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城市建设与管理规划.docx
“十五五”城市建设与管理规划5、提升城市整体风貌,建设高颜值新城58(1)建设城市交通门户,塑造城市崭新印象59(2)建设城市文化门户,彰显人文特色与历史风貌59(3)推动绿地提升项目,实现区整体面貌翻新59(4)加强市容管理提升,展现精神风貌60(5)加速城市亮化工程,展现城市夜间风貌606、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智慧新城61(1)大力推进ClM平台建设,驱动数据赋能城市管理61(2)强化5G与智能技术利用,推进智能交通体系化发展627、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韧性新城63(1)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构建城市雨洪调蓄空间63(2)强化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提高城乡建筑抗震防灾能力64(3)加强基础应急设施建设,提升灾后自我恢复速度与能力65(4)加强防灾演练,建立全过程应急管理体系668、促进建筑行业提升,建设低碳新城66(1)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67(2)坚持建筑科技创新,引导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67(3)推动建筑业企业聚集,建设建筑业智能建造示范园区68(4)加强建筑废弃物高效利用,推动建筑可持续绿色发展699、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70(1)实施科学化智慧化管理70(2)加快城市立体发展建设70(3)缓解交通难停车难71(4)持续推进建设工地扬尘治理71四、保障措施73(1)加强组织保障,坚持规划引导73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一)“十四五”期间建设事业成绩十四五期间,区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实施“美丽人文”发展战略,以建成美丽示范区和跨岛发展新市区为指导思想,对标国内一流城区,推进产城学人深度融合、统筹全面推进了城市建设与管理发展,打造区域创新中心,成效显著。1、城乡空间结构显著加强,“一心四片”集聚成城在''美丽战略规划”的统筹引领下,十四五期间,区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体系:编制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区全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实现全区规划成果“一张图”共享和管理。建设实施上,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构建山、海、城、乡相融的城市空间格局,重点了推进新城建设和马銮湾新城的开发,灌口重点打造以机械装备制造为依托的综合型工业新城,后溪重点打造以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的新城区,“一心四片”城市结构得到显著加强,连片成势;交通系统上,与全市“两环八射”快速交通网络全面对接,地铁1号线正式运营,福厦高铁客运专线、地铁4号线和6号线加快建设。“两纵三横”对外联系主骨架路网基本成形,厦沙高速、国道新324线建成通车,同集路、集灌路等城市快速路完成改造。“两环六纵六横”城区骨干路网基本建成,海翔大道与田集连接线等项目完工,公交微循环系统也得到加强;市政基础设施上,完善了覆盖城乡的水、电、气联网保障体系,建成杨洋水库引水工程,推进地下综合管廊等城市保障设施建设;宜居城市建设上,川大华西医院、妇幼院区相继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速,十四五期间区内新建公园绿地24个,新增绿化面积93.2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居全市前列,高标准完成全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任务。十四五期间,区以“高于岛内、国内一流”为目标,推动“一心四片”集聚成城,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增强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打造了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宜居环境。用地面积约7077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36553平方米,总投资8.32亿元,达产后将实现每年50万台智能按摩椅产能,助力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8)北大道安仁产业园建设安仁产业园项目是2018年区”项目推动年”重点打造的产业项目之一,产业园所在地块是原迈土通的工厂用地。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区属国企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去年底对这块闲置用地进行收购盘活,项目总用地面积125461平方米,二期总建筑面积为28999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2033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9657平方米。有效提高了工业土地的产出效益,并将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产业链群。安仁产业园一期已有神州鳏泰生产基地、正信电子、迈睿环境等企业入驻并投产。其中神州鳏泰生产基地为神州数码首个基于鳏鹏处理器的自主品牌服务器和PC生产基地。3、宜居城市建设成效明显,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建设双丰收十四五期间,聚焦民生福祉,重点围绕“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等方面,民生项目建设成效凸显,实现百姓获得感幸福感新愿景。区同时把生态环境作为最重要的营商环境,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等“三大保卫战”,宜居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1)民生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一是教育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获评全省首批“教育强区”,教育质量稳中有升。建成美山中学、蔡林学校、诚毅幼儿园等一批中小学、幼儿园,累计新增中小学建设学位25400个,幼儿园建设学位8370个,远超十四五规划“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超过1.6万个的指标”。其中2016年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400个,学前教育学位1440个。杏南中学以高分成为省一级达标高中,新增北站幼儿园、新亭幼儿园两所公办幼儿园,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称号;2017年新改扩建中小学2所,新开办3所公办幼儿园,与中科院合作举办幼儿园,新增中小学学位2070个、幼儿园学位990个;2018年新开办11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6780个。