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县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精选(5篇).docx
2025年县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近年来,XX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将基层减负作为中心工作高位谋划、高标推进、高效落实,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广大基层干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到抓好工作落实上,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县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严格控制督查考核。一是加强计划管理和备案管理。严格执行督查调研考核计划管理和报备制度,对县政府系统各单位的督查检查考核计划进行全面专项清理、备案审查和监督落实严格把关。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及调查研究计划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调研频次。今年一季度,共开展督查考核XX次,比去年同期减少XX%。二是务求督查实效。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督查检查,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促各相关单位开展自查自评,逐步转变对基层的考核方式,除了必要的工作档案,不要求事事留痕、处处留痕,做到督办检查考核向实绩倾斜。三是提高督查考核工作效率。建立健全重点工作任务督办清单管理制度,通过利用大数据、微信提示等信息化手段提高督查效率和督办实效。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及时高效办理网民在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和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版”平台给领导的留言。今年一季度,县政府系统共完成办理网民留言案件XX件。(二)提高文件制发质效。一是精简发文数量。县政府本级及各县直部门分别制定年度发文计划,实行贯彻发文制度,定期通报提醒各县级分管领导发文情况。适时对县政府各部门发文情况进行抽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加强指导、督促整改和约谈提醒,确保文件精简不反弹。今年一季度,共制发文件XX份,比去年同期减少XX乐二是提高公文运转效率。为切实提高公文制发质量和运行效率,县政府办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公文(发文)运转效率的通知,确保真正把精文减会各项规定要求落实落细。(三)加强会议统筹管理。一是严格执行会议审批程序。对年初各部门本年度会议召开计划情况进行统计,年度会议减负指标要求刚性完成。今年一季度,共召开会议XX场次,与去年同期持平。以县政府名义召开的或邀请县政府领导参加的会议,要求主办单位须提前向县政府请示,批准后方可具体实施落实。所有会议尽量精简参会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要求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部门一把手参会。二是充分发挥会议统筹职能。统筹将参会范围相似、时间相近的会议采用连开、套开、合并等形式召开。对参会范围与县政府常务会会议参会范围相似的,可通过县政府常务会议进行讨论部署的相关工作,建议各部门不再组织专题会议,统筹以县政府常务会议形式召开。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基层“疲于参会”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省上开到县一级的视频会议,要求乡镇、部门参加,待市级再次召开同类型的会议时,乡镇、部门还需参会。二是督查检查考核仍需规范。比如,一些单位开展督查检查考核工作,执行年度计划和备案制度不严格,主动报备的意识不强,存在未报备或事后报备的现象。三是突击式征求意见建议现象偶有发生。比如,市直个别部门周五发函要求周一反馈,缺乏合理的时限要求。三、意见建议(一)特续推进精文减会。加大对统计口径外文件会议的精筒力度,执行计划管理、市批报备和一事一报制度,临时开展的事项即开即报,加强对视频会议层层套开、随意以议事协调机构名义召开会议、多头参会和小会繁多等问题的整治,发挥基层减负动态监测点的跟踪监管作用,对发文开会数量超标等问题及时预警提醒。严格执行中办规范地方党委政策性文件制定工作规定要求,强化对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监督,规范配套制发文件,确保文件严谨规范、质量过硬、务实管用。(二)严格规范督查检查。持续改进考核方式,修正考核标准,从严执行中央关于督检考事项有关规定要求,建立督检考计划事项牵头部门联络员制度,定期跟踪计划执行情况,加强对督查检查考核和备案事项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通过点对点督办提醒等方式,提高督查考核实效。注重对行业系统内业务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统筹管理,严控总量频次,进行规范合并,防止一哄而上、集中扎堆、多头考核。(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开展调研,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群众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上来,多到问题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多采用“四不两直”和“明察暗访”等方式,看“原生态”“真面目”。同时,坚持目标导向,若非必要不进行实地调研,建议灵活采取书面督查调研等方式,力求把情况摸透、把原因找准、把对策提实,切实制定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四)压紧靠实工作责任。强化系统思维,推动从体制机制和源头上为基层减负,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统筹协调、联系沟通和督促落实,扎实做好精文减会、督检考、调查研究事项,注重对日常监督、专项检查、巡视巡察、审计统计等发现问题的研判分析,防止反复整改、重复整改,督促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上级关于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部署要求,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建言献策,时刻绷紧精文减会之弦,合力推动基层减负各项制度措施落实落细。2025年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部署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成效一是强化“精减”措施。每年年初针对文山会海问题制定“瘦身计划”,将干部、党建、人才等领域的工作尽量合并发文,减少普发性文件,非必要文件一律不发。2022年,单位文件下发数量减少50%,2023年进一步减少至45%。对于内容相似、时间接近或参会人员重叠的会议,尽量合并召开或交叉召开,能不开的会议一律取消。2022年会议数量削减40%,2023年追加减少至35%0大力提倡深入基层的蹲点调研,开展具体问题的精准研究,全年度实施“一线探访”活动累计达200余次,坚决杜绝“痕迹主义”。在进行综合性督查检查时,同类事项合并检查,能够合并检查的项目一律合并,不必要的检查一律减少。2022年检查次数减少30%,2023年减少25%o二是强化“减负”措施。积极推行“清单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边界,有效避免工作重复和推诿扯皮现象。