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智慧园区建设要求》.docx
11B21ICS35.240.50CCSP34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XXXXXXXX工业智慧园区建设要求(征求意见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缩略语25工业智慧园区整体规划25.1规划原则255服务对象35.3工业智慧园区参考架构错误!未定义书签。6基础设施层46I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A9网络基础设施46. 3感知基础设施46IT基础设施57平台层57. 1云计算平台58. B业务平台68公共服务层8R1统一运营门户82政务服务8R2产业服务9R.4企业服务10RE园区服务129展示层1310安全保障体系1311网络安全139数据安全141R应用安全14H工业智慧园区等级划分14-J-Z-1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中移数智科技有限公司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归口管理部门通信地址: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2号。归口管理部门联系电话:024-86913384。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标准起草单位联系电话:。IH工业智慧园区建设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基于5G的智慧园区建设框架,包括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公共服务层、展示层与安全保障体系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工业智慧园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1工业智慧园区smartindustriaIpark指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对传统工业园区进行智能化改造与升级,构建集智能制造、智慧管理、绿色低碳与高效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internet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来源:GB/T42021-2022?S感知基础设施perceivedinfrastructure指通过采用传感器、摄像机和手持终端等感知设备,执行工业智慧园区应用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功能,使工业智慧园区的各个应用具有感知信息和执行指令的能力的硬件子系统。34建筑设备管理基础设施buiIdingequipmentmanagementinfrastructure指在建筑物内或园区中,为实现设备正常运行、维护、监控和能效管理而建立的一整套硬件基础、软件系统与网络通信支持环境。3一边缘云marginaIcIoud指构筑在边缘基础设施之上的云计算模式,能够支持与中心云的计算协作,位于靠近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提供可弹性扩展的云服务能力,具有低时延、大带宽、多连接等服务特性。R6中心云centraIcIoud指在工业智慧园区内建设的传统数据中心的云,与边缘云相对。R7公有云pubIiccIoud是指通过公共互联网提供的计算服务,采用按需出售的方式,允许客户仅根据计算、存储或带宽使用量支付费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esIinformationsystem是用于捕获、存储、分析和管理数据以及以地球作为空间参照的关联属性的系统。?建筑信息模型buiIdinginformationmodeIingt是以三维可视化为技术基础,包含建筑中的各项工程数据,并在模型中详尽地展示各项数据,除储存和展示建筑的几何信息外,还包含了建筑物中所有构件的物理特质和功能特点等。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Technology)AI: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R: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DevOps:过程、方法与系统的统称(DevelopmentOperations)EDC:电子数据采集(EleCtrOniCDataCapture)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loT: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DC: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DataCenter)LoRa:远距离无线电(LOngRangeRadio)NB-IoT:窄带物联网(NarrowBandInternetofThings)P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POE:以太网供电(PoweroverEthernet)SLA: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LevelAgreement)SaaS:"软件即服务”交付模式(SoftwareasaService)UWB:超宽带(Ultra-Wideband)VR: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WLAN:无线局域网(WireIeSSLocalAreaNetwork)Wi-Fi:无线通信技术(WireIeSSFidelity)5.1规划原则工业智慧园区整体规划原则如下:a)政策引导:突出政府政策和资金对工业智慧园区建设的引导、鼓励、扶持作用,强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园区的主体地位,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工业智慧园区建设、运营、筹资和管理;b)总体规划:从工业园区发展的实际问题入手,注重工业智慧园区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在规划指引下,突出重点、数据驱动、分步实施、逐步深入,不断增强工业园区管理、应用、运营及服务的数字化实施效果,统筹推进与各行业、各领域、各产业的协调发展;c)统一标准:强化标准及接口规范工业智慧园区建设,项目统筹、论证与监督标准先行,以行业领先和需求强烈的数字化应用为突破,选取有条件的领域强化指导,由点及面有序推动工业智慧园区建设。