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docx
“十五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一章基本情况11.1区域概况11.1.1地理位置11.1.2地形地貌11.1.3气候气象21.1.4河流水系21.1.5土地利用41.1.6社会经济51.2水生态环境状况61.1.1 2.1水环境状况61.1.2 水资源状况71.1.3 水生态状况101.1.4 水环境风险121. 3工作成效与经验总结121.3.1工作成效13L3.2经验总结131.4存在的主要河湖水生态环境问题141.1.1 1河湖水环境状况关键问题141.1.2 河湖水资源状况关键问题161.1.3 河湖水生态状况关键问题171.1.4 河湖水环境风险关键问题18第二章总体设计202. 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202. 1.1指导思想203. 1.2基本原则202.2 水生态环境保护思路212.3 规划目标222.3.1常规指标232.3.2亲民指标242.4编制依据24第三章规划任务263.1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263.1.1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263.1.2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273. 2加强污染减排293.2. 1实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293.2.2 持续推进工业污染防治303.2.3 全面提升城镇污染治理313.2.4 强化农业农村污染防治343.3. 1转变高耗水方式363.3.2 加强供水调配373.3.3 保障河湖生态流量393.3.4 完善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403.4. 1河湖生态恢复403.4.2水生生物完整性恢复42第四章骨干工程项目及投资454. 1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项目454.2. 水环境污染控制工程项目464.3. 水资源保障调配工程项目494.4. 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51第五章保障措施535. 1加强组织协调535.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535.3强化环境监管535.4 落实资金保障545.5 加大信息公开54第一章基本情况1.1 区域概况1.1.1 地理位置县位于省南部腹地,地区东北部,地处东经119°52/120°25',北纬28°25'28°57'之间,东临仙居、永嘉,南连青田,西邻莲都、武义,北接永康、磐安。县境南北长约59.9km,东西宽约54.6km,县界全长304.4km,总面积1503.52kn?。县人民政府驻地五云街道,位于县域中西部,好溪中游,北距金华84km、杭州253km、上海464km;南距温州市156km。县区域位置见图I-Io1.1.2地形地貌地处武夷山一一戴云山隆起地带和寿昌景宁断裂带的中段,位于瓯江、钱塘江、椒江三大流域上游。地貌类型分中心、低山、丘陵、谷地四类,其中山地、丘陵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0%。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山脉大致以好溪为界,东部为括苍山脉,西部为仙霞岭余脉。东半部群峰崛起,地势高峻,海拔千米以上山峰343座。其中东北部为大盘山所延伸,以低中山地貌为主;东南部为括苍山盘踞,为中山地貌,南部大洋山有海拔千米以上的主峰3座。北部地层陷落,构成壶镇、新建两块河谷盆地。中部丘陵广阔绵延,为仙霞岭与括苍山的过渡地段。全境地形呈东南西三面环山,北口张开呈“V”型特征。1.1 .3气候气象县大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由于地势起伏升降大,气温差异明显,具有“一山四季,山前分明山后不同天”的垂直立体气候特征。常年平均气温17.2寸,无霜期260天,相对湿度78%,年雨日166天,平均风速1.3ms,最多风向为北风。县历年59月是降水集中期,其中5、6月份以梅雨为主,79月以台风雨为主,其间降水量占全年的50%以上。受地形影响,县域内空间雨量分布不均,山区降水量相对较多,海拔较低的盆地、低丘降水量较少。1.1.4 河流水系县境内河流均为山溪性河流,分属瓯江、钱塘江、椒江三个水系,主要有好溪、新建溪、永安溪等。好溪古称恶溪,属瓯江流域,发源于磐安大盘山南侧笔架山马祥岭,自壶镇镇东岸村入县境。干流在县境内长66.11km,流域面积976.8km2,落差123m,平均坡降1.86%。境内好溪流域面积在200km?以上的主要支流有贞溪。贞溪发源于县大平山,向西北流经大洋、胡源,纳北面支流后折向西南,在县城下游的东渡镇至雅宅从左岸纳入好溪,河长39km,流域面积284km20200kn?以下的支流有唐市溪、浣溪、盘溪等。新建溪旧称建洋溪、南源溪,上游称新川坑,至新建后称新建溪,属于钱塘江流域,发源于武义千丈岩,自新建镇夏加皈村入县境。境内流长21.5km,流域面积30Llkm2,落差292m,平均坡降l.3%o0新建溪上游落差较大,中游进入新建小盆地,河流水势平缓,水系呈树状分布。永安溪属椒江流域,为椒江正源,源于仙居县安岭乡金坑岭。县境内流长19.99km,流域面积130.9kn?,落差140m,平均坡降7.0%。流域地处中山、低山区,沟谷发育,溪流密集,植被良好。根据水域调查成果资料,县共有河道(段)967条(段),总长1717.55km,水域总面积36.25km2,水域总容积7951.48万nA河道现状水面率为2.446%,河道现状水域容积率为5.365万m3km2o其中:市级河道1条(好溪下游段),境内长度为24.4km,水域面积为2.47km2,水域容积1531万m3;县级河道6条(段),分别为好溪上游段、章溪、新建溪、贞溪、永安溪、盘溪,河道长度为131.59km,水域面积为12.95kn?,水域容积为4625.2万11县级以下河道960条,河道长度1561.56km,水域面积20.83km2,水域容积1795.28万m3o1.1.5 土地利用县土地总面积1503.52ku?,其中农用地1391.66km2,建设用地56.64km2,未利用地55.22km2。农用地中,耕地面积2302k112,园地103.25km2,林地1056.36k112,牧草地o.42k112,其他农用地46.05km2;建设用地中,城镇及工矿用地45.82k112,交通用地6.55km2,水利设施用地4.26km2o1.1.6社会经济1、行政县,简称缙,隶属省市,是“革命老区县”、“中国麻鸭之乡”。地处省中南部丘陵山区,位于北纬28°25'-28°57',东经119。