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心得体会二.docx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心得体会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领导和推动了地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对金融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命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长远谋划和有益探索,形成了大量原创性理念,开创了多项变革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源头活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金融血脉将持续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金融是“国之大者”,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以长远的眼光,深刻把握金融的本质、定位、规律、功能等重大问题,着眼大局,系统擘画福建金融发展蓝图。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的金融实践着眼长远谋篇布局,为构建福建省现代金融组织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既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统筹谋划,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发挥金融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作用,善于灵活运用金融工具、高效盘活各类资源,推动金融支持了一批重大工程。当前,金融部门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守住风险底线,是一切金融工作的前提。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经验,有效引领福建金融发展避过了前进路上的许多急流险滩。福建始终把守住风险底线作为金融发展的一条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一批影响大、带有紧迫性和全局性的突出风险点得到有效处置,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一系列金融论述和实践,如同“金融种子”,在八闽大地生根发芽,为新时代金融改革开放厚植根基,奠定大国金融的鲜明底色。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我们要坚定自信,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完善,使这条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进程的产物,是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的重要内容,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以金融服务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坚定自信,离不开发挥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和丰厚滋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坚持诚实守信。人无信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诚实守信。信用也是金融业的核心要素之一。金融业中的所有产品和活动,例如货币、债券、股票、投资、储蓄等,都是基于信用产生和发展的。从信用的角度来看,金融就是授信人在充分信任受信人能够实现其承诺的基础上,根据双方订立的契约向受信人放贷(实物或货币),同时保障放贷的本金能够回流并有所增值的价值运动。正因如此,提升金融体系效率,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降低资金供需双方建立信任的成本。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将诚实守信融入金融各项业务中,不仅有助于直接降低资金供需双方的信任成本,提升金融市场流动性和效率,还可以间接降低监管成本,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应当看到,信用发展需要载体,契约就是这种载体。夯实诚信基础、维护契约关系,离不开良好的法治体系。为此,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法律法规制度,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促进形成良好社会信用环境。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双重属性,不能单纯以盈利性为目标,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平衡功能性和盈利性的关系。过去一段时间,我国金融业发生了一些乱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践行正确的义利观。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价值和利润,实现经济与金融共生共荣,不能唯利是图。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增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让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着眼于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应当看到,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要么不能直接产生明显经济效益,要么在短期内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不显著。因此,做好这“五篇大文章”必须坚持以义取利,扎根于为实体经济服务、适应消费者和投资者需要进行金融创新,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总的来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立足我国国情,是一条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坚定自信,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不仅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也要促进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提升。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将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夯实文化之基、铸牢文化之魂。锚定建设金融强国目标、保持战略定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我们一定能推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