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教师例会上的发言:聚焦5大要点推动教育新发展.docx
-
资源ID:1869493
资源大小:12.75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校长在教师例会上的发言:聚焦5大要点推动教育新发展.docx
校长在教师例会上的发言:聚焦5大要点,推动教育新发展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刚才,副校长对上周工作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总结,同时也为我们本周的工作绘制了清晰的蓝图,做出了详尽的安排,在此,我向副校长以及每一位为学校辛勤付出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接下来,我想从几个关键方面,与大家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探讨。一、安全教育:常抓不懈,守护成长“安全无小事,责任重如山。”尽管副校长刚刚已就安全工作进行了深入阐述,但安全问题关乎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实在是重中之重,容不得半点马虎,所以我仍要着重强调。随着清明节的悄然离去,天气逐渐炎热起来,我们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也需顺势做出相应调整。(一)防溺水教育:预防为主,生命至上溺水事故往往在不经意间发生,给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伤痛。我们要将防溺水教育落实到每一天,每日务必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提醒,真正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案例分析、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溺水的危险。比如,我们可以讲述一些身边发生的真实溺水案例,让学生明白危险就在身边,从而提高他们的自我防范意识,切实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二)防性侵教育:消除顾虑,筑牢防线在防性侵教育方面,我们绝不能有怕麻烦、难为情的心理。要严格落实对学生的防性侵教育工作,积极与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学校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来校开展讲座,为学生普及防性侵的基本知识,教导他们如何识别危险、保护自己。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坦诚的沟通,让孩子知道在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应对,提升自我防范能力。(三)交通安全教育:遵守规则,平安出行交通安全同样不容忽视。我们要持续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督促学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上下学时段,安排教师在校门口及周边路段进行交通疏导,引导学生文明出行。同时,通过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绘制交通安全手抄报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交通规则的理解和记忆,保障他们的出行安全。(四)防欺凌教育:关注动态,营造和谐防欺凌教育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从学生的日常言行中发现潜在的欺凌问题。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友善意识和包容精神。一旦发现欺凌行为,要及时介入处理,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五)心理安全教育:教师先行,引领学生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是开展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基础。正如古人云:“己不正,焉能正人。”只有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和自己的子女树立心理健康意识,筑牢心理安全防线。当前,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极为突出的安全问题。就像高中实行“双休”制度、初中非寄宿制学校取消晚自习,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受到了巨大影响。表面上看,这些政策针对的是高中生和初中生,但实际上,对小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学生进入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才开始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及自主学习等良好习惯,往往为时已晚。一旦离开教师的监督管理,学生缺乏自觉性的问题就会凸显出来。因此,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开始,我们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着力培养学生及自己子女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只有学生具备自学、自育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得更远。二、体育运动: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老师们,近期大家热议的话题之一是,经常参与运动的人群,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缺乏运动或不运动的人群。有经验的老师也能观察到,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通常拥有较高质量的心理健康状态。“生命在于运动。”科学研究表明,持续、规律的体育运动能够促使人体分泌更多的多巴胺,这种物质能够有效改善情绪,使人心情愉悦,进而远离心理疾病。在学校里,我们要大力开展体育运动,为学生创造更多参与运动的机会。除了常规的体育课,还可以组织各类体育社团、运动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不过,在此特别强调,学校严禁任何私自购买“表演服”“锻炼服”“比赛服”等行为。在合适的时机,学校将通过依据相关要求统一订购校服,以确保学校管理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三、纪律法规:严守底线,树立师德(一)坚守行为底线全体教师务必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纪律红线坚决不能触碰,对于明确禁止的行为,绝不能涉足。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于教育事业。(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严格遵守上下班时间,这是对工作的基本尊重。坚决杜绝违规补课行为,我们要把精力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校里得到充分的教育和培养。严禁酒后驾车,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更是对他人生命安全的尊重。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得到我们的关爱和尊重。严禁参与打牌赌博等不良活动,树立教师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我们要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常规工作,认真备课、精心授课、及时批改作业,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高度重视正确的舆论宣传引导,在信息时代,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认真上好思政课,切实落实课程思政工作要求,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习惯培养:塑造品格,受益终身“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馈赠给学生的终身财富。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让他们懂得合理饮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教导学生正确的走路姿势,不仅能展现良好的精神风貌,还有利于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讲卫生的生活习惯,勤洗手、勤换衣,预防疾病的传播。鼓励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运动习惯,拥有健康的体魄。将阅读与写作作为重要学习方式的习惯,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做家务的习惯,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懂得感恩。引导学生养成亲近大自然的习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五、教育观念转变:拥抱科技,与时俱进清华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钱颖一认为:“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这一观点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紧迫性。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人工智能引入校园,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教育领域的学习内容、模式和规则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在推进人工智能进校园这一工作上,我们与大多数发达地区的学校几乎处于同一起跑线,这是我们的机遇,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把握机遇。根据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到2030年,中小学教育将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今年下半年,国家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同时,北京市将建设100所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面对这一发展趋势,我们不能再持观望态度,必须积极行动起来。然而,我们也应保持清醒的认识,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人始终是教育的核心与目的,人工智能仅仅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源、手段和工具。学校已制定了2025年春季学期AI赋能教育,智启当下课堂工作方案。在实践过程中,我们秉持“先开枪再瞄准”的策略,很多时候,先行一步就能占据主动,步步领先。为此,学校组建了多个专项“突击小组”,每个小组都承担着明确的任务,深入探究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包括人工智能能够为我们做什么、常用的人工智能软件有哪些、各类常用人工智能工具的优势与局限等,以切实提高工作成效。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关键。希望全体教师能够积极转变思维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切勿成为时代的落伍者,更不能成为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人。老师们,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耕耘。让我们携手共进,在安全的基石上,通过体育运动强健学生体魄,以纪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拥抱教育新变革,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今天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