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docx
前言“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目录第一章摸家底理清水利发展现状2第一节“十四五”水利发展成就2第二节存在问题H第二章抓机遇剖析水利发展面临形势14第三章谋新篇明确水利发展总体思路17第一节指导思想17第二节基本原则17第三节发展目标18第四章节水优先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22第一节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22第二节严格用水强度控制24第三节加强重点领域节水24第四节健全节水机制25第五章补短板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27第一节防治并重保障防洪安全27第二节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供水安全29第三节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维护河湖健康32第四节统筹推进健全智慧水利体系34第六章强监管提升水利行业监管水平36第一节强化江河湖库监管,维护河库健康生命36第二节严格水资源监管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39第三节加强水利工程监管42第四节加强水土保持监管43第五节强化水安全风险防控45第七章重创新激发水利发展活力46第一节强化空间管控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46第二节深化价税改革促进水资源有偿利用47第三节推动产权改革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能49第四节拓宽融资渠道深化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50第五节加强政策引导形成节水内生动力51第六节加强创新引领提升行业能力建设水平52第八章投资规模匡算55第一节投资匡算55第二节资金筹措56第三节实施安排57第九章强保障确保规划顺利实施57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57第二节落实目标责任58第三节深化前期工作58第四节凝聚社会力量58前言“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也是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依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县"十五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坚持以“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为指导,准确把握未来五年水利发展方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确定发展重点,谋划好时间表和路线图,并按照“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明确了防洪能力提升、供水保障能力建设、主要河湖及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修复、3大类12个子项目48个重点项目及其实施安排,对于加快推动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区、沿边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第一章摸家底理清水利发展现状第一节“十四五”水利发展成就"十四五"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和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全力推进项目落实落地,水利投资和主要目标全面完成。脱贫攻坚饮水安全保障任务全面完成,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有效落实,河(湖)长制等重大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水全面强化,河湖涉水事务监管全面加强,水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完善,水利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县水安全保障综合能力显著增强,为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水安全保障。同时,全社会对水安全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治水兴水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水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水利投资再创新高“十四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3.38亿元,是十二五期间完成投资的1.83倍。二、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十四五”以来,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决策部署,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扎实开展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努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防洪安全。5年来,全县共实施了中小河流、国际界河整治及山洪灾害防治工程项目11件治理河长60.115公里新建堤防长51.711公里、护岸29.258公里,加固堤防护岸2.27公里,工程保护人口14.1063万人、保护耕地112574万亩。三、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完成了一批水源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供水格局不断完善,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水源工程建设持续推进。开工建设了长地方和芒回2座中小型水库。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十四五”以来,紧紧围绕县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紧扣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聚焦农村饮水安全保障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全县共投入资金0.949314亿元,新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97件,巩固提升15.7264万人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209万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9.47%(老口径),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47%(老口径)o全县贫困村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饮水条件得到极大改善,4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4.5005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四.水资源节约力度不断加大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为契机,坚持节水优先方针,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不断深入,各行业节水持续推进,全民节水意识显著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有所提升。以落实“三条红线”、“四项制度为重点,严格实行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了全县统一、证账相符、信息全面的取水许可台账。扎实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统筹组织做好全县用水统计调查工作。