制定基层工作减负清单,详细列出需减少的各类报表、台账、材料等事项,确保基层干部能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具体数据显示,2022年减少各类报表、台账和材料数量达60种,2023年再减少至50种以下。加强对基层魂负工作的督查指导,定期听取基层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优化减负措施,确保减负工作取得实效。通过定期组织基层座谈会和反馈会,2022年收集到反馈意见200余条,2023年则增至250条。三是强化“激励”措施。着重激发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通过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勇于创新。实施“一线工作法”,要求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2022年,开展一级调研活动共计100次,2023年增加至120次。大力提升基层干部培训力度,2022年举办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人次达800人次,2023年则增至35期,培训人次突破100O人次。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基层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四是强化“监督”措施。为确保臧负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建立了严格的监督问责机制。设立了基层减负工作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2022年收到举报及意见反馈50次,2023年增至70次。对于发现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坚决予以查处和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2022年查处形式主义问题10起,通报批评5起,2023年查处项目增加至15起,通报批评8起。加强对缄负工作成效的评估考核,将减负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各项减负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二、存在问题一是“痕迹主义”依然盛行。据基层反映,督查检查工作过于注重“问题”和“问责”导向,往往“重痕不重绩”的现象尤为突出。检查组在开展督查检查时,总是带着“显微镜”和“放大镜”,仅限于“发现问题”,而对协调帮扶和提供指导的服务意识则明显不足。督查检查偏重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每项工作必须进行摄影、记录、建账等操作,形成了重留痕、轻实绩的检查考核常态。某乡镇反映,为更好地迎接检查,经常在多个议题的会议期间频繁更换会标,目的仅为拍照留存佐证。据统计,该乡镇在过去一年中,有近25次会议因拍照需求而更换会标,增加了大量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二是“形式主义”依然根深蒂固。在日常工作中,文山会海现象愈演愈烈,文件层层转发,会议接连不断,实际解决问题的成效却甚微。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召开会议、发布文件,逐渐偏离了实干方向,追求表面上的忙碌与“政绩”。这种风气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行政资源,还导致一些亚需关注与解决的问题被忽视或延误。据不完全统计,某市过去一年共举办了超过200场各级会议,且会议内容大部分重复,实质性解决的问题寥蓼无几,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三、下步工作打算针对当前存在的“痕迹主义”与“形式主义”问题,将进一步深化整治力度,细化工作举措,确保基层域负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以下是下步工作的具体打算:(一)加强思想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组织各级干部深入学习上级关于整治形式主义的相关文件和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整治此类问题的必要性。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和正确的工作观。我们计划在未来半年内至少举办15场专题学习活动,确保覆盖到所有基层干部。(二)优化制度建设,夯实治理基础。修订和完善文件审批、会议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文件和会议。建立文件会议事前评估机制,对于拟发文件和拟召开的会议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其必要性和实际效果。力求减少20%以上的文件和会议数量,真正做到精简高效。(三)强化督促检有,确保执行有力。一是提升督查深度。设立专项监督小组,对全区域内存在的形式主义现象进行全面巡查,重点核实文件会议精简以及基层负担减轻情况。发现问题后快速通报,并督促限时整改。二是拓宽反馈管道。进一步丰富基层反债机制,设立基层减负建议窗口和专线电话,鼓励基层干部及群众积极提出意见。对收集的问题认真分类整理,快速研究应对措施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四)重视激励支持,激发干部活力。一是完善激励体系。对在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推动基层减负任务中表现卓越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将减负工作成果与干部选拔、评先评优等挂钩,激发干部热情。二是加强关心关爱。密切关注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状况,完善谈心谈话机制。定期开展干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干部缓解工作压力。积极为基层干部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营造温馨的工作环境。2025年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自查自纠情况的报告按照省、市、区委关于开展“四察四治”专项行动,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统一部署要求,县政府党组高度重视,结合工作实际精心谋划、扎实推进,针对重点领域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自查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深化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有力开展四察四治专项行动(一)迅速学习传达,全面安排部署。在县政府党组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及时传达省、市、区纪委关于开展“四察四治”专项行动的通知、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了对开展“四察四治”专项行动重要意义的思想认识,增强了贯彻落实自查整改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由*同志负总责,对县政府党组开展“四察四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组织县政府系统全面开展自杳整改,明确了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具体要求,保障了自查整改工作顺利推进、扎实开展。(二)立足工作实际,主动查摆问题。认真查摆问题,狠抓整改落实。通过书面方式,广泛征求了区委、区人大、区政协、区纪委监委及相关部门、乡镇、社区等各方面的意见建议,结合自查和工作实际,针对察政治要件落实,治阳奉阴违;察中央部署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