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
资源ID:1872528
资源大小:30.61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十五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专项规划.docx
“十五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县“十五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依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市“十五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和省“十五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重点阐述“十五五”时期(20262030)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重大政策措施和重点建设项目,是未来五年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第一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十五五”时期是我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五年。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作用,为建设有温度的幸福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作出积极贡献。第一节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人社精准扶贫,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为“十五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稳定和扩大就业成效明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放在突出位置,出台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十二条措施、支持企业复工稳岗等系列政策,统筹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建立规模裁员和失业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控失业风险。我县就业局势总体保持稳定。“十四五”期间,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98人,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790人,帮助1052名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每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省下达的控制指标内。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会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至“十四五”末,全县城镇职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1.9万人,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46万人、2.32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高于90%的预期目标。稳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我县企业和机关事业退休人员同步调整养老金,全县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从2015年2121.85元提高到2025年的2608.34元,提高了25.93%;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金标准逐步从2015年的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2025年的每人每月155元,比省定标准高25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落实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建立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工伤职工定期待遇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提高。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推动建设重点产业人才和外出乡贤人才地图,至2025年底,共引进省高层次人才(ABC类)6人、工科类青年专业人才2人,设立县级人才驿站2个;拥有2家省级专家服务基地。专业技术人才方面,改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模式,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至2025年底,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5168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889人。技能人才方面,高技能人才194人,创建2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不断规范,推进事业单位职称“能上能下”动态管理改革,破解事业单位“已评未聘”、能上不能下等问题。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初级专业技术职称考核认定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全面实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政策,积极对接事业发展需求,采取统一公开招聘、考核招聘、校园招聘、专项招聘等多种公开招聘方式为我县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十四五”期间,全县共通过公开招聘补充工作人员639人。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工作,坚持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发挥表彰奖励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初步形成。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工资指导线等宏观管理制度不断健全,3次提高我县最低工资标准,从2015年1130元/月提高到2025年1420元/月,提高了25.66%o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逐步建立,出台深化市管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见及各项配套文件。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和离休人员离休费调整工作,完善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政策规定,持续推动“1+X”津补贴和绩效工资专项督查,进一步规范津贴补贴发放秩序。一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持续推进和谐劳动关系活动创建,出台我县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施意见,积极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无欠薪项目部”覆盖所有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根治欠薪工作总体平稳有序。建立仲裁院,全部乡镇建立了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十四五”期间,全县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率动态保持在95%、80%以上,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03件。人社公共服务能力持续增强。至2025年底,全县基层平台实体建设已覆盖到乡镇。全面完成金保工程二期建设,社保卡率先在全国推出电子社保卡购药、率先在全省推出扫码“社保电子证明”等,多项功能应用全国、全省领先,先后获得6个省部级以上工作试点,亮相全国人社信息化创新应用展和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入,“互联网+人社”建设取得成效,推出人力资源超市网上平台、“五险”申报网上平台、社保补贴掌上申领系统,劳动人事争议“e仲裁”,群众办事更便捷。人社精准扶贫行动成效凸显。重抓人社精准扶贫,“十四五”期间,建成11个扶贫基地(车间、加工点),全县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6019人,就业率100%,培训贫困劳动力3580人。2019年1月起,全县实现政府按100%比例全额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含未脱贫和已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代缴最低标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改革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持续向好,社会保障平稳有序,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在建设有温度的幸福上有着扎实的发展基础,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要看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就业总量压力不容忽视,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人才队伍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有待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新业态发展给协调劳动关系提出了新挑战;人社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尚有差距。面对发展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二节指导思想“十五五”时期,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部署,围绕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行更积极更开放的人才政策,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提供更均等更优质的人社公共服务,促进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整体跃升。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推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政治保证。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为本。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强化宗旨意识,牢记为民情怀,把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深刻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机遇和挑战,把握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保障制度,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各项制度贯彻落实。坚持依法行政促进公平。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合理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第三节主要目标“十五五”时期,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主要目标: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就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就业质量稳步提升,就业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劳动者技能素质不断提升,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十五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4000人以上,促进失业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其中农民工参加培训1万人次。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建立更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金安全持续加强。“十五五”期末,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工伤保险参保3.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4万人。人才队伍持续发展壮大。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提高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形成与高质量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工作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人才队伍,全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总量分别达到5500人、200Ao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职称制度改革,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坚持实施岗位聘用“能上能下”动态管理制度。健全完善表彰管理制度体系,在全社会营造尊崇模范、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新增取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人数500人;新增取得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00OO人次。工资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积极推进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建设,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分配激励政策。一劳动关系更加和谐更加稳定。全面提升劳动关系治理水平,健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机制,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建设,完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仲裁结案率不低于60%、90%,健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机制,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不低于96%,推动形成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人社系统能力建设全面加强。人社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服务场所明显改善、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社会保障卡实现全覆盖,电子社保卡人口覆盖率不低于68%,人民群众能享受到更加规范、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第二章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为重点,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就业政策协同机制,坚持扩大就业和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防范失业风险,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保持就业局势稳定。第一节健全就业政策体系始终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加强就业政策与财税、产业、外贸、社保等政策的相互衔接,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扩大良性互动。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强政策梳理评估,及时发现政策落实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促进就业政策应出尽出,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加强各类群体就业政策的协调,逐步实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