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林业和草原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林业和草原发展规划、-刖S“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绘制好“十五五”发展蓝图,对各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意义重大。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做好“十五五”规划前期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启动我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自治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明确十五五规划重大前期研究课题及任务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要求,为提前谋划自治县“十五五”林业和草原发展工作,结合自治县工作实际,特制定自治县“十五五”林业和草原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十四五”林业和草原发展回顾1一、“十四五”主要建设成效1二、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8三、存在困难和问题10第二章“十五五”林草发展总体思路13一、指导思想13二、基本原则13三、发展目标14第三章“十五五”林草发展主要任务16一、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建设生态安全屏障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强化林草资源保护管理19三、林业产业发展23四、林草信息化建设26五、完善生态公共服务26第四章保障措施16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28二、加强政策引领,吸纳资金投入28三、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28四、加强考核评估,实现规划目标29五、加强宣传发动,引导社会参与29第一章“十四五”林业和草原发展回顾“十四五”以来,在自治县(以下简称“县”)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林业和草原局的具体指导下,县林草事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认真践行“两山理论”,在林业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林地保护和管理、森林防火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林业科技体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林业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截止2025年底,基本完成了“十四五”林业规划各项目标任务。一、“十四五”主要建设成效(一)全县林业资源发展状况县林业经过“十四五”期间的高速发展,全县森林资源得到迅速增长。根据2019年森林资源监测成果统计,截至2019年末,全县国土面积359125公顷,其中林地面积191082.5278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3.21%,森林覆盖率达49.14%,平均每公顷蓄积达70.5立方米。按森林类别分:公益林面积146828.664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76.84%;商品林面积44253.863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3.16%。按权属分:国有林地面积4392.210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30%;集体林地面积186690.317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7.70%o按地类分:有林地(乔木林、竹林)167134.127公顷,占林地面积的87.47%;疏林地面积254.4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13%;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面积4073.6361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13%;一般灌木林地面积7808.3065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09%;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871.729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1.50%;苗圃地面积91.701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05%;采伐迹地面积56.414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03%;火烧迹地面积84.366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04%;其他无立木林地2087.0049面积,占林地面积的1.09%;宜林荒山荒地面积6613.1112公顷,占林地面积的3.46%。(二)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果“十四五”期间,县以建设“美丽春城''为契机,组织和发动各部门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积极推进造林绿化,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一批国家和省、市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1 .天然林保护工程稳步推进以保护天然林资源为中心,以深化林业体制改革,优化林业产业机构为着力点,以促进林业建设发展,增强林业发展为活力,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的,整体推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一是对全县286.14万亩林地全面落实管护责任,2016-2025年,投入管护资金1665万元。二是完成中幼林抚育12.8万亩(2016年3.3万亩、2017年3.2万亩、2018年6.3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28%(超额完成)。三是完成封山育林0.2万亩(2016年0.2万亩);完成人工造林1.6万亩(2016年0.4万亩、2017年0.3万亩、2018年0.3万亩、2019年0.3万亩、2025年0.6万亩)。2 .公益林分类经营管理按照严管公益林的要求,落实补偿政策。投入补偿资金1571L4万元(国家级公益林补偿1641.99万元/年*5年=8209.95万元;省级公益林补偿1012.68万元/年*5年=5063.4万元;市级公益林补偿487.61万元/年*5年=2438.05万元),提高林农爱林护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大力发展营造林工程,继续加大退耕还林和石漠化治理力度(1)完成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6.37万亩(2017年2.2万亩、2018年2.64万亩、2019年1.53万亩),占计划任务的63.7%,完成投资7265万元。