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教学设计.docx
学科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备注1流动的颜色2染色游戏3装饰自己的名字4彩泥世界快乐多5奇妙的电话机6花花衣7对折剪纸8对印的图形9蜻蜓飞飞10画出你的想象11儿歌变画12巧用瓶盖13回家的路14做一道拿手“菜”15我和马儿在一起16风来了17会转的玩具18电脑美术19指偶剧场20期末复习2122学科课程标准与要求1、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作为二年级美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在教学中我更关注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比如: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选择观察、欣赏的内容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多引导学生增加直观形象的感受,激发好奇心等;其次,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学会观察生活,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细节的学习与发现,并要求学生牢牢记在心里。2、注重学生观察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学生的观察与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密切相连,观察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原有的教学方式多是灌输式的,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教师就要多创设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获得亲身体验,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的质疑与探索,养成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其次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能与同学分析与表述。发现问题依靠学生的观察能力,而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处处留心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3、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将“主人”的地位归还给学生,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这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人格。在课堂上,我倡导学生之间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去与他人互动与环境互动,以促进学生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学科教学计划1、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周围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感,激发学生美术表现和美术创造的欲望2、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优美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4、针对各班的情况,因材施教,如:适当让学生尝试一些不同的创作表现方法。加强造型能力的培养,对简单的自然物进行写生,并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以确定如何对事物进行造型处理。5、面向全体学生,拉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距离,加强对后进学生艺术上的培养。使评价多样性,让学生充分体念成功的喜悦,重视学生的自评价与互评6、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第1课流动的颜色课时:2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教具学具: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组织教学:二、 导入阶段: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3、教师小结: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4、揭示课题:流动的颜色二、课堂教学:1、师示范调颜色: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3、师问: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师示范:我用办法,让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三、布置课堂作业:1、会调匀水粉颜料。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四、学生练习: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五、小结: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导入阶段: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比较抽象)二、课堂教学: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要有主题,有情节。画面要饱满、丰富。三、布置作业: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四、学生练习: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五、小结: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板书主体部分作示范。(2)作画过程中加强巡视指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启发学生采用合适的手法表现创意。(四)、作业讲评请同学们说出喜欢哪一幅作品?说出喜欢的原因(本环节达到学生自评,互相学习的效果)。第2课染色游戏(共1课时)第1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扎染的基本知识,感受传统艺术的精美。2、掌握基本的折纸、染色的方法,用染好的纸做手工或装饰物品。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折纸、染色,感受色彩之美,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重点:能运用创意折纸进行染色,并用染好的纸做手工活装饰物品。难点:能运用多种折叠方法进行浸染练习,并将染好的纸做有创意的手工。教学准备:容易吸水的纸张、水粉颜料工具、废报纸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导入新课:欣赏扎染作品实物,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2、启发、拓展思路教师示范染色作品制作的基本流程:(1)首先调色(2)然后折纸(3)接着染色(4)最后打开(5)获得染色作品3、探究纸张的创意折叠方法:(1)出示四种纸张折叠方法:“井”字折法、“米”字折法、“田”字折法、“十”字折VOOO(2)学生尝试其他折叠方法(3分钟尝试时间)4、教师挑出学生有创意的折纸,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折法(可让学生上台演示)对能力较高的班级,可以根据折法出示相应的染色作品,分析色彩搭配的规律。5、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从作品及作品名字中,感悟折纸方法和色彩搭配的思路。6、学生动手尝试。7、创意制作:(1)了解窗花、花朵、剪纸蝴蝶的制作方法。(2)学生尝试运用染色作品进行二次创作。三、老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创造出新的方法。四、组织学生布置创作的主题,进行作品展示与评析五、小结: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板书设计:2、染色游戏扎染调色一一折纸一一染色一一打开一一作品创意手工第3课装饰自己的名字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美术字。2、能用综合材料绘画或书写自己的名字。教学重、难点:1、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2、尝试用各种材料装饰名字。教具学具:变体美术字的作品,画册、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闪光材料、白纸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教师出示(投影)一些明星、歌星龙飞舞凤的艺术签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感受。生:看不懂是什么名字、龙飞凤舞有特色、师:告诉学生要设计具有自己特色的名字,首先要让别人看得清、认得懂你的名字,(出示课题)可以让学生稍加评价,对明星艺术签名的看法、评价。(出示课题)二、讲授新课:1、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为什会取这个名字?对自己的名字有何看法2、学生看看教材上的画画,说一说它们的名字,假如让你做、你有什么想法。3、教师展示(实物投影)一些形式较为自由夸张变形的美术字作品让学生欣赏。4、教师取班上任一学生的名字进行设计示范,学生帮老师出主意,共同设计名字。5、设计法:(1)笔划双勾法,后上彩色。(2)笔划用实物代替法。(3)部首实意,实物替代法(4)给自己的名字添画背景或花边装饰。6、制作法:金色材料的运用(例:彩色碎纸,闪光胶、金色鳞片、泡沫等)先将名字笔划双勾,画出名字的轮廓,再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最后将这些材料均匀撒在上面,垫上一张干净的纸稍加按压之后,将纸竖起来,抖去未粘住部分,这样、名字就做好了。7、学生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材料制作,运用什么方法(绘画、剪贴、撕贴)进行制作8、作业要求:构图饱满,形式多样,色彩鲜艳。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及时点评作业。四、课后拓展:将它制作成特色的胸卡,实物(例:叶子、布、泡沫等)厚实材料拼贴,让自己的名字站起来。第4课彩泥世界快乐多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教学重、难点:1、学习橡皮泥制作方法及其运用。2、学习橡皮泥的色彩搭配。教具学具:垫板、牙签、彩泥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引导阶段1、作品展示老师出示“橡皮泥姐姐”作品,启发、提问学生并导入新课一一“有趣的彩泥”。师:“这个小姐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生:“橡皮泥做的。”2、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这个“小姐姐”是老师特意用丰富多彩的橡皮泥作的,老师把她请来,除了让你们欣赏橡皮泥姐姐的美丽外,还有一个目的,是要看看你们对橡皮泥的制作知识掌握了多少,看看像橡皮泥姐姐这样贴出来的画美不美。她准备教给大家一个新的橡皮泥制作方法一橡皮泥贴画。待会橡皮泥姐姐还要给大家评评奖,同学们,你们说好不好?二、讲授新课1、欣赏范作师:在我们学习制作橡皮泥贴画前先来欣赏几幅贴画作品。出示范作,并结合课本的范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欣赏。让学生了解橡皮泥贴画的材料特点,从构图、用色、造型、内容让学生了解每幅画的特色。引导学生讨论、发言使学生在讨论观察中发现橡皮泥贴画的技法压、害1、戳等多种手法,以及如何使用色彩搭配,让橡皮泥贴画更丰富美丽。2、教师示范制作并讲解贴画制作的步骤: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橡皮泥贴画小帆船,并归纳出贴画的步骤:(1)橡皮泥贴画的构图设计(以向日葵为例,指出构图要考虑到画面安排、作品大小。)(2)橡皮泥贴画的色彩搭配。(3)橡皮泥贴画的造型设计。三、布置学生作业要求学生用橡皮泥贴画形式做出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四、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提示橡皮泥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