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应急管理发展规划.docx
前言1第一部分现状与形势2一、“十四五”期间的主要成效2(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加强2(二)安全生产落实整治取得实效5(三)防灾减灾救灾建设稳步推进14二、"十五五''时期面临的形势16第二部分总体要求21一、指导思想21二、基本原则22三、发展目标23(一)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方面-23-(二)安全生产整治保障工作方面-23-(三)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方面-24-(四)应急抢险救援力量建设方面-24-(五)应急管理保障政策建设方面-24-第三部分主要任务-25-一、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25-(一)强化组织领导应急管理体系-26-(二)完善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体系-26-(三)健全应急管理协调联动机制-27-(四)健全预案管理和演练组织体系-27-(五)加强监测预警科学规范化建设-28-二、安全生产重点工作-29-(一)积极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建设-29-(二)强化政府安全生产责任体系-30-(三)完善安全风险综合监管体系-32-(四)健全生产隙患排查治理体系-34-(五)加强生产消防安全整治工作-34-(六)规范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行为-36-(七)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37-7(八)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38-(九)健全旅游产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40-三、防灾减灾救灾建设40(一)自然灾害风险普查40(二)气象预警防灾-41-(三)防洪排涝减灾-44-(四)地质灾害防治-44-(五)地震灾害防治-46-(六)森林火灾防控-48-(七)海洋防灾减灾-48-(八)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保障-49-四、应急救援力量建设50(一)重构整合应急救援力量体系50(二)深化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51(三)优化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53(四)强化应急演练救援指挥协调55(五)加强智慧应急管理信息平台-55-五、应急管理保障和政策建设57(一)完善提升应急后勤保障体系57(二)努力规范应急管理资金投入-58-(三)积极健全应急管理保障政策-59-(四)切实完善应急管理保险体系-59-(五)强化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建设60第四部分重大工程项目63一、消防领域系列工程项目63(一)实施“智慧消防”工程63(二)实施打通“生命通道”工程-63-(三)优化消防基础设施63二、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程63三、村居安全管理标准化提升工程64四、渔排更新改造与船载终端项目64第五部分保障措施64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分工落实-65-二、重视部门协调,形成系统合力65三、拓宽投资渠道,保障重大项目-65-四、促进区域协作,全面深化管控-66-五、强化考核评估,确保建设质量66六、制定建设战略,培养人才队伍66“十四五”期间,党中央、国信院着眼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改革发展和应急管理重大改革,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及时部署各项重点工作。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按照区委、区政府应急管理改革要求和市区“十四五”安全生产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顾全大局,认真履职,狠抓落实,推动形成了安全生产基本盘持续稳定和应急管理改革有效推进的向好工作局面。“十五五”时期,是本地区应急管理深化改革打牢基础、打造事业,进一步营造全区安全稳定发展环境的重要时期,根据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在认真总结“十四五”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组织专家充分论证,编制市区“十五五”应急管理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于统筹推进今后五年应急管理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主要阐述“十五五”期间市区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全区各级各有关部门履行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职责,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措施,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本规划期限为2026-2030年。第一部分现状与形势一、“十四五”期间的主要成效“十四五”期间,市区始终坚持以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统领应急管理工作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守安全底线,勇于担当作为,以加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应急管理改革事业在全区加快发展、创新发展、质量发展,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均取得新的变化和新的成效。(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加强一是着力改革应急管理体系。区委、区政府及时决策,有力部署,突出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边应急、边改革、边建设和搭平台、建机制、重创新,重在加强优化统筹,稳步推进全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映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预防为主、应急优先的应急管理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管理体系。努力新建应急管理机构,组建市区应急管理局,同时加快落实机构、职责、人员三定位,加强重组新建机构过程中的“物理相加”和“化学反应”优化要求,有力促进新建的区应急管理局较好地生成了以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抢险救援为主要任务的多职能、大综合、大应急的管理工作新格局,较快地形成了有效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二是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编制市区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明确赶赴生产安全事故现场人员组成、现场处置流程等事项。加强各镇街(园区)、各部门等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的协调联动,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加快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提高协同应对突发事件合力。加强应急通行和交通保障机制建设,完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与应急通信保障机制建设,完善应急通信综合支撑体系。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积极培育专业性应急救援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全社会避险救助能力。三是积极筹建应急指挥体系。初步构建较为完备的应急管理信息化指挥系统,加快建设覆盖重点风险领域的信息化感知网络、多手段融合的应急通信网络,为全面建成区未来新的应急指挥值班会商体系创造重要条件。