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十五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docx

    • 资源ID:1879570       资源大小:69.49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十五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docx

    卜五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前言-1-一、现状与形势-1-(一)工作成效-1-(二)存在问题-6-(三)面临形势-8-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建设目标-9-(一)指导思想-9-(二)基本原则-10-(三)建设目标-H-三、主要任务-12-(一)深化机制改革,强化防灾减灾救灾责任落实-12-(二)夯实法治基础,完善防灾减灾制度预案体系-13-(三)强化监测手段,提升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能力-14-(四)强化源头治理,提升基础设施灾害抵御能力-15-(五)整合各方资源,提升灾害应急救援处置能力-19-(六)强化科技创新,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22-(七)强化基层治理,提升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2-(八)推进共建共治,提升防灾减灾社会治理能力-23-(九)强化培训教育,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救灾素质-23-四、重点项目-24-(一)防震减灾工程-24-(二)防汛抗旱工程-25-()地质灾害防治工程-27-(四)气象灾害防御工程-28-(五)消防救援重点工程-29-(六)森林草原火灾防控工程-29-(七)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提升工程-30-五、保障措施-33-(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33-(二)加大资金投入,健全保障机制-34-(三)落实跟踪评估,强化监督管理-34-刖百"十五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编制和实施县"十五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是健全完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全县抵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规划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省"十五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2026-2030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结合实际编制。本规划实施期限为2026年至2030年。一、现状与形势(一)工作成效“十四五"时期,县地质、气象、旱涝、森林火灾等灾害多发频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开展综合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全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十四五”期间全县因灾死亡3人、轻伤9人,共计423126人次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94人次,直接经济损失32211.85万元。受灾人数和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较"十二五”期间分别下降35.75%、73.36%o县"十二五"、"十四五”期间自然灾害基本情况年份受灾人口(人)直接经济损失(万元)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人)死亡(人)受伤(人)年均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率“十五”时期201117024713389.700000.03320129431210214.5410000.0216201312583017443.96190000.03282014138319866300000.0134201512981910308.1700000.0138合计65852760019.33600000.0214“十四五”时期2016815557267.5630000.00852017830848727.74119390.180.00872018480053865.99120000.003620191276555899.5300000.00432025828276451.0900000.0049合计42312632211.85194390.180.0057同比增长-35.75%-46.33%223.33%-73.36%1 .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成立县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组建县应急管理局,整合森林草原、水利、自然资源、防震减灾、民政等部门自然灾害管理以及安全生产监管职能职责,初步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格局,在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和处置中发挥出了优势作用,应急管理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明显提高。2 .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5587户,中小学校加固改造B、C级危房13.88万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11.48万平方米。对师范大学县附中、县中医院等单位推广使用减隔震技术,建筑面积16499.5平方米。完成了投资5133.40万元的团结水库扩建H程、投资1222.98万元的新建刘家营水库工程、投资2269万元的15件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投资2000万元的40座病险小坝塘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开工建设了投资20694万元的苗茂水库(中型水库)进入扫尾阶段,投资19981万元的岔河水库连通工程。批复投资4223.23万元的大谷厂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建设。完成了投资4913.38万元的绿汁江上游段治理工程、投资1747.1万元的20152016年十街乡、浦贝乡、铜厂乡、绿汁镇4件抗旱应急工程建设、投资130万元的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投资392.5万元的抗旱应急工程;批复投资3300万元的扒河浦贝段治理工程正在建设。实施农村塘坝整治工程40件、抗旱应急工程和脱贫攻坚人饮巩固提升工程44件。投资4719.09万元,实施了铜厂乡窝拖田泥石流灾害治理、县绿汁镇集镇区泥石流灾害治理、县铜厂乡铜厂中学不稳定边坡治理、县小街乡普厂村下普厂河泥石流治理等地质灾害治理项目6个。