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城市洪涝联防联控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1882048       资源大小:278.12K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城市洪涝联防联控技术规程.docx

    中华人民共和IBI家标准GB/TXXXX-XXXX城市洪涝联防联控技术规程Technicalcodeofjointpreventionandcontrolforurbanfluvialandpluvialflood(征求意见稿)请将你们发现的有关专利的内容和支持性文件随意见一并返回XXXX-XX-XX发布XXXX-XXX-XXX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戈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符号2I外洪影响内涝风险值计算2I'内涝影响外洪风险值计算25总体要求2;1总体原则2KD技术手段3协调机制36雨水情监测预报3I监测预报内容3,,雨水情监测3R5雨水情预报47外洪内涝风险分析471外洪风险分析47,内涝风险分析57q组合风险分析5,风险等级58洪涝防控措施61总体要求7、)工程范围7-,预排预降7:联排联调7附录A(规范性)城市洪涝组合风险值计算方法10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应急管理部大数据中心、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淮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信息中心)、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家宏、李琛亮、王佳、梅超、周晋、刘广奇、高希超、焦莹、倪洁、安会静、李永坤、程宸、李瑞栋、宋天旭、靳文波、邵薇薇、杨志勇、丁相毅、陈邦慧、鲁帆、于赢东、裴羽佳、王棚飞、张波、张鑫。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暴雨洪涝突发性、极端性、反常性越来越明显,突破历史纪录、颠覆传统认知的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城镇化地区分布着密集的人口、产业和重要基础设施,在流域外洪和城市内涝组合作用下,灾害损失及影响呈现倍增、放大效应。在城市防洪排涝的工作实践中,有关部门对于洪涝耦合作用机理以及联防联控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鉴于洪涝联防联控是一种综合性强、复杂度高的非工程性技术措施,需要有统一的技术规程指导,因此提出编制本文件。本文件在编制时,系统调研了国内外城市洪涝防控领域的业务运行系统及其调度应用规程,梳理了我国现行气象、水文、防洪与治涝相关国家、行业标准及规范性技术文献资料,吸纳了当前最新的气象卫星、测雨雷达观测技术和洪涝智能预报、数字挛生推演技术在城市洪涝灾害防御领域的成熟应用成果。本文件对城市洪涝联防联控的总体要求、雨水情监测预报、外洪内涝风险分析、洪涝防控措施等作出了统一规定,对监测预报的数据要求、外洪内涝风险等级以及不同风险等级下的预排预降和联排联调业务实施进行了规范,对统筹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升城市应对极端暴雨洪涝事件的综合能力。城市洪涝联防联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洪涝联防联控的总体要求和雨水情监测预报、外洪内涝风险分析、洪涝防控措施调度等业务的技术规程。本规程适用于应对城市外洪、内涝及洪涝组合风险的雨水情监测预报、风险分析、预排预降和联排联调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1984短期天气预报GB/T22482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27956中期天气预报GB/T27966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指南GB/T28592降水量等级GB/T28594临近天气预报GB/T33669极端降水监测指标GB/T33703自动气象站观测规范GB/T35228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降水量GB/T39195城市内涝风险普查技术规范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T50138水位观测标准GB50179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201防洪标准GB/T50587水库调度设计规范GB51079城市防洪规划规范GB51222城镇内涝防治技术规范SL21降水量观测规范SL/T34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L483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SL/T818流域防洪工程联合调度方案编制导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城市洪涝联防联控jointpreventionandcontrolforurbanfluvialandpluvialflood统筹运用雨水情监测预报、外洪内涝风险分析、预排预降和联排联调等手段,对城市外洪和内涝进行联合防控。雨水情rainfallandfloodsituation雨情、水情的统称,雨情主要包括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范围等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水情主要包括水体水位、流量、水量等水文要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城市洪涝风险等级risklevelofurbanfluvialandpluvialflood对城市外洪、内涝及外洪影响排涝、排涝影响行洪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的外洪风险等级、内涝风险等级和洪涝组合风险等级的统称。