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
“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录第一章背景与形势1第一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第二节“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6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目标10第一节指导思想10第二节基本原则10第三节主要目标11第三章优化绿色发展,推动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13第一节强化分区管控,推进绿色空间体系13第二节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发展13第四章系统治理,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16第一节补齐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短板16第二节深入开展水污染源排放控制16第三节强化水环境保护和修复17第四节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18第五章协同减排,开展碳排放达峰行动19第一节摸清碳排放基础情况,制定碳排放达峰路线19第二节加强能源消费控制,减少碳排放19第三节提高碳汇能力,推动低碳试点示范20第六章严控质量,稳步改善大气环境21第一节深化工业废气污染防治21第二节强化油路车港联合防控22第三节加强餐饮油烟和露天焚烧污染防治24第四节强化扬尘污染管控24第七章严格管理,确保固体废物安全处置26第一节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26第二节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27第三节强化危险废物安全处理处置27第四节推动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28第五节强化污水处理厂污泥安全处置28第六节推进其它废物及化学物质污染防治29第八章严格执法,改善声环境质量30第一节深化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30第二节加强交通噪声污染防治30第三节落实工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30第四节严格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排放管理31第九章严守底线,筑牢生态屏障32第一节筑牢生态安全屏障32第二节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空间32第三节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32第四节建立完善生态监管体系34第十章多措并举,严控土壤及地下水环境污染35第一节加强土壤污染控制,推进土壤治理修复35第二节突出重点,防控地下水污染风险37第十一章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41第一节强化农村污染防治41第二节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43第三节大力推进乡村绿化美化44第十二章构建防控体系,严控环境风险46第一节强化环境风险产业的准入和动态管理46第二节积极消除环境安全隐患46第三节探索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管理47第四节强化监管,防治放射性污染47第十三章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管水平48第一节构建科学先进的监测预警体系48第二节构建智能互联的数据信息体系48第三节构建统一规范的执法监管体系49第四节构建智慧共享的管控调度体系50第五节构建快速响应的环境应急体系51第十四章持续创新改革,构建现代环境治理新体系53第一节完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53第二节健全生态环境法规制度体系53第三节发挥市场机制激励引导作用54第十五章开展全民行动,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56第一节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56第二节深入践行绿色低碳生活56第三节推进生态环保全民行动57第十六章重点工程59第十七章规划实施保障60(一)加强组织落实60(二)强化评估考核60(三)强化资金保障60(四)加强科技支撑61(五)重视宣传引导61附表62附表1市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十四五”规划指标完成情况62附表2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十五五”规划指标体系63附表3水环境保护重点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5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背景与形势第一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十四五”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3.9%,从2018年开始连续3年实现六项指标全面达标,No2、PMlO和CO浓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其中PMi0比2018年降低3gm3,降幅为5.5%;SO2和PM25年均浓度分别比2018年升高lgr113,O3年日最大8小时均值第90百分位数比2018年上升5gm3,升幅为3.5%o水环境质量。对比“十四五”初期,榕江北河流域,永安桥断面水质提升为11I类,锡中谭边渡断面水质保持为V类,古京北渡断面水质提升为IV类;枫江流域,枫江口断面水质提升为V类。榕江北河、枫江水质稳中向好。大港溪、曲溪河、北河社区内河三条黑臭水体实现消劣。引榕干渠符合11I类水质,新西河水库、翁内水库、世德堂水库、水吼水库符合11类水质,饮用水源水质优良。(二)“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概要“十四五”以来,我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小康社会的民生基础设施需求,坚持改革创新,重点突破与统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工作如下:打好蓝天保卫战。制订市区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市区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市区贯彻落实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2025年第1号令暨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的实施方案任务清单区政府关于开展2025年蓝天保卫战百日冲刺行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细化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加大对机动车尾气、露天焚烧、建筑扬尘等大气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力度。加强锅炉污染整治,完成148个燃煤锅炉整治工作;动态更新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清单,组织开展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大气污染物监测,督促企业按要求配备治理设施并确保废气达标排放。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严格涉VOCS建设项目准入,督促指导涉VOCS排放企业填报省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管系统,完成加油站、油库油气回收装置配套建设。