52'-120°25',东临仙居、永嘉,南连青田,西邻莲都、武义,北接永康、磐安,面积1503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为4.6平方公里,辖3街道7镇8乡253个行政村。2、人口2025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46.96万人,比上年增长l.l%0o其中,男性人口24.15万人,女性人口22.81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4%和48.6%。全年出生人口3925人,出生率为8.4%。;死亡人口3042人,死亡率为6.5%。;全年自然增长人口883人,自然增长率为1.9%。2025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40.531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4.6401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22.09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97个百分点。3、经济202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43.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06.7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4.69亿元,分别增长2.8%、5.5%和5.7%。三次产业结构为5.0:43.8:51.2。1.2 水生态环境状况1.2.1水环境状况2025年,县12个县控以上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水十条”控制单元考核目标要求,县境内河流水质总体良好,主要河流水质均值处于HIII类水之间,其中11类水质断面6个、III类水质断面6个。其中,2015-2025年,左库水库上断面、新水厂取水点断面、壶镇水源地断面、新建镇水源地断面、仙都断面、雅宅断面稳定为11类水质,且大部分断面各水质指标污染物浓度相对稳定,仅仙都断面和雅宅断面总磷含量呈略微上升趋势;兰口断面、五云镇中段断面、宅基断面、下小溪下断面稳定为III类水质,五云镇中段断面和宅基断面总磷略有增长;东方镇上断面和好溪电站断面水质变差,均由II类水变为III类水,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体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增长。县境内有出境水断面4个,入境水断面1个。2025年交界断面水质总体良好,均符合功能区要求。2015-2025年,县饮用水水源水质均稳定为H类水,根据相关监测数据显示,水体中主要为总氮含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余各项监测指标含量均较为稳定。2019年,县工业源废水排放量为163.576万吨,生活源废水排放量为1562.666万吨,共计排放废水量1736.104万吨。1.2.2水资源状况1.水资源量分布20162019年,县水资源总量呈波动态势,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量年际变化趋势与水资源总量基本一致。2019年县地表水资源量21.1045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1403.7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多54.1%,比2018年偏多119.1%0产水系数平均0.68,产水模数为140.4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属于水资源较为丰沛的年份。人均年拥有水资源量为5617.4立方米。另取一平水年数据分析,2017年县地表水资源量12.4308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826.8毫米,较多年平均值偏少9.2%,产水系数平均055,产水模数为82.7万立方米/平方千米,人均年拥有水资源量为3374.27立方米。依然高于省平均水平,因此县拥有较为充沛的水资源总量。按流域计,2019年县水资源总量、产水系数、产水模数,如下表:表12019年县流域水资源统计表四级分区名称水资源总量(亿m3)产水系数产水模数(万m3km2)大溪流域13.78670.68139.4金华江下游3.89020.65129.2永安溪2.04510.72156.2楠溪江1.38250.72167.62.水资源开发利用2019年县水资源总量为21.1045亿立方米,开发利用水资源总用水量为0.9566亿立方米,人均年拥有水资源量为5617.4立方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0.1366亿立方米,人均年生活用水量36.36立方米。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分别为37.44立方米和34.82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年用水量为366.91立方米,其中水田灌溉亩均年用水量418.4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7.34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41.23立方米。县4个流域分区人均年综合用水量以大溪流域(272.21立方米)为最大,永安溪流域(206.46立方米)为最小。2019年县水资源利用率平均为4.5%0表220162019年水资源利用表年份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量(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2016年6.915.745453.002017年8.812.430850.652018年10.99.630744.442019年4.521.104541.232019年,市全市总水资源量为234.1881亿立方米,开发利用水资源总用水量为6.4049亿立方米,人均年拥有水资源量为10582.38立方米(常住人口)。城乡居民生活用水量0.8491亿立方米,人均年生活用水量38.37立方米。其中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用水量分别为40.70立方米和34.40立方米;农田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