本文件服务于工业园区管理、企业、合作伙伴三个角色。具体如下:a)工业园区管理角色包括政府主管单位、园区管理组织;b)工业园区企业角色包括已经入驻的企业,以及潜在入驻的中小企业;c)工业园区合作伙伴角色包括但不限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合作伙伴、投融资合作伙伴,以及园区内的个体经营组织等。53总体框架工业智慧园区建设总体框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层、平台层、公共服务层、展示层与安全保障体系五部分,各个层级之间实现高效的协同,支撑园区的各种应用与服务。工业智慧园区建设框架见图1。而SlI大展IIPCal移动a交互”i安全保n体系IttiSM网络.,II!8知88.设施IIIT基.嬴云计算平台业务卬台图1工业智慧园区建设框架6基础设施层建设要求61网络基础设施6.1.15G通信网络工业智慧园区的5G通信网络可分为公共网络和园区专网。本文件重点描述5G园区专网建设,主要包括虚拟专网、融合专网与物理专网三种。具体如下:a)虚拟专网:针对行业业务需求与公网业务差异小或有临时需求的园区,通过共享5G公网的无线频谱资源接入5G核心网,并利用端到端切片进行网络功能的裁剪定制和网络资源的管理编排;b)融合专网:针对行业业务需求与公网有一定业务差异的园区,一方面可通过虚拟专网来满足其中的公网通信需求,另一方面可通过复用5G公网接入空口实现不同类型用户数据的分流,并在内部建设独立的核心网以实现网络侧的行业业务SLA保障;c)物理专网:针对隔离性、私密性要求极高的园区,基于经授权的专用无线频谱资源接入园区内的独立核心网以将专网与公网数据进行完全的物理隔离。6.1.2有线局域网园区有线局域网的建设包括核心交换机、汇聚交换机、面向有线终端设备的接入交换机,以及为监控网、无线网提供网络链路和供电链路的POE交换机等。有线局域网的建设至少应包括:a)工业智慧园区有线局域网达到千兆网以上要求,满足“千兆到桌面”要求的有线交换网络;b)建设冗余网络,每个层次均采用双机方式,层次与层次之间采用全冗余连接,保障网络的可用性;C)建设安全策略控制体系来实现园区有线局域网的安全控制;d)建设园区统一网管系统,对园区有线局域网所有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包括网络拓扑显示、网络状态监控、故障事件实时预警和告警、网络流量统计等功能。6.1.3无线局域网园区无线局域网(WLAN)利用射频技术,为园区提供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使设备连接高便捷、高带宽、高并发、低时延的优质网络,进一步扩大园区网络的使用范围。要实现工业智慧园区WLAN的无缝覆盖,应根据园区内环境做实际工勘,如区域、面积、楼层等做具体的适应性调整,将WLAN部署范围覆盖楼宇、园区等所有客户可到达区域。6.1.4物联网物联网是工业智慧园区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智慧园区物联网络常用技术包括5G网络、NB-IoT、LoRa,Zigbee及UWB等。具体应满足以下要求:a)物联网中各种传感器等物联设备以非侵入式和零拉线方式完成部署;b)园区物联网建设与骨干通信网络协调发展;c)园区物联网建设方式采用“公专私互补、宽窄融合、固移结合”的方式;d)园区物联网建设通过5G、NB-IoT>LORa、ZigBee、WiFi、UWB等网络互联和集成,实现园区信息的全面感知、采集以及信息的高效传输与处理;e)园区物联网建设实现全覆盖、全互联、易扩展。6.1.5高精度定位网工业智慧园区高精度定位网络,应满足内外自动驾驶、智慧物流追踪、仓储盘点及调拨、危险区域人员防控和物料定位等场景应用需求。6S感知基础设施6.2.1园区服务设备管理基础设施园区服务设备管理基础设施包括人员通行闸机、智能门禁、人脸考勤机等设备设施,以支撑人员通行系统、车辆通行系统、智慧停车系统、智能卡应用、物业管理、设备运行管理等服务场景。6.2.2建筑设备管理基础设施为确保建筑设备运行稳定、安全并满足物业管理的需求,应对建筑及智慧园区进行综合能效监管,提升建筑设备系统运行效率,优化建筑设备运行管理。主要包括设备监控系统、能效监管系统。6.2.3公共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公共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包括高清摄像头、无人机、AR智能眼镜、AR智能头盔、显示大屏等设备设施,用以支撑高清监控系统、立体巡防子系统、AR眼镜巡视系统、消防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视频巡逻车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等园区公共安全场景。6.2.4园区市政设备管理基础设施园区市政设备管理基础设施指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照明、智能井盖、智慧燃气表、智慧水表、智慧电表等市政设备管理基础设施连接及数据采集的硬件子系统。65IT基础设施工业智慧园区应采用自建机房或购买云服务的方式,保证工业园区支撑平台所需计算和存储能力。自建机房是园区通信中心和数据的存储、管理场所,服务于园区各类应用系统。园区自建机房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