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docx
“十五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JL言回顾过去五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各党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县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治形势不断好转,各项管理机制日趋完善,基础短板逐步改善,治理能力与水平有效提升,实现了“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县在城乡安全发展中仍面临诸多突出的问题:应急管理链条衔接不畅,一般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先天不足,科技化信息化手段运用不强,基层末梢监管能力和水平不高,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现代安全管理体系仍未形成等。城区安全运行的脆弱性仍未在本质上得到根本的改善。“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二个五年,是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关键时期,也是县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一二三”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数字、绿色、开放、健康、魅力”建设的攻坚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之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如何破旧立新、借力而行,县应急管理局联合安格思安全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在广泛地深入实地勘察和调查研究,并经多次讨论修改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了本规划。本规划紧紧结合国家、省、市未来应急管理的法规政策,结合省“十五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市“十五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县应急管理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以及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城区发展的现状与形势,在认真总结“十四五”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组织专家充分论证,编制了县“十五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内容包括“十五五”期间全县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等,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全面推进应急管理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本规划是县“十五五”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各部门、乡镇(街道)、各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职责的一个重要依据和行动纲领,各部门、乡镇(街道)、各单位要认真贯彻学习,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规划目标任务的实现。本规划基期为2025年,规划期限为2026年一2030年。一、现状与形势(一)“十四五”期间取得的进展“十四五”以来,全县各党政部门严格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围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全面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强化宣传教育,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推进安全风险防控、隐患治理、依法治安、科技强安等各项措施,有效处置了各类灾害事故,确保了全县“十四五”期间安全形势的平稳可控,为贯彻落实市委“一二三”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数字、绿色、开放、健康、魅力”建设营造良好安全环境。自2018年12月28日县应急管理局挂牌成立以来,紧紧围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这条主线,牢牢抓住安全生产基本盘不放松,坚持边改革、边应急、边建设,按照危险源点辨识要全、管控要精,隐患排查要细、治理要透,应急救援准备要足、措施要准,事故调查处理要严、反思要深,应急宣传主题要明、氛围要浓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切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具体表现在:1 .事故压降成效明显。“十四五”时期,全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事故死亡率等指标均控制在省、市、县计划内,全面完成县“十四五”安全生产专项规划确定的各项目和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各项指标实现情况详见下表。表1“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主要指标进展情况指标内容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5年合计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6322215较大事故起数000000重大事故起数000000亿元国内生产总3.721.781.191.020.98/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2 .安全生产责任制逐步完善。2016年根据部门职责调整,重新修订了县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规定,制定了我县“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每年制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及有关部门,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安委会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全县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全市范围内率先将所有安委会成员单位及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范围。3 .应急体制机制初步构建。积极对接沟通,加强与编办、民政、水利等相关部门联系,2019年3月出台“三定方案”,加快人员转隶。加强调研指导,稳妥推动县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确保改革过渡期间安全稳定。根据职能变化及人员变动,及时调整安全生产委员会组成人员,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体系。主动对接过渡期消防管理、救灾、地质灾害防治、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相关工作,调整县减灾委员会组成部门和人员,落实好“五个不变”和“六个不变”的要求,确保工作不断不乱。