预排预降pre-draingeandpre-lowering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涝风险,通过调度闸坝泵站提前降低城市河网水位、水库预泄等措施,腾出防洪滞涝的调蓄空间。联排联调jointdrainageanddispatching为缓解城市洪涝风险,降低洪涝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湖库、河道、蓄滞洪区、闸坝泵站、滞涝区等的联合调度,增加洪涝水蓄、滞、排综合能力。4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1外洪影响内涝风险值计算Rz外洪影响内涝风险值;ZW外河水位;ZP城市内涝自排口高程。4内涝影响外洪风险值计算Rq内涝影响外洪风险值;Qx内涝外排需求流量;Qy外河允许排涝流量;W内涝水量;T排涝时间;QD在保证本河段及下游河段安全的前提下城市可通过的最大洪水流量;Qm洪峰流量。5总体要求1总体原则城市洪涝联防联控应在保障流域整体防洪安全的基础上,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根据城市洪涝保护对象的要求,科学制定城市洪涝联防联控方案和措施。勺?技术手段城市洪涝联防联控宜建立系统平台,采用数字挛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演洪涝风险影响和预排预降、联排联调应用效果,支撑洪涝调控决策。41协调机制城市洪涝联防联控应建立信息互通共享、部门联合会商、工程联排联调等协调机制。6雨水情监测预报A1监测预报内容雨水情监测预报应依据城市及所在流域降雨特征、水文地理特征、城市洪涝联防联控的工程设施,确定雨水情监测站点、监测要素、监测方法、监测频次以及降雨、洪水、内涝预报内容等。A)雨水情监测6.2.1 监测手段雨水情监测应考虑雨、洪、涝等致灾因子,监测方式可包括气象卫星、天气雷达、测雨雷达、气象站、降水量站、水文站和水位站等。6.2.2 监测布局雨水情监测宜在暴雨易发区域加强天气雷达、测雨雷达建设与组网应用;优化气象站、降水量站、水文站、水位站的站网布局,强化视频监控站点应用;监测应覆盖洪涝风险区域、关键断面和易积滞水点。站网布局应按照SL/T34相关规定执行。6.2.3 雨情监测雨情监测宜包括云中雨的监测和地面降水的观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利用气象卫星,监测降水强度、面积、趋势走向、垂直结构等信息,并补充监测天气雷达、测雨雷达监测范围外的雨情,支撑降雨预报;宜将不同波段天气雷达、测雨雷达组网进行协同监测,提供降水量、降水强度、风场、降水云团的垂直结构和运动状态等信息;b)应利用气象站和降水量站对地面降水进行观测,气象站降水观测应按照GB/T33703和GB/T35228相关规定执行,降水量站观测应按照SL21相关规定执行;c)降水量等级划分应按照GB/T28592相关规定执行;极端降水监测指标按照GB/T33669相关规定执行。6.2.4 水情监测水情监测应包括洪涝联防联控范围内的水位、流量和涝情监测,并符合下列规定:a)水位、流量监测应包括河道关键断面及工程关键节点,沿海城市还应监测潮水位和风暴潮涨落过程等,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GB/T50138和GB50179相关规定执行;b)涝情监测应包括城市易涝点、积水点和滞涝区等的积水范围、积水深度、积水持续时间,涝情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照GB/T39195相关规定执行。6.2.5数据要求雨水情监测数据应具有代表性、可靠性及合理性,满足相应频次、空间分布要求,便于监测数据的交换、共享和应用,并符合下列规定:a)降水量观测记录应采用北京时间,日降水量以8时为日分界,即从昨日8时至今日8时的降水量为昨日降水量;b)应记录日最高水位、最大流量,日平均水位和流量的计算时段为当日。时至24时;c)积水过程监测应记录最大积水范围、最大积水深度及积水持续时间。A1雨水情预报6.3.1降雨预报降雨预报应包含延伸期天气预报、中期天气预报、短期天气预报、短时天气预报以及临近天气预报,参照GB/T28594、GBT21984>GB/T27956>GB/T27966相关规定执行,并应包含以下内容:a)综合运用气象卫星、天气雷达、测雨雷达、气象站和降水量站等雨情监测信息辅助降雨预报;b)预报结果应包括未来降雨可能出现的时间、区域、降雨量、降雨量等级等信息;c)城市所在流域预报应考虑流域内的地形、水系、土壤、土地利用等对降雨的影响,提供覆盖流域范围网格化降雨量和流域面雨量,支撑流域洪水预报;d)城市尺度预报应在流域尺度预报结果基础上,考虑城市人为热排放、建筑拖曳等热力和动力作用对局地降雨的影响,提供覆盖城市范围的网格化降雨量,支撑城市内涝预报。6.3.2水文预报水文预报官开展流域洪水、城市内涝叠加情景的联合预报,按照GB/T22482相关规定执行,并符合下列规定:a)洪水预报可依据历史和实时的雨水情监测数据,综合应用产汇流模型、洪水演进模型,针对城市洪涝叠加影响的关键风险点位,对洪水过程及洪峰水位、洪峰流量、峰现时间等洪水特征值进行预报;b)内涝预报可依据历史和实时的雨水情监测结果,综合应用城市水文模型、一维水动力和二维水动力模型,针对城市洪涝叠加关键风险点位,对积水范围、积水深度、持续时间等进行预报。6.3.3应急测报当城市发生外洪内涝,必要时应合理增设应急监测断面,加密测次,利用“以测补报”等措施对水文预报成果进行滚动修正。6.3.4数据要求应将气象预报和水文预报相融合,深化气象、遥感卫星数据应用,构建耦合气象卫星与测雨雷达的水文预报模型,延长洪水、内涝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7外洪内涝风险分析71外洪风险分析根据雨水情监测预报结果,结合防洪工程防御能力,适时分河段分析外洪风险,并符合下列规定:a)应包括水文分析、外洪淹没分析、洪水影响分析等;b)应考虑上下游防洪工程启用条件,包括水库、蓄滞洪区、水闸、橡胶坝等工程设施;c)水文分析应重点分析水文断面洪水过程、洪峰水位、洪峰流量、洪水总量等要素;外洪淹没分析应重点分析淹没范围、淹没水深、淹没时长等要素;洪水影响分析应重点统计洪水淹没区域的人口、房屋、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等要素;d)应重点分析漫堤、溃

    注意事项

    本文(城市洪涝联防联控技术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