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十五五”规划(4).docx
应急管理“十五五”规划总则“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应急管理部门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五年,是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产风险,及时处置各类灾害事故,推动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四五”期间(2016-2025年),区在区委、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城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形势不断好转,各项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与水平有效提升,宣传教育培训建设卓有成效,全民安全意识逐步提高,基本实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与此同时,城区应急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方面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例如重点区域领域安全监管有待深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亟需落实、城区应急基础建设有待夯实、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亟待完善等突出问题,需要通过制定实施应急管理“十五五”规划逐步予以解决。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五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应急体系建设“十五五”规划市应急体系建设“十五五”规划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重要文件,根据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辖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本规划是指导区未来五年开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范围为区辖区,是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依法开展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本规划期为2026年至2030年。一、现状与形势(一)“十四五”建设成效L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以规范化、信息化的总要求筑牢安全生产基本盘,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全面编织指挥平台“一张网”,实施“互联网+”安全监管执法,利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平台将辖区高危企业和重点工贸企业的监控视频信号接入应急指挥中心,实现远程网上监控管理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是自治区第一个开启安全生产线上监察和线下检查相结合的县(区)。2 .应急管理基础建设切实提升。印发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建设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在辖区范围内全面开展应急管理强指挥、强队伍、强网格、强装备、强备战、强宣传“六强”活动,成为自治区首个开展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建设提升活动的县(区)单位。3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加强。成立专职和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应急救援综合大队,主要承担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4 .应急处置能力逐步提升。制定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防汛抗旱专项应急预案等多类预案,贯彻落实各项应急预案,提高全员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及应急处置能力,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突发事件、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防汛、内涝、森林防火等应急演练,为高效、有序开展安全运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中向好。“十四五”期间,城区内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160起,死亡89人,较“十二五”期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5.7%和23.9%,基本完成“十四五”安全生产指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呈现持续好转的态势。6 .安全生产责任逐步深化落实。城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城区安委会综合协调,统筹推进安全生产工作,定期进行党中央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精神学习,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分析讨论,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印发区关于贯彻落实自治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意见的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明确市区各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工作职责。修改完善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将责任书目标任务纳入年度考核内容,深化了各有关部门监管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约谈警示;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严肃处理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共立案处罚企业36家,处罚人数67人,处罚金额816万余元;坚持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纳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评先评优、招投标等资格审核中,强化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7 .监督执法监察力度不断增强。城区应急管理局联合政府各部门不间断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专项检查等,年均检查企业6400家次。印发区开展安全生产“强监管严执法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执法严格性。印发区服务党的十九大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区领导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和第16届中国一东盟“两会”前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等专项工作方案,保障了“两会一节”、党的十九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等特殊时间节点安全生产稳定运行。制定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总体方案、专题实施方案以及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工贸行业、消防安全、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危险废弃物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以来,执法检查共1969次,监督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共3291家,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共35800余起,共处罚款1733万余元。编制配发市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手册(乡镇版),提高了基层执法人员专业能力。8 .隐患排查治理持续稳中推进。印发关于立即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区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推进了隐患整治工作有序进行。城区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高危行业、火灾、建筑工地、道路交通等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检查,同时铺开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实现较规范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县(区),已完成“三级八十二格”的网格化创设工作,提高了隐患治理的全面性。督促企业使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进行隐患自查,强化了企业治理隐患的主体责任。9 .基层防灾减灾救灾基础逐步夯实。城区共建成35支“八桂应急响应队”,进行统一培训;共33个村(社区)完成减灾准备认证工作,完成了7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9个“自治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设置规划IOl个应急避难场所,其中2个为城市级中心避难场所,防灾减灾救灾基础更加扎实。10 .宣传教育培训建设卓有成效。开展安全生产宣传“七进”、定点宣传活动、“防汛宣传季”活动、“森林防灭火宣传月”等活动。邀请自治区、市两级应急管理领域专家到城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业务培训,组织应急系统业务骨干赴崇左市龙州县应急局、大明山森林消防专业队等单位开展应急管理业务交流学习,切实提升城区应急管理能力。11 .区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区“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指标完成情况(如表1)所示,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45;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89人,较“十二五”统计值下降了23.9%;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农业机械、水上交通、生产经营性铁路交通等行业实现O人死亡,特种设备死亡人数为2人,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死亡人数为5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稳定。但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和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5项指标未完成,其中,导致工矿商贸、建筑施工行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落实,导致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未完成的原因是“十四五”规划值为40%,相对偏高,较大以上事故起数和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十四五”规划值未完成,主要原因是死亡人数规划值由“十二五”时期0人上升至“十四五”时期2人,在“十五五”规划中给予相应调整。防范重点行业领域事故及较大以上事故将是“十五五”期间的重点难点。表1区“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指标完成情况类型序号指标名称“十四五”规划值“十二五”统计“十四五”统计相对值值值相对指标1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5%以上0.0910.045下降50.5%2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40%以上0.070.067下降4.3%绝对指标1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11789下降23.9%2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以上2120下降4.8%3较大以上事故起数下降20%以上02未完成4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0%以上00持平5非煤矿山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5%以上00持平6危险化学品事故死亡人数持平00持平7烟花爆竹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5%以上00持平8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1819上升5.6%9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以02未完成上10火灾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85下降37.5%生产经营性火灾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以上85下降37.5%11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6441下降35.9%12水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00持平13铁路交通(含路外)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以上60下降100%生产经营性铁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5%以上60下降100%14农业机械事故死亡人数持平00持平(二)“十五五”面临的挑战L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城区机构改革后,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能力有待提高。整合防汛、防火、应急救援等职能后,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部门与镇(街道)之间的应急管理衔接不够紧密,统筹协调运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部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缺乏有效的预案指导,亟须建立规范、协调、有序的长效机制;部分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率低,内容简单、可操作性差、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识别不到位,应急演练现场设定过于简单,未考虑风险叠加因素,应急预案演练流于形式等现象较为突出。2 .城区应急基础建设有待夯实。城区老旧房屋密集,部分建筑未达到设防标准,火灾时有发生;道路交通管理有待加强,部分道路人多路窄,人车混流,出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城区内系统和结构日趋复杂,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进入更新期,城镇燃气管网和设施建设增多,安全隐患不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较落后,城市安全不稳定;小散零星工程无证操作、安全防护不到位、违规作业现象等尤为突出,风险防控难度加大。3 .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待优化。应急管理系统智能化程度较低,对重大危险源、防火重点单位等缺乏有效的实时感知手段。未能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应急管理信息资源互联共享模式。信息化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难以满足当前应急管理数字化建设的迫切需求。4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尚待加强。现有的应急救援队伍不足以适应“全灾种、大应急”的需要,仍需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专业救援装备配置数量和种类不足,队伍专业性有待加强,培训、演练基础条件不够成熟,社会救援力量相对薄弱。5 .应急物资保障建设尚待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多为事故推动,专项应急物资储备不足,急需提高应急物资科学储备和调度,增强动态化、信息化管理。6 .安全生产监管形势依然严峻。监管执法精细化程度有待提高,监管体制还需进一步理顺,监管职责仍需进一步明确,监管力量有待加强。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重生产、轻安全,企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