投资2169万元,实施浦贝乡禹石沙村、铜厂乡罗母箸村等16个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搬迁群众448户。新增城市消火栓154个。投资210.71万元,实施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及天气预测、预报、预警会商平台建设,升级改造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7个。积极推动农业保险,每年烤烟、玉米、水稻、油菜、林果投保面积达14万亩以上。3 .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逐步完善。县以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和农业病虫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建设为重点内容,建立了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补充完善县、乡两级山洪灾害无线电预警广播站64座,自动雨量监测站29个,完成岔河水库等8座水库和拦河闸图像、视频监测站。全县纳入地质灾害防控隐患点个,其中危害性突出隐患点70个£7个隐患点配备监测人员132名,建立了县、乡(镇)、村、组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管理体系。投资100万元,在绿汁镇小绿汁汉滩河、小街乡普厂村大坝箸安装专业型泥石流监测预警设备2套11台。截止2025年,全县已建成雨量单要素、雨温双要素和多要素区域自动站23个。补充完善县、乡镇(街道)两级无线预警广播站+简易雨量站8套。已完成地震观测站优化改造,实现信息节点"九五"升"十五",建成使用绿汁前兆观测站。补充完善了救灾物资储备库、重点水利工程、供水供电设施等关键基础设施运营与维护的监测系统。4 .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截止2025年,全县综合性和行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已达12类40支。其中:配备专业队伍3支95人;半专业队伍8支123名;兼职队伍29支883名。投资71.483万元,建成县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建筑面积136平方米。投资820.94万元,新建县救灾物资储备库1座,占地9.948亩,建筑总面积791.26平方米。投资40余万元,建成乡镇(街道)应急避难场所8个,占地总面积52250平方米。5 .恢复重建能力增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采取统筹协调,整合部门资源,多管齐下,共同推进的方式,以民政、应急部门为主的受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应急生活救助为重点,解决受灾群众在口粮、衣被、饮水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地震安居工程、脱贫攻坚异地搬迁、美丽乡村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政策和资金,利用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农房保险,加快实施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十四五”期间,救助受灾群众64607户、132501人次,累计发放现金346.976万元、大米524.2430万公斤、食用油509瓶、大衣3585件、衣服7164套、被子8699床、毛毯17床,恢复重建因灾倒损民房170间。6 .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有所提高。全面实施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十四五”期间,小绿汁、浦贝、茶树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5所(省级2所、市级3所)、地震安全示范社区3个(国家级2个、省级1个)。7 .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能力增强。依托共青团组织、县红十字会、基层社区及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形式多样的应急志愿者队伍,已登记在册社会团体167个,志愿者20104人。自然灾害保险逐步推开,针对自然灾害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增大、民房不同程度倒塌损坏的实际,制定出台相应补助政策,理清理顺保险理赔渠道,每年以竞标的形式鼓励人保财险、人寿财险、太平洋保险等企业参与种植业、农房等保险领域。建立了救灾物资社会化储备机制,与交通运输部门签订救灾物资紧急运输保障委托协议、与县内大型购物超市签订救灾物资紧急供应协议、与滇溪水业公司签订矿泉水紧级供应协议。8 .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县把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和防灾应急演习活动实行常态化,制定宣传、培训和演习方案,加强培养防灾应急知识宣传骨干队伍,切实抓好应急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工作。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法制宣传日”等活动,编印防灾减灾宣传材料,制作防灾减灾影像光盘,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法律、法规。(二)存在问题"十四五"时期,县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但与实现自然灾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一是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有待深化。政府各防灾减灾相关部门、各类防灾减灾领导机构存在的权责不明,机制不顺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涉及风险辨识、隐患排查、监测预警预报、应急处置、灾害后期处置等各项工作,需要联动高效的运行机制,目前,各类灾害风险辨识、普查不全,灾害风险分布情况掌握不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基础不足,尚未形成灵敏的运行机制,信息共享和防灾减灾救灾资源整合、灾害风险综合调查评估等方面工作有待完善。各类制度、预案体系未能及时修订完善,不能保障应急状态下的快速反应。二是防灾减灾保障能力不足。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与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需求不匹配,资金投入保障困难。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员少,灾害监测员文化程度不高、管理不规范,乡镇(街道)缺少基层防灾减灾工作人员,管理力量薄弱。县级专业救援队伍和基层兼职救援队伍在人员与装备方面配备不足。尤其是基层单位专业救援人员人数较少、质量不高,亟需增加救援人数,并提高救援人员的专业素质。三是城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防灾减灾基础性工程和

    注意事项

    本文(“十五五”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