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前m“十五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县的卫生计生事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编制和实施县“十五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为规划),对于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群众健康权益,促进人口发展和民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规划立足实际,根据市“十五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五”规划经纲要等相关规划组织编制,以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重要依据,提出“十五五”卫生计生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指导县卫生计生“十五五”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基期为2025年,规划期为2026年-2030年。一、发展现状(一)发展成就“十四五”期间,我县卫生计生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规划中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整合优化卫生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落实人口计生目标管理,卫生计生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各项发展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县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为807%o;每千人病床数达到4.42张;每千人医生数达到L51人;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3%o;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204.32/10万。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启动实施。一是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成所有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并在村级卫生所中全面推行。二是建立完善绩效工资发放制度。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绩效工资政策,保证基层卫技人员工资不低于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平均水平,建立健全多渠道补偿机制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兑现办法。三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全面完成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核定和管理工作,共核定23家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665个编制,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通过竞聘上岗实聘407人,分流未聘人员28人,考核聘用编外卫技人员14名。四是有序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制定出台关于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县公立医院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县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政策调整方案和县公立医院改革补助办法等相关文件,扎实抓好医疗服务价格、财政补偿、医保报销“三合一”改革,自医改以来,县级公立医院药品收入、次均费用等与“十一五”期间水平相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至2025年底,县级公立医院药占比降至38.96%;住院次均费用降至3923.73元;门诊次均费用下降至168.9元;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降至7.74天;年门(急)诊人次数升至361535人次。2、医疗卫生惠民工程扎实推进。一是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25年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90元,年最高补偿封顶线增加到10万元,全县参合农民达483282人,参合率达99.99%,“十四五”期间累计共补偿6亿多元。二是持续提升县级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投入3.32亿元,完成县医新院一期建设并整体搬迁投入使用,完成县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和一都、蓬壶、湖洋3家中心卫生院及下洋、坑仔口、玉斗、锦斗、石鼓、帖山、东关、外山、吾峰等9家卫生院提级改造建设,全县病床位达2029张;投入200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县乡两级医疗机构仪器设备配套建设。三是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至40元,全县建立居民健康电子档案420467份,建档率92.88%o四是如期完成村级卫生所标准化建设。至2012年底,共有217所村卫生所基本达到省级标准,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3、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加大招聘力度。通过简化招聘程序、公开招考和公开招聘,引进医学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各急需人才的专业岗位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单位用人紧张压力。“十四五”期间,公开招考聘用卫技人才248人,公开招聘引进本科及以上卫生技术人才56名、本科特岗执业医师5名,委托培养基层临床医学(定向)专科毕业生19名,全县卫生技术人员达1843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85人。二是强化素质培养。共选派286人次到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各类进修培训;选送104名基层卫技人员参加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全科医师骨干培训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名医工程,通过专业进修、课题研究,创造特色科室等方法,培养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三是健全城市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县医院与市附属一院全面建立协作关系,落实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的对口帮扶关系。4、公共卫生工作深入开展。一是有效防控重大疾病。规范有序地防控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HlNl疫情、登革热、手足口病等重点传染病,全县常规免疫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未有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二是不断巩固提升创卫成果。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7.04%,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我县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和省爱卫会复审,连续四届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称号。三是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全县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52%0o四是完善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投入500多万元,完成县120急救中心和5个基层急救站设置,形成以县120急救中心为龙头、各120急救站为基础、各乡镇卫生院为网点的院前急救应急网络体系。五是强化卫生监督管理和行政审批服务。共检查各类监督对象10881家次,发出整改意见书7288份,立案查处134件,执行罚没款26万多元。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实现提速增效,共办结行政审批事项5021件。5、计生服务管理进一步落实。一是提升计生依法行政水平。创新实行计生阳光政务、诚信建设、法律服务、依法征收、群众满意“依法行政五大工程”,稳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有效地综合整治出生性别比,全县“两非”案件共结案172件。二是完善利益导向机制。逐步提高计生优待标准,关爱女孩“五项工程”共帮扶178914人次,投入资金3409.07万元。加大特殊家庭救助力度,对140人次发放特别扶助金147.84万元,发放一次性慰问金28.4万元、惠及特殊家庭37户。全县累计筹集生育关怀基金达3606.92万元。三是落实管理责任制。共有10个(次)乡镇被列入市级计生重点管理。6、中医药事业发展有新进展。一是进一步完善县中医院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提档升级,晋升为二级甲等专科医院。二是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县、乡、村三级均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三是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现有全国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优势重点专科1个、省级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3个。四是加强中医药传承。周来兴被确定为省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承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带徒4人,建设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7、统筹推进卫计事业全面发展。卫计系统纠风、精神文明、党的建设统筹推进、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逐步提高。我县获得全国幸福工程爱心集体、全省无偿献血先进县、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县三等奖等殊荣;县卫计局荣获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大羽村被中国计生协会评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二)面临形势“十五五”期间,是我县卫生计生事业改革的攻坚期和发展的关键期,卫生计生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1、形势与挑战(1)社会经济发展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3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任务,要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对“十五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向纵深推进,影响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问题更加突出和复杂,医改任务将更加艰巨繁重。(2)城镇化、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及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对医疗卫生服务提出新需求。一是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人口集聚进一步加快,小城镇以及卫生资源短缺(薄弱)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资源布局和结构调整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二是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快,老年人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需求将日益增长,康复、老年护理等薄弱环节问题将更为凸显;三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出生人口数量增加,妇产、儿科、生殖保健等相关医疗服务的供需矛盾也将更加突出。四是疾病谱发生较大变化,慢性病已成为主要疾病负担,新发传染病以及传统传染病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这就要求医疗卫生部门要转变服务模式和调整服务结构,从单纯的疾病诊治转向综合性的健康干预和健康管理,推动形成以维护人民健康权益为中心的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分工协作格局,发展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中西医并重的健康服务体系。(3)“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健康服务模式转变提供新机遇。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快速发展,为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手段的革新提供了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抓住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互联网+医疗卫生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方式的转变。2、问题与困难我县卫生计生事业虽保持较快发展,但由于我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础相对薄弱,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仍较为突出。(1)财政投入不足。县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虽每年都有所增加,但一些配套建设和设备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整体医疗服务能力还难以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2)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全县卫生技术人员缺编严重,缺编数达300多人,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少,出现中层技术人员断层,招人难及留人难等问题。(3)医疗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科研的氛围不浓,重点专科、专业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成效不够凸显,整体医技水平在全市各县市区中仍属偏低。(4)出生性别比欠平衡。出生性别比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值,特别是由于基层基础比较薄弱,发展不平衡,人口计生工作压力较大,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仍然还有艰巨性和长期性。(5)医疗服务环境有待改善。当前,我县医疗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医疗服务持续发展。群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率有待提高,医患纠纷处置机制尚待完善。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执行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人口均衡稳定发展、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的“两稳”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为取向,进一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着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人民满意的新型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体系,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提供坚实的健康服务保障。(二)基本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医疗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2、坚持立足县情,建立有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准确把握我县医药卫生发展现状和主要矛盾;坚持卫生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建立符合县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3、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与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4、坚持统筹兼顾,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统筹制定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