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教育体育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教育体育发展规划一、基础与问题1(一)“十四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1(二)“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9二'机遇和挑战12(一)进入新时代,县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动能将更加强劲12(二)进入新时代,县作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的定位将更加凸显12(三)进入新时代,县实现乡村振兴将全面提速13(四)进入新时代,县教育体育将向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和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13(五)进入新时代,县体育将向更高、更快、更强迈进14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15(一)指导思想15(二)发展思路15(三)基本原则17(四)发展目标18四'主要任务20(一)全面深入实施立德树人20(二)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增量提质发展28(三)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9(四)加快推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31(五)加快推进职业教育贯通融合发展34(六)建立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新体系35(七)建立民办教育发展新格局36(八)聚力发展开放多元的终身教育37(九)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特色品牌37(十)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39(十一)推进新时代干部教师队伍建设42(十二)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44(十三)深化教育体育综合改革45五、重点工程项目50(一)德育思政工程50(二)学校体育特色发展工程51(三)“教育+研学”实践工程52(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工程53(五)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程54(六)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工程55(七)职业教育融合协同工程56(八)特殊教育建设发展工程56(九)民族教育特色品牌建设工程57(十)全民健身运动工程58(十一)培育和发展体育新产业工程59(十二)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工程59(十三)教育信息化工程60六、保障措施61(一)坚持党对教育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61(二)全面推进依法治理教育体育工作61(三)完善教育体育经费投入机制62(四)健全协同落实机制63(五)加快新时代教育体育评价改革63(六)提升教育体育系统防控风险能力64七'规划实施65(一)确保责任分工明确及可实施65(二)关注实施过程中的管理与问题解决65(三)强化项目建设的督导与评估66附件1.自治县“十五五”教育体育建设项目表附件2.有关概念说明“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展体育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推进自治县(以下简称县)教育、体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育,服务县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功能定位,服务县推进“全景、全域旅游”,建设“美丽、幸福彝乡”,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教育现代化2035健康行动(20252030年)精神,根据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十五五”发展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6年一2030年。一、基础与问题(一)“十四五”时期取得的主要成就“十四五”期间,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体育事业的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教育发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协调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居全省前列,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持续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迅速提高,艺术教育取得新成果,研学实践教育成为新亮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为新品牌。坚持发展体育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学校体育全面加强、群众体育蓬勃开展、竞技体育硕果累累。县先后被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第二轮全国农村艺术教育试验县”“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18所学校(园)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试点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教育体育综合能力明显增强,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得以提升,教体文旅的融合初见成效,群众对教育、体育获得感不断增强。L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校安工程、“改薄”工程、能力提升工程,着力配备和完善教学设施设备,教育教学环境不断改善。一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十四五”期间“全面改薄”完成15所学校23栋建筑和部分运动场建设,面积31638平方米,投资14789.48万元。全部拆除D级危房,投资3400万元,加固了53栋共39311平方米的C级危房。开展了一中普通高中攻坚计划学生食堂和宿舍建设、民族中学多功能综合楼建设、职高实训楼建设、三所学校“长效机制”校舍建设、大可中心小学食堂及运动场建设等项目。新建县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实施了一批乡镇(街道)幼儿园改扩建项目。二是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积极落实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及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十五个项目。享受补助的学校171所(高中3所、初中5所、完全中学1所,小学69所、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93所),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巩固了教育扶贫成果。2 .教育规模结构调整优化。截至2025年底,县有学校(园)178所,在校生40063人,教职工3265人,专任教师2883人。其中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分别达到99所、70所、5所、3所和1所,在校生分别为8875人、16863人、7868人、5422人和933人,教职工分别为689人、1267人、814人、396人和71人。与2015年相比,在校生由42867人减少到40063人,减少2804人;教职工由3201人增加到3265人,增加64人;专任教师由2784人增加到2883人,增加99人。表L2025与2015年部分指标对比情况项目2015年2025年变化情况幼儿园数量(所)9299+7在园幼儿数(人)90188875-143小学数量(所)6870+2小学在校生数(人)1835916863-1496初中数量(所)550初中在校生数(人)105917876-2715普通高中数量(所)23+1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人)41055422+1317中职学校数量(所)110中职学校在校生数(人)794933+124教职工人数(人)32013265+64专任教师数(人)27842883+99数据来源:市教育事业统计3 .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一是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明显提升。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探索“幼小一体化”发展学前教育,按照“大村独办、小村联办”的方式全面实现了“一村一幼”。截至2025年,全县幼儿园达99所,其中公办84所、民办15所,在园幼儿达8875人,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率达IOL36%,公办学位占比64%,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幼儿占比97.77%。创建省一级幼儿园4所,省一级以下等级的幼儿园占比达65.6%o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推进。通过标准化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等工程,2016年县被国务院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义务教育朝优质均衡发展迈进,城乡差距不断缩小。截至2025年,全县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毛入学率达107.76%,巩固率达IOL8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0.19%,巩固率达98.53%。路美邑中学、鹿阜小学、民族小学和紫玉中心学校被评为省级现代教育示范学校,鹿阜中学、板桥中学、中学、长湖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圭山蝴蝶小学、堡子小学和阿乌小学被评为市级现代教育示范学校。三是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高中教育的发展,在基础投入和队伍建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新建了县一中餐厅、学生宿舍,民族中学综合楼馆,职中实训楼,高中硬件设施不断完善;连续多年招聘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和“双一流”大学优秀毕业生充实高中教师队伍,高中师资力量不断增强;制定出台了自治县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了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机制,高中教育实现了稳步连续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质量处于全市郊县区前列。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能力不断加强。4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一是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创新德育方式,丰富德育载体,组织开展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中小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养成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每周的升旗仪式都确定一个鲜明而深刻的主题,依托国旗下教师的讲话、学生代表的发言,强化学生的意识,规范学生的行为。利用校园长廊育人,定期更换学校的长廊主题,让内容去说话,达到育人目的。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二是学校美育工作取得新成果。开展中小学生艺术节,在合唱类、舞蹈类、美术类和书法类中展示了县美育成果,彰显了各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第二轮全国农村艺术教育试验县”“省农村艺术教育试验县艺术教师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在参加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中,获国家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5个和省、市级奖项多个。三是研学实践教育成为新亮点。利用风景区、喀斯特地质博物馆、冰雪海洋世界等一批丰富的研学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研学实践教育工作,开发研学课程、打造研学线路。每年省内外中小学生到开展研学活动近10万人次。2018年被教育部办公厅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实践基地”;2019年在县成功举办“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峰会”,在板桥中学举行了市研学劳动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四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成为新品牌。立足县内深厚的民族文化艺术土壤,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展等民族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办彝文特色班、撒尼歌曲舞蹈传承班和传统与现代体育运动班,将等民族文化融入到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生活中,起到了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作用。立足县情,开发我是小小阿诗玛撒尼少年跳月来等合唱类、舞蹈类、美术类和书法类教育资源,丰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资源。创建省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3个。五是学校体育成绩显著。以发展校园足球运动为主,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建立足球联赛机制,每学年组织校级足球比赛和县级中小学、幼儿园足球联赛18所中小学幼儿园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初中女足获省第四届中小学生四级足球联赛冠军,组队参加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获得金牌6块、银牌12块。创建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7所共16个项目。学校体育成绩稳步提升,近三年中考体育成绩在全市十四个县(市、区)均位列前三名。5 .体育事业迈上新台阶一是加大投入,保障体育健身比赛需求。建成县级体育场馆三个,新成立了足球、棋牌、柔力球、乒乓球和羽毛球5个单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