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十五五”基础测绘发展规划.docx

    • 资源ID:1872561       资源大小:26.92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十五五”基础测绘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基础测绘发展规划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编制背景“十四五”期间,县基础测绘事业迅速发展,基础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完成了既定目标和主要任务,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基础测绘规划是“十五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测绘年度计划、政府有关部门审批测绘项目、实施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是落实我县“十五五”期间测绘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为保障我县基础测绘健康持续发展,满足我县“十五五”期间在当好市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坚力量的总要求,结合我县基础测绘工作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要求,制定本规划。二、规划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2017年7月1日)2 .基础测绘条例(2009年8月1日)3 .地图管理条例(2016年1月1日)4 .省测绘条例(2006年修订)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标志保护条例(2011年修订)6 .关于印发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的通知(国测规发2015)3号)7 .关于印发测绘成本费用定额及有关细则的通知(财建字2009)17号)8 .关于印发自然资源“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自然资发2019276号)9 .关于印发全国基础测绘“十五五”规划编制指南的通知(自然资办函20191914号)10 .省市县基础测绘“十五五”规划编制指南11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12 .关于切实做好2026年地理信息监管与服务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635号)13 .新时代进一步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施方案14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三、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本规划基期为2025年,规划期为2026-2030年,规划范围为县行政区划范围,是“十五五”期间我县编制基础测绘年度计划、财政投入及具体组织实施的主要依据。第二章“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县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着力抓好基础测绘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测绘基准现代化建设取得突破,基础测绘成果覆盖率及现势性不断提高、基础测绘成果应用不断拓展,数字县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顺利完成,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基础测绘在促进全县经济转型升级、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实施情况1、测绘地理信息基准现代化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完成了1980西安坐标系基础测绘成果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有效促进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全面普及应用,对满足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不断丰富根据省、市安排部署,统筹获取卫星影遥感像,实时获取优于2.5米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获取全域0.2米分辨率航摄影像约3104.16平方千米;获取主城区0.05米分辨率航摄影像约30平方千米;1:500数字线划图(DLG)测制更新30平方千米。3 .新型地理信息数据增多利用倾斜三维摄影测量技术,构建完成县主城区实景三维模型。编制完成县城区矢量电子地图和影像电子地图。4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完成“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建立成果推广应用、共建共享和更新维护长效机制,能够满足县经济社会发展对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需求,为智慧燃气、城市供水、国土空间规划、城市公共服务、垃圾分类管理等多个应用系统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在线服务,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5 .地理信息服务应用成效显著(1)为政府部门提升宏观管理、科学决策、规划建设、社会公共服务等能力奠定坚实的测绘地理信息基础,大幅度提升了基础测绘成果的应用范围和使用价值,为县垃圾焚烧发电场、城乡供水一体化、红色文化实践基地和交通路网等重点工程项目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基础地理信息资料。(2)数字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成果开展应用系统5个。在县城管局、住建局、县人民政府、港华燃气公司等多个部门对接利用,提升了管线监测、燃气安全保护、便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6 .测绘服务保障能力逐步提升目前在已备案的测绘单位7家,其中本地测绘单位3家,保证了测绘地理信息基础和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优化测绘中介服务,实现各类测绘成果共享互认,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工作开展实施。二、存在问题“十四五”期间,全县基础测绘工作成效显著,但是面对新形势,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不强现有测绘公共产品的种类仍集中在传统领域,满足公众生活多样化需求的地理信息公共产品匮乏,测绘与地理信息产品社会化应用离社会公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产品的类型和精细程度不够完善,离政府各部门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进一步拓宽。2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范围、更新频率需继续提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覆盖度不足,大比例尺地形图覆盖率、三维数据覆盖范围不够;尚未建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持续更新机制,数据采集生产模式和数据库建设方式没有转变,测绘成果现势性差,更新周期较长,严重影响测绘成果效能发挥。3 .测绘地理信息共享共建不够完善。目前测绘地理信息资源仅在少量部门之间实现了共享,尚未实现信息交换。不同部门需求的地理信息数据标准不一,阻碍了部门间地理信息访问、数据整合和共享利用,制约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推广。基础测绘成果在政府各部门的开发应用也有待深化,地理信息实时共享应用有待进一步推广,社会化服务领域有待扩展。4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数字”等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共享利用率不高;尚未形成地理空间数据在线共享模式,各部门间仍以线下按需协商共享数据为主,数据共享效率低。