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外群众座谈会发言稿范文.docx
党内外群众座谈会发言稿范文凝心聚力共奋进党群同心谱新篇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这既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具体实践,更是密切党群血肉联系、汇聚发展合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三会一课"制度常态化、党建创新工程示范化、作风建设专项整治长效化等举措,在思想淬炼、组织建设、作风提升、为民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大战大考中,形成了"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飘在第一线"的生动实践。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汇报工作体会,恳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奋进共识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我们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建立"理论学习+实地研学"双轨机制,今年已组织专题党课28场,开展红色教育基地观摩12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创新"线上+线下"宣传矩阵,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建立积分激励机制,打造"车间微课堂""田间党课"等特色载体,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近期开展的"二十大精神百场宣讲"活动,直接受众已超5000人次。二、夯实组织基础,激发队伍活力坚持"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的工作思路,在工业园区新建联合党支部3个,培育"党员示范岗"86个。通过"老带新咨对帮扶机制,今年以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45名,发展对象22名,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创新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志愿服务、岗位贡献等8大类32项指标量化考核。试点单位数据显示,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率从82%提升至97%,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显。投入专项资金改造升级32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党建服务圈"。新建的智慧党建平台已实现线上缴纳党费、预约场地等12项便民功能,日均访问量突破2000次。三、深化作风建设,永葆政治本色构建"群众监督+纪检巡查+大数据预警"立体监督网,今年查处"庸懒散拖"问题17起,通报典型案例5起。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以来,12345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41%。建立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机制,通过家属廉政座谈会、社区表现反馈等渠道,织密廉洁防护网。今年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同比下降58%,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四、践行为民宗旨,厚植群众根基实施"民生微实事"工程,通过"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模式,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农贸市场改造等急难愁盼问题89件。建立"党员责任区"138个,开展结对帮扶420对。创新"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56个基础网格,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89名。疫情防控期间,网格党员先锋队累计服务群众L2万人次,筑起红色防疫长城。搭建"党群议事厅"协商平台,通过"周五说事日""院落板凳会"等形式,今年已协调解决物业纠纷、环境整治等问题63件,群众满意度达98.6%o持续深化"数字赋能"工程,建成覆盖全域的智慧服务平台,整合政务办理、民意征集等15类服务事项,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目前平台注册用户突破12万人,办结民生诉求2370件,平均办理时长压缩至2.3个工作日。在偏远山区创新"云诊疗""流动服务站"等特色项目,组织党员医疗队开展巡回义诊38场,惠及群众6500余人次。着力构建"群众点题-纪委督办-部门答卷"监督闭环,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累计推动解决企业注册、证照办理等疑难问题83项。创新开展"政务服务体验官"活动,邀请120名群众代表沉浸式体验办事流程,推动34项高频事项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健全完善党员志愿服务体系,成立"银发先锋""青年突击"等专业化服务队26支,建立"群众需求清单"和"党员服务清单"双向对接机制。今年以来开展助农春耕、爱心助考等志愿活动150余场,认领群众"微心愿"890个,服务时长累计超1.8万小时。创新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党员志愿者累计存储服务时间4200小时,形成"今天我帮老、明日老助我"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改造提升乡镇文化站8个,新建红色书屋、党史文化墙等特色阵地43处。组织"百姓大舞台""非遗进社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210场次,惠及群众5.6万人次。创新开展"党员中心户"文化传播行动,培育文艺骨干党员86名,打造"庭院党课""巷道故事会"等特色品牌,让党的理论政策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