(2)完成石漠化治理人工造林2.3403万亩(2016年0.65万亩、2017年0.6858万亩、2018年0.4305万亩、2019年0.167万亩、2025年0.24万亩),封山育林6.9223万亩(2016年1.7928万亩、2017年2.784万亩、2018年1.4215万亩、2019年0.424万亩、2025年0.5万亩),幼林抚育3.199万亩(2017年0.18万亩、2018年0.839万亩、2019年1.18万亩、2025年1万亩)。(3)完成全民义务植树548万株(2016年73万株、2017年89万株、2018年138万株、2019年138万株、2025年110万株),占计划任务的100%O(4)完成异地造林2万亩(2016年0.51万亩、2017年0.37万亩、2018年0.42万亩、2019年0.4万亩、2025年0.3万亩)。(5)完成速生林培育(杨树等)1.2万亩(2016年0.3万亩、2017年0.7万亩、2018年0.2万亩)o(6)廊道面山绿化造林0.55万亩(2017年0.35万亩、2018年0.1万亩、2019年0.1万亩),完成市级低效林改造(枝树替换)0.1万亩、联动面山示范造林0.2万亩、四沿绿化0.1万亩,村庄绿化40个,2025年末实现林业产值达126378万亩。(三)执行严格林地保护和管理L严格执行使用林地审核审批规范征占用林地行为,全力服务好武倘寻高速公路、寻沾高速公路、易白高速公路,渝昆高铁等大型项目使用林地的审核报批及中电投、国电、大唐风电项目使用林地的审核报批工作。强化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做好伐前审批、伐中监管、伐后验收工作,从检验检疫、运输等各个环节规范企业行为。完成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并通过专项评审,实现成果运用。定期开展林地年度变更工作,适时掌握森林资源发展状况。加强森林督查检查,利用卫星影像时时监测林地图斑状况,发现违法图斑及时督促核实。2 .自然保护地建设建立了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落实人员编制18名,落实到位16名,投入100余万元建盖了横河管护站,投入777万元,分2期完成535亩湿地恢复,保护区成功申报为省级重要湿地,四甲河认证为市级一般湿地。推进七星乌龙潭、甸沙苏撒坡两个县级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完成钟灵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并通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通过对现有钟灵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评估和乌龙潭、甸沙苏撒坡等进行保护地空缺分析,初步完成两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凤龙山草原列入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创建名单。3 .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2016至2019年,县共完成楚雄腮扁叶蜂防治34278亩,其中:2016年完成19000亩(河口镇8000亩、七星镇6000亩、塘子街道办5000亩),2018年完成15278亩(塘子街道办5292亩、河口镇4242亩、七星镇4645亩、金所街道办790亩、六哨乡309亩)。完成板栗病虫害防治63650亩,其中:2016年完成3650亩(柯渡镇),2017年完成57000亩(柯渡镇28000亩、鸡街镇29000亩),2018年完成3000亩。完成全县16个乡镇(街道)松材线虫病普查,2018至2019年建立柯渡镇、河口镇两个市级监测点。4 .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完成县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设,每个乡镇(街道)新购森林防火运兵车2辆,贮备了较为充足的防火物资,顺利完成原倘甸“两区”、倘甸镇等四乡镇森林防火移交,实现无缝对接。完成凤龙山、七星江外坡、羊街五虎传羊瞭望台建设,维修六哨马场、联合三黑山瞭望台。投入资金368万元,新建防火通道86.18公里,维修防火通道76.56公里。(四)森林培育和林业产业取得新进展1 .加快林木良种培育力度围绕植树造林,培育乡土苗木375亩(2016年55亩、2017年50亩、2018年115亩、2019年155亩)重点扶持本地优良品种,培育壮大寻倘一号等在市场上的占用比例,引进云新、大泡、云农系列优质品种发展核桃产业。完成乡土树种苗木基地建设155亩,古树名木复壮保护112株,完成县域范围内939株古树名木及29个古树群18467株古树普查任务。2 .大力发展特色林产业完成林业产业发展报告,基本摸清林业产业发展现状、优势和不足。继续推进核桃、板栗基地建设,开展核桃提质增效7.1万亩(2016年1万亩、2017年2万亩、2018年2万亩、2019年0.9万亩、2025年1.2万亩)、核桃基地建设1.2万亩(2016年0.2万亩、2017年1万亩、2019年0.8万亩)、板栗提质增效1.5万亩(2017年1.3万亩、2018年0.2万亩),发展林下示范基地14户,林业龙头企业9户。突出重点,全力抓好泛亚林产业园、滇木人造板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的扶持,助力企业发展。(五)林业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林业改革进一步深化,借助省市县三级联网的林权流转管理服务网络平台和上级部门出台的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等一批改革文件,为深化林业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2016年至2025年期间,登记林权流转7宗,流转面积2791.08亩,流转金额763.9万元;林权抵押3宗,抵押面积1165亩,抵押金额530万元;林权不动产登记13宗,共10户居民,面积8253亩。(六)支撑保障能力得到新强化积极推进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完成梧桐木材检查站建设并投入使用,十六公里木材检查站列入建设计划。二是完成倘甸镇、仁德街道办、柯渡镇、金所街道办、联合乡五个乡镇(街道)林业站建设,为基层林业战线干部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三是开展了对全县林业系统干部职工及护林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提高林业人在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水平。抓实干部队伍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讲政治的首要任务,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林业系统党风政风行风明显改善,干部的履职能力稳步提高。(七)生态脱贫攻坚取得新成绩始终把生态脱贫作为林业的一项重点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专门抽调人员,牵头成立生态脱贫攻坚分指挥部,实行倒排目标任务,挂图作战,强力推进生态补偿脱贫。选聘生态护林员550名,投入资金2750万元,实现“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做好“挂包帮、转走访”和扶贫包村工作,入户率、回访率均达到100%。积极推进农村能源建设,2016至2019年,全县共完成太阳能热水器推广0.88万套,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