积极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推进节水载体创建,全面完成了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创建工作。2025年全县河道外供水量1.900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8916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0.0088亿立方米。目前全县共录入用水户名录72个,其中:灌区名录14个(大型灌区1个属重点用水户、小型灌区13个),城镇供水公共用水户名录18个(重点用水户1个mE重点用水户17个),自备水源工业用水户名录23个(重点用水户2个,非重点用水户21个),自备水源服务业用水户名录17个属非重点用水户)公布县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严格实行计划用水管理,督促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强化用水计量监控,引导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建立节水管理制度,监督重点监控用水单位执行节约用水有关规定,切实提高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的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节水型灌区建设持续推进。“十四五”期间全县实施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025年全县用水总量为1.900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5年分别降低31.1%和32%以上,三项指标均控制在目标值范围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8以上。五、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设,重要河湖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力度不断加大,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序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稳步推进,发布了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进一步明确了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范围和功能定位,为饮用水水源地标准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立了水源地应对水污染事件的应急演练制度。实施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治理保护工程,加强了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测。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主要水质达标数、达标率趋于稳定,2016年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数为5个、水质达标率100%;2017年为5个、水质达标率100%;2018年为5个、水质达标率100%,河湖水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有序推动,“十四五”期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1.904平方公里,超额完成4.904平方公里的治理任务,水土保持率达到81.7%o认真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加强对生产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实现对辖区内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全覆盖。全面完成水利部及省级下发县辖区内疑似扰动图斑进行现场复核及违法违规项目查处整改工作,对相关数据及佐证材料进行整理、上报、录入国家监管系统。六、水利信息化建设有序开展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入,水利应用业务系统不断完善,水利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十四五”期间,县依托省水利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有序推进水利信息化平台建设。建成全县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监管平台,通过图像、视频、水位、流量的自动化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平台,对全县有生态流量泄放要求的84座中小水电站生态流量下泄进行定性、定量的监测,保障河流生态基流。开展水库巡查系统部署,扎实推进水库移动巡查手机APP的运用,全县小型以上水库均可通过手机移动APP进行巡查管理;建成县河湖管理信息系统(APP),实现河湖长制基础信息台账、河湖长巡河督查、河湖库渠巡查管理、任务派遣、督办考核工作等信息化管理,有力推进河湖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建成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实现了实时监测、预警发布、应急响应、基础信息查询等功能;建立了河长制管理平台,实现了涉河事务管理、统计分析、资料查询等功能;建立了政府服务平台,实现了取水许可管理、水资源费征收等网上审批。完成制糖企业、硅冶炼、水泥制造、自来水、制药、宾馆等取用水户计量设施安装42户,计量设施安装率为58.33%。配合省、州部门安装取用水户国控点2户,逐步实现在线监测。七.水利治理体系日臻完善河湖长制工作不断深入,多渠道投资水利工程建设有所突破,依法治水管水取得进展,水利治理体系日臻完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以落实“六大任务”为重点,加大水生态水环境治理力度。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河湖长体系截至2025年全县113条河流、4座水库、36条渠道,共设置各级河湖长388名,累计开展巡河2.0449万次,累计清理河湖库渠193条(次)、清理河道垃圾2.3万吨,排查整改河湖“四乱”问题288个,清理围垦种植面积6200亩,恢复河道滩地8000亩,全县河湖库渠面貌明显改善,2025年“三江四河”出境水质和国控省控断面水质均达到11I类以上,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实现100%达标。积极探索PPP等投融资体制改革,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水利基础建设、运营。采取EPC模式建设五台山水库。切实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全县共开展执法巡查132次,出动执法人员617人次,执法车辆138辆次,取缔采砂场(点)127个,拆除采砂船(含竹筏)81条,扣留装机72台、运砂车辆36辆、挖掘机33台,立案查处121起,行政处罚231.45万元。扎实推进农村水电工作。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全县84座小水电站按照“一站一策”方案完成整改任务才安要求完成县级核查销号和州级验收销号工作;积极推动农村水电站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强化农村水电安全生产监管,“十四五”期间累计开展检查24场次120人次,未发现大的安全隐患,也未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专栏1“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序号水利发展主要指标项规划指标完成情况评估“十四五”目标“十四五”末完成情况评估意见备注1洪涝灾害年均损失率()(<1)0.46超额完成2干旱灾害年均损失率()(<0.8)0.05超额完成3用水总量控制(亿立方米)2.09151.9004完成4万元GDP用水量下降()3535完成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1.531.5完成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39.839.8完成6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0.4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