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空调系统运行能效与节能量测量装置的检验、实际运行制冷(热)量和耗电量计算方法.docx
-
资源ID:186812
资源大小:122.6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多联机空调系统运行能效与节能量测量装置的检验、实际运行制冷(热)量和耗电量计算方法.docx
附录A测量装置的检验A.1运行工况A.1.1多联机空调系统应在表A.1.1所规定的稳态制冷工况下运行时对其运行能效及节能量检测装置的测量准确度进行检验。稳态制冷工况应符合国家标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ZT17758-2010表C.2的要求。【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对测量装置进行检脸时的稳态制冷工况及测量要求。表A.1.I稳态制冷工况测量项目制冷能力标定工况测量内容测量工况选项室内侧室外侧干球湿球干球湿球制冷运行制冷性能名义27193524额定制冷量输入功率中间额定中间制冷量输入功率最小最小制冷量输入功率*低温制冷名义271929额定制冷量输入功率Ob中间额定中间制冷量输入功率Ob最小最小制冷量输入功率Ob注:“”表示必须进行此项实验,表示选择性实验。a用作测量装置的精度标定的机组名义制冷量小于7kW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b若选做该试验,该工况下机组制冷能力运行模式应按照对应的制冷性能工况机组制冷能力运行模式。A.1.2多联机空调系统应在表A.1.2规定的稳态制热工况下运行时对其运行能效及节能量检测装置的测量准确度进行检验。稳态制热工况应符合国家标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ZT17758-2010中附录C中表C.2的要求。【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对测量装置进行检验时的稳态制热工况及测量要求。表A.1.2稳态制热工况测量项目制热能力标定工况C测量内容测量工况选项室内侧室外侧干球湿球干球湿球制热运行额定制热b名义2076额定制热量输入功率中间额定中间制热量输入功率最小最小制热量输入功率低温制热最大20<1521最大制热量输入功率名义额定制热量Ob输入功率中间额定中间制热量Ob输入功率最小最小制热量Ob输入功率超低温制热C最大2015-7-8最大制热量Ob输入功率名义额定制热量Ob输入功率中间额定中间制热量Ob输入功率最小最小制热量Ob输入功率注:表示必须进行此项实验,“CT表示选择性实验。a用作测量装置的精度标定的机组名义制冷量小于7kW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b若选做该试验,该工况下机组制冷能力运行模式应按照对应的制冷性能工况机组制冷能力运行模式。A.1.3多联机空调系统应在表A.1.3所规定的连续制冷工况下对其运行能效及节能量检测装置的测量准确度进行检验。应依次进行下列连续制冷运行工况运行:最小负荷制冷工况,名义制冷工况和高温制冷工况。在每个连续制冷运行工况下,依次进行下列制冷能力运行:名义制冷能力,中间制冷能力和最小制冷能力,在每个制冷能力下运行持续时间不少于30mio由于实际气象条件下,多联机多数时间处于动态工况下连续运行,故对测量装置的检验应同时考核机组在稳态工况运行时的测量精度,以及机组在包含动态工况下连续运行过程的测量精度,以保障测量装置的准确性。在连续运行工况下,为对连续运行的工况作统一要求,同时考虑到始差实验室调控室内外工况的时间及经济成本,要求连续制冷运行工况切换顺序按“最小负荷制冷T额定制冷T高温制冷”顺序调节,且在每个工况下,制冷能力调节顺序为“名义制冷T中间制冷量T最小制冷量权衡验证效果及检验成本,每个工况持续时间应不少于30min。表A.1.3连续制冷工况测量项目制冷能力标定工况4C测量内容测量工况选项室内侧室外侧干球湿球干球湿球制冷变工况运行高温制冷名义271943一额定制冷量输入功率中间中间制冷量输入功率最小最小制冷量输入功率名义制冷名义271935额定制冷量输入功率中间中间制冷量输入功率最小最小制冷量输入功率最小负荷制冷名义271921额定制冷量输入功率中间中间制冷量输入功率最小最小制冷量输入功率注:“”表示必须进行此项实验。a用作测量装置的精度标定的机组名义制冷量小于7kW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A.1.4多联机空调系统应在表A.I.4所规定的连续制热工况下运行时对其运行能效及节能量检测装置的测量准确度进行检验。连续制热运行工况切换顺序为:最小负荷制热一额定制热f高温制热,且在每个工况下,制热能力调节顺序为:名义制热量f中间制热量最小制热量,每个工况持续时间不少于30min)【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对测量装置进行检验时的连续运行制热工况及测量要求。表A.1.4连续制热工况测量项目制热能力标定工况C测量内容测量工况选项室内侧室外侧干球湿球干球湿球制热变工况运行最大负荷制热名义20152115额定制冷量输入功率中间中间制冷量输入功率最小最小制冷量输入功率u额定制热名义201576额定制冷量输入功率中间中间制冷量输入功率最小最小制冷量输入功率除霜制热名义201521额定制冷量输入功率中间中间制冷量输入功率最小最小制冷量输入功率低温制热名义2015-12-13.5额定制冷量输入功率中间中间制冷量输入功率最小最小制冷量输入功率注:“”表示必须进行此项实验。i*用作测量装置的精度标定的机组名义制冷量小于7kW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A.L5按照表A.1.4规定的连续制热运行工况进行标定时,测量过程中应至少包含一个满足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GBZT18837-2015第C.6条要求的完整除霜循环。