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航道管养用房建设标准指南.docx
江西省航道管养用房建设标准指南江西省交通运输厅目录前言Ol1总则021. 1布局规划021.2适用范围031. 3编制依据032. 4基本要求033. 5基本功能044. 6选址要求052编制标准及要求055. 1编制原则052. 2建设标准052. 3建设要求063编制内容073. 1总体布局074. 2办公、生活用房基本内容085. 3围墙与大门基本内容096. 4旗杆基本内容103.5指示牌基本内容104标准化图册114.1 船闸、航道管养用房设计方案114.2 围墙与大门设计方案65、J>A前三高等级航道是我省内河航道体系的主骨架,是我省水运进行跨区域和跨省市运输的主要通道,为江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沿江河产业合理布局和资源开发提供安全可靠、运转高效和有竞争力的运输服务,是构建我省现代化水运体系的重要基础。推动我省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交通强国、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我省水路运输能力、更好服务和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等级航道维护管理基础设施是高等级航道建设的重要部分,是高等级航道维护管理工作正常化和规范化、保障高等级航道畅通和通航安全的重要支撑。为规范我省高等级航道维护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有必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内河航道维护技术规范要求,按照“基本满足职能需要”和“适度从严控制投资”的原则,结合我省高等级航道建设和维护管理实际,编制出江西省航道管养用房建设标准指南,供今后我省航道管理设施建设维护过程中参考和选用。各有关单位在使用本文件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江西省高等级航道事务中心(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谷中大道1358号,江西省高等级航道事务中心港航发展研究处,邮编330038),以便修订时参考。本指南的主编单位、技术支持单位和主要起草人:主编单位:江西省高等级航道事务中心技术支撑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张国平、艾冬生、付俊、李震颖、邹斌、潘海涛、蔡翠苏、罗少桢、沈迎春、唐新玉。1总则1.1布局规划江西省航道是全国内河航道网和全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省内重要经济节点、工矿基地和港口园区,承担着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任务,是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综合交通通道建设和沿江产业带发展的重要依托。具体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沟通沿江大中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2)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沿江产业带发展的重要支撑。(3)是大宗货物、集装箱等物资运输的重要保障。(4)是构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手段。为适应内河航运发展,保障航道的安全畅通,加强航道养护管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结合江西省航道建设和维护管理实际,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运行安全、适应水运现代化要求的航道养护装备和设施。编制江西省航道管养用房建设标准指南,根据实际使用功能、建设地点、地理条件、规划要求等因素,坚持“基本满足职能需要”和“适度从严控制投资”的原则,建设航道与船闸管养用房。航道与船闸管养用房主要依托航运(航电)枢纽项目及航道项目建设,是水运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航道与船闸管养用房不仅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提升工作效率,更可以为水上搜救、应急调度等生产人员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及服务设施。1.2适用范围(1)长江干线航道以外的其他内河高等级航道上的航道与船闸管养用房,根据不同地形和水文条件,参考本指南图册。(2)全省其他航道上的航道与船闸管养用房,根据不同地形和水文条件,参考本指南图册。1.3 编制依据1.3.1 3.1主要依据(1)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三大攻坚行动、三大提升工程”和加快水运改革发展实施意见落实细则的通知(2)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3)航道养护管理规定1.3.2 规范、规程及标准图集(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2)办公建筑设计标准(JGJ/T67-2019)(3)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017)(5)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06-2017)1.3.3 其他(1)江西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2021年-2050年)(2)关于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使用若干问题的解释1.4 基本要求江西省航道管养用房布设本着安全、实用、经济、合理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节约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同时考虑对后期工程建设的影响程度,充分利用现场条件,最大化的方便和服务施工。项目建设用地应按照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1.5 基本功能航道与船闸管养用房是船闸及航道的生产配套设施,主要用于生产人员办公、生活以及生产使用。航道与船闸管养用房管理区根据办公、生产及生活需求,内部可设有办公楼、宿舍楼、食堂、机修间、门卫、泵房以及变电所等,具体建筑及规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1.6 选址要求(1)管养用房建设需严格遵循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工程建设特点以及航道级别差异,根据航道功能分区规划,合理的进行工程选址、布置,并与航道位置相互协调、统一。