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座题目: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阴阳变化》体会.docx
-
资源ID:1880233
资源大小:7.9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医讲座题目: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阴阳变化》体会.docx
中医讲座题目: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阴阳变化体会授课教师:*地点:肺病脾胃病科医生办公室时间:202*年11月9日参加人员杀自签名:讲座题目:黄元御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阴阳变化体会“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生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日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日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日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日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也。”易经.系辞传:“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事,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仰观于天,俯察于地,中研人事,取类比象,乃质朴可重复的古代穷究格物之思维方法。鉴于以太阳为中心的地运地转之恒性未变,四季二十四节气,生长化收藏未变,人之生长状老已未变,故以之为基础的中国文化,中医文化延至今日亦就理之自然也。然而时下中医,以循证医学,解剖思路指导中医临床,淡化“望闻问切”四诊手段,乃致轻视、藐视、排斥,一味追求生化指标、影像资料、细胞、分子、基因等西医诊病指标。再以现代药理药效拼凑方剂,实为憾哉!弃千余年人体实验之可贵结晶,理法方药之至理,而牵强于实证解剖理念,用之而有效者寡矣。效而不彰,不省己之究理方法之误,而一再怨中医之不科学云云,此当今之时弊所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