 试块应标准养护。3、松表面蜂窝、麻面。控制措施3.1 控制柱的配合比和搅拌时间。3.2 防止於运输中漏浆、离析和运输时间过长。3.3 浇筑时坍落度要符合要求。3.4 浇筑时应分层进行,分层厚度根据捣实方法按照施工规范要求确定。3.5 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和过度振捣。3.6 随时检查模板及支架的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尤应防止漏浆。4、杜出现孔洞。控制措施4.1 按合理施工顺序分层,分段浇筑。4.2 骨料直径不得超过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o4.3 运输和浇筑时防止离析。4.4 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严禁漏振;局部机械振实有困难时应配合人工振捣。4.5 结构拆模后构件缺棱、掉角。控制措施5.1 拆模板不宜过早,按规范规定结合实际浇筑的自然条件来确定拆模时间5.2 模板支设和拆除顺序方法要正确。5.3 对於构件移位时应选择合理的起吊和运输方法。5.4 加强成品保护,防止碰撞柱结构或构件。施,如碎石加温、水加热、防冻剂掺加及其它指标均已符合夏季施工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