成立教育公司,举办普惠性幼儿园,缓解入园难问题;2019年新改扩建、移交竣工中小学幼儿园项目14个,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学位6000个;2025年区积极对接全市教育发展规划布局,安排教育补短板项目23个,推进外国语学校校区、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项目建设,计划新增建设学位6570个,开办蔡林学校、亭北小学和园博等4所幼儿园,促成华锐双语学校建成招生。二是医疗资源布局不断优化区在十四五区间积极布局大型医疗设施建设,区域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支持和扶持区域内既有医疗设施软硬件的改扩建。2016年市第二医院升格为岛外首家三甲医院,补足了原先区域内无综合性三甲医院的短板问题;改造提升第一医院杏林分院,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灌口镇中心卫生院提升改造工程竣工,初步达到二级医院水平。积极引入大型综合性医院落地。2019年落地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研究院,是由市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为省、市重点项目,是提高医疗健康水平的重大民生工程,将建成国内一流的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0.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35万平方米,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底建成。2025年9月开工建设的市妇幼保健院院区项目位于北大道,项目总用地面积约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将建设规模800张床位,设置有门急诊、住院、医技、后勤保障、妇幼保健、科研教学用房等,配套设置1300个停车位。项目预计2023年年底竣工,2024年年初可交付使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规划选址新建街道、侨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中心;持续推进康锦、北站、软三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初步形成了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多层次医疗卫生资源体系。三是住房保障能力持续加强。住房建设作为改善城市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区积极落实市住房保障政策,加快推进以满足市民多层次住房需求为重点的住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通过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公共租赁房,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努力解决本区中低收入和“夹心层”住房困难家庭及来厦稳定就业的新市民的住房问题,在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上取得了新的进展,促进了社会和谐。项目名称竣工或规划建成时间配套户数类别项目简介洪茂居住区一期20235744套市级保障房总用地面积67966.5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12482.34平方米,主要建设保障性住房(含6栋住宅和5栋单身公寓)、商业、公共社区用房等相关配套用房。洪茂居住区二期4060套市级保障房总用地面积57343.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32174.00平方米,主要建设保障性住房(含住宅和单身公寓)、商业、公共社区用房等相关配套用房。杏林湾营运中心人才公寓2015866套区级公租房灌口机械工业集中区配套公租房20172003套区级公租房共有12栋建筑,2003套公租房,建筑面积11.0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亿yeo铁山公租房区级公租房西亭人才公寓1600多套区级公租房建设租赁住房、人才公寓,还将配套商业、酒店以及一个18班的幼儿园。软件园三期人才公寓截至2025已建2780套,在建6000多套信息集团四是安置房建设顺利推进。2016年:全区共有22个安置房项目中,17个项目已交付使用,2个项目部分交付使用,5个项目在建或办理前期手续。全区完成安置房项目权属初始登记15个,完成率93.8%。累计完成个人产权证办理1385套。2017年:安置房建设逐步推进,2017年新选址安置房项目共15个地块。2018年:住房保障能力明显增强。22个安置房项目中18个项目已竣工交付使用,1个项目部分竣工交付使用,3个项目在建。全区18个已竣工交付使用安置房项目共办理项目权属初始登记16个,完成率89%,个人产权证办理累计完成2119套。2019年:继续加快火车新站1#-3#地块、西亭Al-3地块等7个在建安置房的建设进度,积极推动马銮湾新城片区、后溪窗内等35个安置房项目的前期工作,提前谋划后溪仑上片区、灌口上塘片区、灌口洪茂片区等的7个安置房项目。全区安置房建设面积达887万平方米,总投资达到355亿元。五是老旧社区启动更新。2017年街道立足辖区消防安全建设实际,从完善老旧小区消防设施设备入手,强化消防安全基础建设,着力打造安全稳定的消防系统,构建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2018年区共投入财政资金36.6万元,对三兴社区生活小区、宁宝社区杏东生活小区、岑西社区地震局小区和日东社区电厂生活小区四个老旧小区进行了适老化改造。2019年顺利完成街道地震中心住宅小区1、2号楼、杏林街道工商银行宿舍、杏滨街道荣坪片小区等三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完成总投资3169万元。2025年5月中旬,在街道的牵头组织下,中队组织力量对岑东路航海老旧小区周边违章铁皮搭盖进行拆除,并对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进行了全面清理。2025年9月,杏滨中队配合杏滨街道、社区,以''创城”为契机,对三秀老旧小区进行环境整治升级。“十四五”期间,区累计完成5个老旧小区改造,正在实施老旧小区项目46个,涉及居民6080户;老旧小区改造从“先民生”逐步过渡到“再提升”阶段,注重结合海绵城市、治安防控、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要求,开始重点改造小区市政配套设施、小区环境、服务设施等公共部分。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建筑本体得以修缮、景观环境明显改观、自治管理步入正轨,居民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2)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十四五期间区先后编制了及实施了近期绿地提升项目空间实施规划(2017-2025)和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生态景观、生态治理均取得明显成线,辖区内黑臭水体问题基本消除,城市、农村内涝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节能减排降碳和生态环境质量等主要指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明显增加,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生态景观明显提升:十四五期间,全区新建公园绿地24个,增补公园绿地设施22处,新增绿化面积93.2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39.8%,绿化覆盖率43.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居全市前列,成功实现辖区内“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