A.2测量误差计算A.2.1测量装置测得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稳态工况点的耗电量最大相对误差,w,应按下式计算:JmaX=maxA.2.2测量装置测得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连续测量时段内的耗电量相对误差pxttm,应按下式计算:九":一'"MxlOO%(A.2.2-1)rsycum式中,连续测量时段内的耗电量尸UWM,应按下式计算:N(×r)P,cum=3.6×106(A22-2)A.2.3测量装置测得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稳态工况点的制冷(热)量最大相对误差而应按下式计算:¾,n=x与 QJXloo%(A.2.3)A.2.4测量装置测得的多联机空调系统在连续测量时段内的制冷(热)量相对误差Q.cum,应按下式计算:J怨&"11。%(A.2.4-1)Ys,cum式中,连续测量时段内的制冷(热)量Q:应按下式计算:N(×r)2。片号向F22)【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测量装置的误差计算方法。为保证多联机空调实际运行能效比、节能量的检测准确性,对测量装置的检脸应包含对稳态工况点、连续测量时段内的耗电量、制冷(热)量最大相对误差的校脸。A.3测量精度要求A.3.1应按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GB/T18837-2015第6.4条的要求对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进行标定。A.3.2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应符合表A.3.2的要求。表A.3.2测量装置测量精度要求标定工况评价指标精度要求稔态制冷(热)运行稳态工况点的耗电量最大相对误差pjnax2.0%稳态工况点的制冷(热)量最大相对误差诙.”皿20%连续制冷(热)运行连续测量时段内耗电量相对误差加En2.0%连续测量时段内制冷(热)量累计相对误差AQam制冷,15%制热,20%【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测量装置的精度要求。为保证多联机空调实际运行能效比、节能量的检测准确性,测量装置对耗电量的测量最大相对误差应满足2.0%的精度要求;对稳态工况点的制冷(热)量的测量最大相对误差应满足20%的精度要求:由于连续制热运行过程中,多联机系统周期性运行除霜模式、可能运行中间喷射循环等因素,故能量平衡法对制冷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较制热量更小,因此,连续测量时段内制冷量累计相对误差要求在15%以内,连续测量时段内制冷量累计相对误差要求在20%以内。附录B多联机空调系统实际运行制冷(热)量和耗电量计算方法1.1.1 运行制冷(热)量计算方法8.1.1 当吸气过热度3北“CM>5,且等端压缩效率SemVO.8时,应采用压缩机能量平衡法(CEC法)计算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热)量。当吸气过热度57;“CaW5,或等燧压缩效率小208时,应采用容积效率法(CVE法)计算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热)量。Wg及植M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suc,sh=T1-Tual(B.I-D%is-九小二十丁(B122)注:等嫡压缩过程对应的制冷剂排气始值历田由压缩机排气压力和吸气篇值联合计算得到。气液分离器制冷剂进口温度A(或气液分离器制冷剂进口温度)、压缩机排气管温度73(或油分离器出口温度)及室外机换热器制冷剂进(制热)出(制冷)口温度公应按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注多联机空调系统改造技术规程T/CECS910-2021MB.3.1条的规定进行修正。【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采用“压缩机能量平衡-容积效率测量法”计算多联机系统实际运行制冷(热)量时的计算方法判断准则。当吸气过热度37:皿.励5,且等炳压缩效率机,mV0.8时,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处于“吸气过热”状态,采用压缩机能量平衡法能够高精度地测量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热)量,同时该工况数据可纳入压缩机容积效率的计算修正数据集。当吸气过热度57;“CRW5,或等埔压缩效率小WW20.8时,压缩机吸气口的制冷剂处于“吸气两相”状态,此时由于压缩机吸气口制冷蛤值无法准确确定,导致能量平衡法易产生偏差,故此时根据压缁机排气状态和修正后的容积效率确定的吸气状态点,采用容积效率法计算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制冷(热)量。8.1.2 采用压缩机能量平衡法(CEC)计算多联机空调系统实际运行制冷(热)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常规热泵型多联机空调系统,某一段时间的累计制冷量CCC应按下式计算:NCCC= -(丸)3.6×106xjh3-hXTi>3.6×1062常规热泵型多联机空调系统,某一段时间的累计制热量C/7C应按下式计算:CHC=×(¼-)+3.6×106×E,z,.-L"3.6×106(B.1.2-2)3带过冷却支路的多联机空调系统,某一段时间的累计制冷量CCC计算方法与常规热泵型多联机空调系统相同;4带过冷却支路的多联机空调系统,某一段时间的累计制热量CWC应按下式计算:CHC=/3.6×106×Ezn,×(¼-11)+i3.6×106(B.1.2-3)5对于带喷射支路热泵型多联机空调系统,某一段时间的累计制冷量CCC应按下式计算:弋(仅。加-2M”)(,3一姐也一片)3.6xl()6gJ海(&-色)+他-,13乂*5-%) Ti 73.6×106(B.1.2-4)6对于带喷射支路热泵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