持续推进预案编制修订,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突发事件信息管理,舆论引导更加主动有力。4 .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十四五”期间,每年印发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进一步落实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非煤矿山方面:对全县非煤矿山企业共组织检查人员及专家会诊143人次,排查并整改隐患205项。一危险化学品方面: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检查,共组织检查人员869人次,排查并整改隐患297项。一烟花爆竹方面:开展烟花爆竹联合专项检查,共组织检查人员567人次,排查并整改隐患51项,收缴非法烟花爆竹7000余件。同时购买3台数据采集器(手持机),把每批次烟花爆竹产品的条形号码段全部导入数据采集器,监管人员在日常检查中运用数据采集器识别零售店的烟花爆竹来源是否合法,有效提高了执法效率和能力。一工业企业方面:对工业企业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共组织检查企业725家次,排查并整改隐患876项。其中组织12个督查组开展粉尘防爆和有限空间专项整治督查行动,共排查出各类粉尘涉爆企业9家,涉及有限空间企业10家,检查出各类安全隐患并整改完成60起。5 .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能力不断加强。“十四五”期间,全县以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主线,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整治以及打非治违等行动。一大排查大整治方面:2016年与2017年共累计检查企业4796家次,参加检查人员9662人次,排查并已整改隐患5260项。一打非治违方面:检查督查企业12320家次,组织督查人员24701人次,打击各类非法违法、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69575起。一综合整治方面:持续推动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民用爆炸物品、水上交通及渔业船舶、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冶金、旅游、教育等重点行业(领域)结合各自工作实际,2017年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1)醇基燃料整治方面:共打击取缔非法生产、经营、储存醇基燃料作坊3家,劝诫停止使用醇基燃料餐饮企业7家。(2)粉尘涉爆和有限空间方面:共排查出各类粉尘涉爆企业9家,涉及有限空间企业10家。(3)建筑施工方面:共监督工程95个,发出责令整改通知单82份。(4)民爆物品方面:县工信局牵头开展4次联合监督检查。(5)城镇燃气方面:共检查2家企业及其下属31个供应站,发现隐患并整改84处。(6)旅游方面:共组织40多人次对全县旅游企业开展安全检查,排查隐患并整改8项。(7)道路交通方面:县交通运输局出动执法人员889人次,检查企业212家次,发现隐患68处,下发整改通知书29份并全部整改到位;县交警大队查处各类交通违法81342起,其中重点违法40874起,饮酒后驾驶139起,醉酒驾驶73起,毒驾10起,营运客车超员12起,摩托车和超标电动车超员911起。(8)消防方面: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2起并已整改销案。(9)特种设备方面: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359家次,特种设备508台次,发出特安监察指令书28份,立案5起,安全隐患全部整改到位。其他各行业领域,各主管部门也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开展了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县应急管理局创新开展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服务+监管”新机制,精准识别管控事故风险重点企业、精准跟踪治理事故隐患重点企业、精准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精准指导服务基层监管能力建设重点单位,并采取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师傅带徒弟查等方式,主动服务指导企业,提升了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水平和主体责任落实力度。6 .突发事件防范水平不断提升(1)森林防灭火方面。一是认真做好隐患排查,由县森防指抽调县应急管理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员组成三个服务指导组,从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7日,对全县14个乡镇(街道)森林防火隐患整治工作进行了服务指导。二是从严抓好火源管理。组织力量加强巡山护林和违章用火的查禁,对确需生产性用火的,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2)救灾工作。一是2025年初发放冬春救灾款13万元,计286户1037人。二是避灾点提升建设项目。2019年第二批避灾点提升建设项目共6个。2025年避灾点提升建设项目共7个。三是避灾点隐患排查工作,2025年全县320个避灾点方案中时间节点要求进行自查,发现4个村级避灾点在选址上存在安全隐患,进行重新选址并整改完成。四是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开展应急避灾转移演练,提高应急避灾能力。(3)积极推广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县应急管理局与人保财险公司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促进了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2025年全县农村住房叠加保险共投保111429户,覆盖率达99%,保障了农民利益,维护了农村稳定。7 .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1)应急队伍建设方面。县消防应急救援大队共有40多人,同时县应急管理局整合全县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将其纳入政府统一管理的应急体系范畴,成立5支社会应急救援机动队伍,分别为:非煤矿山10人(天宝矿业)、冶金企业10人(铁王和华强特钢各5人)、危化企业20人(中石化10人,药业、福兴药业各5人);燃气救援10人(新奥燃气);水上救援40人(翠屏湖20人、闽江20人,装备由安泰水路客运有限公司提供,快艇5辆、客艇1辆)。2025年组建15支应急救援队伍,其中翠屏湖应急救援队伍12人;14个乡镇(街道)各1支综合应急队伍,共290人(其中大桥镇30人,其他乡镇(街道)20人)。(2)应急物资装备。全面摸清应急管理局、水利局、粮储局、消防救援大队以及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的应急物资底数。各部门建立会商和联动机制,明确救灾物资计划、采购、调入、储存、调拨、使用等各项工作程序,厘清双方职责,强化协作配合,确保及时调拨应急物资。(3)自然灾害避灾点。全县共有320个自然灾害避灾点,其中县级4个(古二小、松吉中学、古六中、古七中)、乡镇级28个(每个乡镇各2个)、村级288个。根据县自然灾害避灾点建设实施方案,各避灾点都明确了责任人,实行专人管理,都建立健全避灾点各相关制度并都签订了应急物资采购协议。(4)应急实战演练方面。十四五期间,全县有针对性组织开展地质灾害、危化、矿山、防汛、消防及森林防灭火等各类应急演练活动519次,检验应急预案实效性和协同作战能力,提升救援水平。2019年5月18日-19日,县应急管理局举办了县水上安全应急救援培训班,各乡镇(街道)应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