强化扬尘污染防治,加强企业扬尘管理,做好建设工地、交通干线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统筹部署,研究制订市区榕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区榕江、枫江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区贯彻落实榕江龙石国考断面第一次督导问题立行立改工作方案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5年)市区贯彻落实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2025年第1号令暨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的实施方案市区榕江北河龙石国考断面达标攻坚方案市区枫江水质达标攻坚方案玉城河(段)“一河一策一专班”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区龙石国考断面达标决战百日攻坚方案等文件,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科学精准推动水污染整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推进河涌整治,按照“一河一策一专班”工作部署,摸清榕江北河40条支流、枫江25条支流的污染源和排污口情况,压实整改任务、实施跟踪督办。提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成污水处理厂12座,落实“一厂一网一专班”工作措施,新增污水管网约269公里,实施农村雨污分流工程479个自然村,统筹推进污水处理厂(设施)提标提质。强化水质监测,基本实现全区地表水系水质监测全覆盖,定期通报水质情况。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大饮用水源保护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水质预警和应急监测监控体系,消除饮用水源安全隐患。“十四五”期间,区主要河流断面和重点支流(河涌)水质明显改善,3条黑臭水体整治通过验收,饮用水源水质I(X)%达标。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落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办法省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要求,在全区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完成现有重点行业关闭搬迁企业地块环境排查,掌握潜在污染地块及其环境风险情况。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管控,防范电镀污泥及其他含重金属工业污泥、其他含重金属危险废物、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等对土壤的污染。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全区8家土壤重点监管企业已落实土壤隐患调查和土壤环境自行监测工作。制订区2025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和2025年区农药使用负增长行动实施方案,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宣传贯彻农用薄膜管理办法,指导农用薄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农膜回收率达80%。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完善生活垃圾收集点和垃圾转运站建设,规范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和无害化处置。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指导,推动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按照“边查边治,立查立治”原则深入排查整治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推动危险废物产生企业在省危险废物管理平台进行申报登记并上报年度管理计划,制订区机动车维修行业环保治理专项行动方案,督促机动车维修企业做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加强我区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使用单位的管理,要求相关单位做到操作规程和警示标志、规章制度上墙,严格落实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并制订事故应急制度。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完成5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区建设。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建成“四好农村路”365公里、农村公厕877个,建成1个美丽乡村示范镇、79个美丽宜居村。从严防控农业养殖污染,清理畜禽规模养殖场11家、养殖专业户107户,督促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治污减排设施、养殖专业户落实干清粪和粪污收集,指导养殖场(户)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近5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27000多人次,检查企业3800多家,立案188宗,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39宗,移送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9宗,行政处罚金额1622万元,清理取缔“散乱污”厂场76家。创新优化和规范行政审批流程,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环评法执法程序,近5年来共审批环评文件537份(其中原分局298份、原产业园239份),环评执行率达到100%;登记表备案项目660项(其中原分局556份、原产业园104份)。推进企业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完成120家企业应急预案备案登记。积极指导有关单位做好专项资金申请及上报工作,近5年来我区共取得上级补助的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60项。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严格执行此次普查工作的内容、标准和要求,重点把握动员、培训、清查、普查、录入、汇总、审核验收各环节工作,经过成立机构、制定方案、选聘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入户调查和数据录入等一系列工作,完成共计2553个(包括工业源企业2476家、农业源养殖场25户、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5家、移动源32家、入河排放口15个)普查单位的普查工作。做好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反馈我区存在的问题共有15个(包括原产业园3个问题),目前已有14个问题完成整改,1个问题达到时序进度(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省环境保护督察组第二次督察反馈我区存在的问题共有28个(包括原产业园13个问题),目前已有25个问题完成整改,3个问题达到时序进度(为“农村生活污水普遍直排”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固体废物环境问题专项督察反馈的34个问题(包括原产业园16个问题)均已完成整改。2016年中央环境保护督查组交办群众问题共66件(包括原产业园23件),2017年省级环保督查组交办群众问题共103件(包括原产业园52件),2018年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固体废物专项督察组交办群众问题共36件(包括原产业园18件),均已办结。(三)“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我区“十四五”环保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良好,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和PM”、PMIo年均浓度均达到规划目标值,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同时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受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为100%。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为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