“地理信息孤岛”依然存在,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不足,基础测绘公共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第三章发展趋势与需求分析一、“数字政府”建设的需求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强数据有序共享、依法保护个人信息是深入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成为“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抉择。地理信息与数字政府建设密不可分,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形成即时感知、高效运行、科学决策、主动服务、智能监管的新型治理形态的重要基础与框架,是政府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政府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石。二、城乡规划和自然资源事业发展的需求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和各地自然资源部门成为新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测绘地理信息发展面临的体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体制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由过去具有独立业务、独立职责、独立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权的“事业”变为自然资源管理业务板块之一,与土地、矿产、林草等业务共同支撑自然资源部门行使“两统一”职责。基础测绘面临着既要满足新时代背景下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服务国土空间规划、不动产登记、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又要继续满足传统基础性需求。三、生态保护发展需求健全生态文明环境管控体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机制、环境治理长效机制、绿色发展促进机制,打造“一廊两屏多点“生态安全格局。自然保护地建设、生态治理、绿色矿山建设,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强化卫片执法力度,全面提升土地利用和管理水平,实行河长、湖长、林长、田长制,建立生态空间健全长效管控体系,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等多项工作均需要基础测绘提供立体时空地理信息数据。水土流失治理经验丰富,正建设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经验的推广应用需要各类基础测绘成果的支持。四、城市发展及乡村振兴的需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一城两区建设。县正大力实施“一城两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战略,持续推进汀州古城、北部新区、南部新区建设。加强交通网络建设。围绕构建便捷交通运输网络体系,新增长勇铁路建设,加快实施国道G534线城关过境段(新桥任屋至策武南坑)公路、国道G319线黄馆至古城(闽赣界)公路、国道G319线河田至黄馆段、国道G319线中复集镇过境段公路、省道S221线河梁至策武段公路、省道S221线新桥至城关段改扩建等工程项目建设,努力构建闽西快捷交通网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巩固提升最美休闲乡村创建成果,完成全县镇域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持续提升乡村建筑风貌。利用基础测绘成果为乡村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地资源、林业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交通设施等情况画出精准的数据“肖像”。利用这份数据“肖像”,帮助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乡村地区发展潜力。提高社区居住环境。持续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巩固提升社区管理服务,完成全县社区布局规划,持续提升社区管理水平。利用基础测绘成果为社区的管理、资源、交通设施等情况提供精准的服务。充分提高社区管理能力。以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无一不需要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保障支撑。五、弘扬传承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的需求亦称汀州府,是客家人聚居的第一座府治城市,被誉为“世界客家首府二还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中国烹饪协会首个颁布的中国客家菜之乡(2004年),也是中央苏区汀州市所在地、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省人民政府新时代进一步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对全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统筹谋划、精准施策,研究支持弘扬传承红色文化系列举措,并明确了任务清单。基础测绘在客家文化交流基地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名镇名村保护利用、发掘长征出发地红色文化资源等方面将发挥重要底图作用。第四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国内国际形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经济建设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和新时代多彩建设,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打造生态文明县域样板,建设富美汀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篇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全国基础测绘“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等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机构改革后测绘地理信息新形势、新环境和新要求。二、基本原则L围绕需求,坚持原则准确把握新时期县战略定位,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需求,保障重点、兼顾储备,创新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提高地理信息供给能力,实现按需测绘、精准服务,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优质服务和支撑保障能力。2 .承前启后,统一原则认真梳理总结县“十四五”期间基础测绘取得的成果,深入研究“十五五”期间基础测绘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确保“十五五”发展思路既保持连续性,又体现创新性。3 .统一协调,谋划发展既要使基础测绘工作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也要将基础测绘放在自然资源管理整体业务中统一谋划,既注重基础测绘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又注重与自然资源其他业务工作的衔接与协调。4 .开放共享,保障安全完善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府部门间地理信息实时共享。完善地理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妥善处理成果安全与开发利用的关系,鼓励和包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推动地理

    注意事项

    本文(“十五五”基础测绘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