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交流研讨材料1.docx
学习教育交流研讨材料1近期,围绕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三个专题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认真剖析研讨如下:一、学习体会中央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撬动党的作风建设“大变革”,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更以其深远影响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面貌,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充分体现了党的作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使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中央八项规定通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直接回应了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体现了党与人民关系的进一步重塑,是改变中国的重要支撑。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能够改变中国,关键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抓住核心环节精准治理违纪问题,推动政治和生活环境的整体优化。通过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回应民意,赢得了人民群众广泛好评,政治生态的优化为社会风气的改善奠定基础。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犹如顽疾,侵蚀着党的肌体,损害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表态,却缺乏实际行动的落实;在工作推进中,只注重形式上的“走过场”,导致政策无法落地生根,群众无法真正受益;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问题,也给基层带来了沉重负担,影响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是腐蚀党员干部思想的“糖衣炮弹”,极易导致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陷入腐败的深渊,因此,坚决抵制四风问题,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为人民服务,才能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十余年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我们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将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立的是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的信任,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杜绝铺张浪费、净化节日风气、厉行勤俭节约,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零容忍”,做到真禁、真管,真通报、真处理,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心。针对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及时咬耳扯袖、提醒帮助,切实让红红脸、出出汗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组织生活中,贯穿到党员干部的八小时内外,形成遵规守纪、干事创业的习惯和自觉。二、查摆问题1.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存在差距。如对基层减负工作重视不够,未能主动了解基层面临的实际负担和困难。2、廉政风险意识敏感性不强。对廉洁风险认识不足,缺乏防范意识。在工作和生活中,忽视部分党员干部的小节问题,中心党员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监督有盲区。3、内监督方面有欠缺。督机制不完善:党内监督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对党员违规行为发现不及时、处理不到位,警示教育作用不明显,导致党员违规问题频发。三、努力方向一是强化党性淬炼。坚强的党性,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保证。要加强党性教育,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在学思践悟中不断深化认知、提升党性修养,筑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在不断自我反思中及时扫除思想灰尘、纠正行为偏差,在党内政治生活“炉火”中炼就“金刚不坏之身”。二是严格纠风治弊。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抓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常抓、长期抓。要始终绷紧砺作风这根弦,保持一刻不停的紧迫感和一抓到底的使命感,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作风问题反弹回潮,以作风建设新成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推进作风建设有机融入日常工作,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努力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三是坚持严明纪律。要建立经常性和集中性相结合的纪律教育机制,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将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贯彻惩前医后、治病救人方针,落实宽严相济、严管厚爱要求,不断提高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推动形成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