(2)管养用房选址应满足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防洪、抗震等条件的要求,确保建筑的安全。(3)场地平缓,土方工程量少;(4)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场地稳定性好;(5)为美化管理区环境,保障使用者的身心健康,管理区可进行重点绿化设计例如雕塑、小品,空地种植草坪,辅以常青乔木和观赏花卉,绿化率不低于35%O江西省航道管养用房布设除应符合本指南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有关规定。2编制标准2.1 编制原则(1)安全可靠航道与船闸管养用房设计始终贯彻以生产服务的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技术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有利于服务和管理的设计方案。(2)空间合理本工程各类建筑物的设计,结合建筑群体和单体的空间处理,合理布置平面和竖向构成,使建筑物室内空间敞亮、舒适、使用方便;根据功能布局合理设置各种出入口和垂直交通,做好建筑内部交通组织、防火设计、和安全疏散设计,满足防火规范的各项要求。(3)以人为本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注重环境、绿化设计,做到功能合理,造型简洁,色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满足服务区各项功能的同时,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和环境。2.2 建设标准2.2.1建筑风格:航道与船闸管养用房设计了中式和现代两种方案。2.2.2建筑面积:航道与船闸管养用房设计了三种建筑规模。(1)规模一:建筑面积为100O1300m2,其中工具间、仓库面积为30(W,按照实际生产需要建设;管理用房面积为100OnI2,适用于四级及以下航道建设,可供20人以下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数为三层。(2)规模二:建筑面积为15001800m2,其中工具间、仓库面积为30(W,按照实际生产需要建设;管理用房面积为1500m2,适用于三级航道建设,可供20-30人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数为三层。(3)规模三:建筑面积为20002300m2,其中工具间、仓库面积为30(W,按照实际生产需要建设;管理用房面积为200(W,适用于三级及以上航道建设,可供30-40人使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数为三层。(4)规模四:由于配合地方发展需要而拆迁的业务用房,可结合实际需要,采用拆迁安置、产权调换等方式建设新的管养用房,建设规模应与被拆迁用房规模等匹配,原则上不得超过。航道与船闸管养用房内部设食堂、大堂、职工活动室、信访接待室、仓库、工具间、中控室、档案室、办公室、会议室、休息室、招待室等。2.3建设要求航道与船闸管养用房是集行政办公、职工生活、工作的综合性公共建筑,功能多,体量小。由于建筑因选址、用地条件、地质条件、规划条件与要求的不同,实现统一的标准化、模式化建设难度较大,但在使用功能、建设规模、建筑风格进行统一规范是可行的。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实际使用功能、建设地点、地理条件、规划要求,外部接口环境,按照“基本满足职能需要”和“适度从严控制投资”的原则,因地制宜的进行平面布置和空间设计,保证建筑及设施和场地环境的协调统一。3编制内容3.1 总体布局3. 1.1管理区为独立式庭院布置,选址便于生产活动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出入交通顺畅、视野开阔、安全的位置。4. 1.2管理区主要指综合用房、机修间、篮球场、停车位、污水处理设施、箱变等建、构筑物以及分隔这些建筑物的道路、围墙及绿化等设施。管理区面积指标根据使用人数的不同而变化,可参照表3.1.2-30表3.1.2-1规模一(100(n300m2)管理区用地面积参照表管理用房占地面积生产用房面积停车位休闲区面积绿化率(m2)(m2)(个)(m2)(%)约400无20210>35%表3.1.2-2规模二(1500180(W)管理区用地面彳共参照表管理用房占地面积(m2)生产用房面积(m2)停车位(个)休闲区面积(m2)绿化面积(Itf)约500无30210>35%表3.1.2-3,规模三(20002300m2)管理区用地面彳员参照表管理用房占地面积(m2)生产用房面积(Itf)停车位(个)休闲区面积(Itf)绿化面积(Itf)约70030040210>35%注:上述场地面积针对大、中型项目,小型项目可作参考,根据项目所在地区地形地势特点,可取06T.4的调整系数。5. 1.3管理区拟建道路、停车场、广场、绿地及建筑物的布置要合理,主要建筑物与用地界线(或道路红线、建筑红线)及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退线合理,停车场与建筑的安全距离应29米。6. 1.4消防车道的布置要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根据建筑物具体情况,说明消防车道的设置原则,消防车道的回车场、环形车道、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等布置情况。3.2 办公、生活用房基本内容3.2. 1管理用房应科学合理的根据功能及动线进行合理分区,区分办公区、宿舍区、就餐区及其它辅助用房区。办公区内应设置办公室、会议室、档案室、活动室、中控室及卫生间等;宿舍区应设置休息室、洗衣服、晾衣房及卫生间等;就餐区应设置厨房、餐厅、侯餐区等;其它用房例如工具间、设备间等应根据通航能力确定,具体设计参本指南图册图30。根据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4.0.11条规定:(1)办公用房可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等。办公用房应根据定编人数,按人均建筑面积不大于15m2确定。定编人数较少的管理单位,可适当增加建筑面积。(2)生产、生活用房可包括仓库、资料档案室、防汛调度室、值班室、车库、食堂、值班宿舍等。仓库、资料档案室、防汛调度室建筑面积应根据防汛任务及其他管理要求确定,其他用房总面积按定编人数人均不大于35m2确定。定编人数较少的管理单位,可适当增加建筑面积。表3.2-1管理用房面积参照表房间名称配备标准备注休息35m2人均面积食堂餐厅人均2.33.2112,餐厨比宜为1:1人均面积办公15m2人均面积工具间、仓库300m2实际生产需要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生产需求设置机修间、仓库等用房。3.2.2管理用房的结构形式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数不宜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