四是及时加强应急预案管理。要求各单位加强应急管理建设,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到单位日常工作之中,坚持常抓不懈,取得了较好效果。强化应急值守工作,在防台抗汛、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强化防汛救灾后勤保障工作,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到位;确保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到信息畅通和突发事件处置及时。把握应急管理体系改革的步骤与进度,启动全区突发公共事件、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全面梳理和修订工作,并招标聘请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开展了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管理专家等资源摸排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全面摸底,本地区18个单位7个镇街2个园区管委会共制定应急预案148件,其中区直总体预案6件、专项预案10件、部门预案18件;镇街、园区制定总体预案9件、专项预案18件、部门预案54件。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共有52个。五是大力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和装备建设。加强计划,合理布局,突出适用,强化整合,大力推进了以综合性消防队伍为主力军、以政府、重点企事业专业救援队伍为支撑、以社会力量应急救援队伍为补充的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开展以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道路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为主的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普查。全区基本建成以消防、武警综合救援队伍为主,各行业专职救援队伍为辅的应急救援体系。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中的重要技术支撑。重视协调加大专项经费投入,推进政府专职小型消防站等重点装备和设施建设。六是规范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建设。按照“平战兼备、急需急备、适量储备”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原则,完成了救灾物资管理向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移交的工作,理顺了救灾物资的采购、收储、轮换和日常管理方式,组织摸清并掌握了应急物资现状,对救灾物资储备库实行分门别类、细化量化和数据库管理,有效规范应急救灾物资采购、经费保障、信息储备、调拨发放、使用回收、监督处罚等环节制度,优化了应急救灾物资备得足、调得动、输送快、用得好的机制建设。(二)安全生产落实整治取得实效一是顺利完成安全生产规划。区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进展顺利,主要工作任务积极推进,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启动实施,保障措施得到积极落实。规划实施总体进展顺利。截至2025年12月,4个指标均已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主要指标具体进展如下:1、生产安全事故起数:2025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7起,比2015年的51起,下降86.3%,完成10%降幅的规划目标。2、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2025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4人,比2015年的11人下降63.6%,完成10%降幅的规划目标。3、重特大事故起数:2016年-2025年重特大事故起数均为0,完成规划目标。4、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2016年-2025年重特大事故死亡人数均为0,完成规划目标。二是落实政府监督管理责任。明确区党政领导和区直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细化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挂牌督办、“一票否决”等制度措施。厘清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界限,推进各级各部门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切实履行行业安全监管职责,把好防范安全事故”第一道关口”。紧紧抓住责任制,压实领导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有关工作;分管领导具体抓、负专责,及时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特别在经费、人员、物资、场所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党政分管领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积极推动分管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全区各成员单位及镇街(园区)分管领导开展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实战推演,提升领导干部履职能力。坚持开展半年督查、年终考核,对完成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进行通报表彰,对各镇街(园区)进行全覆盖巡查,采取警示通报、诫勉约谈等措施,加强事故控制指标过程管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方面,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为载体,加强宣传教育、监管执法,督促指导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推动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在企业深入落实;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考核激励约束机制,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办法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估方法,采取高密度、高频度监督检查和“回头看”等措施,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全员全覆盖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落实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末端”工作,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水平,有力有效地遏制生产安全事故。三是实施安全生产工作创新。1、改革安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结合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等文件,修订了市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建立以政府安办与牵头部门互补的考评主体,以责任目标与日常工作相结合的考评内容、以自查自评与核查定分相关联的评分方法、以责任落实与有奖有罚相挂钩的结果应用,突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落实过程、指标结果等三个方面的全过程考核。将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纳入绩效、综治、精神文明等考核体系,纳入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内容,拓宽了结果运用,增强了工作执行力,提升权威性和公信力。2、推出视频技战法和“事后查纠”管理创新。成效明显,成功破解路口加塞、闯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