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情况汇报.docx
基层减负情况汇报探索实施“轻车减载、壮马强基、扩权赋能、畅路清障”四大行动,全力破解基层“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效能。近年来,XX区先后入选省级赋权镇街行政执法权试点区和国家第九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范家村现代化乡村治理经验在全国村社区干部示范培训班上推广推介。一、创新实施“轻车减载”行动,着力减轻基层治理压力。聚焦厘清基层应减之负和应负之责,科学划分职责边界,让基层干该干的活、办能办的事。一是着力做好“减职责”文章。聚焦破解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职责不清晰问题,建立健全镇街、村居、网格三级职责清单,明晰镇街170余项职责任务,让基层干部履职有据可循。村级层面,把网格员职责从80项优化调整为66项,探索推行“一张清单”守护“一排底线”机制,将复杂的考核细则变为便捷的项目清单;社区层面,把网格员职责从74项优化调整为62项,实行网格内事项“采办分离”制度,有效解决“网格员发现上报问题、网格员处置问题”的弊端。二是着力做好“减牌证”文章。聚焦破解基层“叠罗汉牌、万能章”问题,深入推动基层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规范化建设,制发清牌减证图册清单,探索推行出具证明清单外事项备案制和无法证明事项承诺公告制,既解决村居实际困难又便民利民。截至目前,清理村居挂牌530余块,压减村居出具证明事项20项。三是着力做好“减APP”文章。聚焦破解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集中开展清理基层政务微信公众号、微博、微信群等工作,严控打卡签到、积分排名、统计在线时长等功能。截至目前,全区网络平台账号数量同比减少28%,微信工作群数量同比减少150%。二、创新实施“壮马强基”行动,着力增强基层治理动力。聚焦“有马”、“马肥”、“马出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打造一支数量足、结构优、素质高的基层工作队伍。一是夯实扩容基层编制“池子”。深入推进“优编强基”行动,用好市区事业编制“周转池”,坚持“减上补下”,加大用编进人计划向基层倾斜,切实化解基层用编短缺难题。近年来,共向镇街下放编制249名;今年镇街招录计划占空编的52%,比区直部门高20个百分点。二是迭代升级基层工作队伍。在全省率先开展“两员融合”工作,探索将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的路径措施,截至目前,已有270名网格员转任社区工作者。探索以楼栋单元和街巷为模块的“微单元”治理模式,组建城市社区红色楼长单元长和农村村落街巷长“微单元长队伍”,截至目前,全区推选城市社区红色楼长单元长11257名、农村街巷长4672名,实现城乡“微单元长”全覆盖。三是提升培优基层人员能力。实施“头雁”提升行动,常态化组织各村(社区)开展“擂台比武”,引导各村、社区“两委”干部在基层治理中“以赛促学”、“以学促干”,截至目前,全区共打造村(社区)五星级党组织195个。创新开展社区工作者专项能力提升等赋能培训,搭建社工沙龙等工作交流平台,推动社区工作者能力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区社区工作者队伍持证率全市领先达42.6%o三、创新实施“扩权赋能”行动,着力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聚焦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推动更多管理权限、民生服务、人力物力下放到基层,确保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基层办。一是下放行政执法权。紧抓体制机制、选权赋权、执法力量等关键环节,深入推动省级赋权镇街行政执法权试点区建设。目前,赋权涉农镇办行政执法权89项、城区街道34项,同步推动区级执法队伍90%以上执法力量下沉执法一线,确保放权基层接得住、落得实。二是下放人权事权。赋予镇街对区直部门派驻机构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议权等“五项权力”,区直部门在作出事关镇街的人事调整和重要决策时,需通过专题会议、书面征询、调研沟通等方式,充分征询镇街意见,全面强化镇街“话语权”。三是下放行政审批权。为打造更加便民利民的服务环境,向镇街下放个体工商户、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商户的设立、变更、注销等19项行政许可事项,在镇街便民中心、金融网点配备“一网通办”集成式自助服务终端,方便群众“就近办事”、“自助办事”。四、创新实施“畅路清障”行动,着力凝聚基层治理合力。聚焦基层重点难点工作,坚持全区“一盘棋”思想,构建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纵横衔接的区镇村协同联动工作格局。一是建立健全“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搭建“镇呼区应”平台,实行呼叫事项“平台流转一协调联动一办结销号一全程评价一信息共享”闭环运转,确保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今年以来,平台呼叫事项1163件,全部得到及时响应和有效解决。二是建立健全矛盾调处“一体化”运行机制。聚焦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组建区直部门牵头的房地产、农民工欠薪等10个重点领域专调委,区镇村三级合力攻坚矛盾纠纷化解。今年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109件,调处成功率达90.64%。三是建立健全疑难事项提级办理机制。对因条件能力或职权所限镇街、村居无法独自解决的难点问题,探索实行上提一级会商联办,确保难事不回避、件件能落实。目前,已建立重大社会稳定风险隐患逐级交办、低保及临时救助提级复审、有关职能部门单位合力化解物业管理”跨界”难题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