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楼宇经济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楼宇经济发展规划楼宇经济作为近年来涌现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面对新阶段、新机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有利于促进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激发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为进一步优化全区楼宇经济发展空间、盘活存量资源,提高楼宇产出效益,特编制本规划。一、楼宇经济基础(一)发展现状楼宇规模稳步提升。“十四五”时期,楼宇经济发展再添新活力、再注新动能。从数量规模看,截至2025年底,区共有5000m2以上的商务楼宇56幢。总建筑面积达293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465家(其中规上企业164家)。从营收规模看,2025年全区楼宇总营收达360.1亿元,其中营收超10亿及以上楼宇共10幢,占比近18%,营业收入达5-10亿的楼宇数共7幢,占比近12%o从税收规模看,2025年全区楼宇总税收达18.1亿元,创成税收“亿元楼”6幢。图156幢楼宇营业收入规模情况楼宇业态较为丰富。楼宇行业结构不断完善,以信息软件技术服务、数字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崭露头角,以批零住餐、金融业、房地产建筑业、文化体育娱乐等为主体的服务业稳步发展。2025年全区信息、软件、咨询、技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约占20.9%,其余各行业均有一定规模的入驻和发展。楼宇招商成效显著。2025年,区引进广微集团集团总部,并顺利与华宇软件、国泰君安、集佳知识产权、中汇会计等企业完成项目签约。2025年,与80余家龙头型、优质型企业签订入驻意向书,达成投资意向金76.5亿元。楼宇服务精准发力。截至2025年底,重点楼宇共配备“一长两员”224人,全年为楼宇企业提供上门、代办业务等服务459次,精准摸排梳理资源、需求清单3890份,共解决税收、注册、房租等问题387个。楼宇党建工作成效显著,建成36个楼宇综合党组织(海洋大厦、华伟总部、方远电商园等)和12个楼宇党群服务中心(科创中心、万达广场等),助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表156幢楼宇业态分布一览表类楼宇零住餐息软件技术服务融业化创意产业>险业地产业务务业4/现业技J务业路输业元楼方远国际商务大厦金融大厦华伟总部大厦(中环世纪国强大厦前后科技万楼金茂中心天和大厦开投商务大厦耀达商务大厦德智和大厦(S爱华大厦(新大厦)泰隆金融大厦中海海天苑万达广场国际商务广场海洋广场(S福贸大厦君悦大厦江海名府爱华赤龙大厦市政大厦文化发展大楼开投大厦商务中心华中大厦金顺商务大厦巨鼎国际鑫泰广场银泰写字楼巨鼎大厦海正大厦景龙中心亿嘉时代广场万家灯火都市广场(S第一时间生活广场恒隆商厦(新东方商厦)耀达大厦天天财富公馆意得广场玉兰商务大厦方远电商园万华汇科技创业服务中心(S科技城综合区大学研究院太平洋大厦(S中山大厦巨鼎广场百果村综合楼(S凤凰钳金广场中石文创园(S巨鼎联合商厦(S现代天地凯悦大厦椒兰汇-一(二)主要问题楼宇综合实力需进一步提高。从发展规模看,楼宇与西湖区(288幢)、柯桥区(106幢)、鹿城区(69幢)等省内其他城市主城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城市综合体、研究院等楼宇的综合实力、行业知名度、产业影响力有待加强。从税收规模看,楼宇税收贡献有待加强,2025年全区米均税收超千元以上的楼宇仅14幢,且万家灯火广场、恒隆广场、凤凰柏金广场等部分楼宇还存在经济萎缩现象。楼宇税收结构亟待调整,楼宇税收对房地产业依赖度较高,且高新技术企业税收比重偏低,需加快楼宇经济特色化和效益化发展。从使用效率看,2025年全区56幢楼宇企业空置率较高,个别楼宇甚至达到41.7%,楼宇空置率偏高问题值得关注。产业集聚度需进一步提高。从楼宇布局看,行政中心区依托有利的区位优势和多年来形成的商务办公集聚的基础,成为多数优质企业的聚集地,全区多数亿元楼宇均集聚于此。商贸核心区、高铁新区以及江北新区两地的楼宇数量较少、高档楼宇集群较为分散,特色楼宇业态的培育尚未形成。从产业业态看,全区楼宇经济产业定位和发展重点不够清晰,入驻企业关联度不高,且高产出业态仍集中在房地产业、金融业、建筑业为主,科技服务业等高附加值楼宇企业鲜见。楼宇配套需进一步完善。从基础设施配套看,部分老旧楼宇设施陈旧、停车泊位不足等现象比较突出,部分新建楼宇交通不便、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迟缓等问题一定程度抑制了楼宇经济的较快发展。从专业运营支撑看,全区楼宇专业化运营水平不高,缺少具有招商、管理、服务等专业运营团队的力量支撑,56幢楼宇中,还有部分楼宇未引入专业物业公司提供服务。从基层服务保障看,全区楼宇街道基层服务管理力量配备不足,楼宇党建专业服务人才稀缺,团队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楼宇扶持政策力度不足。目前余杭区、堇B州区等兄弟县(市、区)均出台较有竞争力的楼宇经济扶持政策,在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提供较大力度的支持。然而我区目前尚未出台相应的楼宇经济激励专项政策,现有的优惠政策多以产业扶持的形式分散在相关文件中,且不够具体,缺乏操作性,使得在招引优质企业、总部企业等方面缺乏竞争力,难以满足全区楼宇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三)机遇和挑战自市行政中心搬迁以来,“新府城”建设日益提速,城市格局调整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楼宇经济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担当,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区域发展格局演变为楼宇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将加快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和宁波都市圈,嫁接和利用大城市以及中心城市优质产业资源。且杭台铁路、高铁站、金台铁路与市域铁路Sl线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的加速推进,也进一步提高了对外交通的可通达性,加速了城市之间的人员流动,促使高端资源要素集聚。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为楼宇经济发展激发新动力。当今世界,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作用愈益凸显,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同时,随着我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深入实施,数字化改革全面推进,也将加速我省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而这对于建设“工业4.0标杆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高地的来说,将催生出一系列适应楼宇发展的服务新业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楼宇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被党中央赋予率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在此背景下,着力绘好“五图十景”,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经验。随着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跨越、居民收入向更高水平跨越、生态环境向更高颜值跨越、公共服务向更高品质跨越、精神文化向更高层次跨越、社会治理向更高效能跨越,楼宇经济的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城市有机更新为楼宇经济发展拓宽新空间。“一江两岸”重点区块的开发建设,将进一步加快城市品质提升和辖区城市形象重塑步伐,有助于实现存量楼宇的软硬件全面改造,加快推进新增楼宇产业功能和业态的集聚,塑造产业经济高地形象。“十五五”时期,的楼宇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不少的挑战与问题:城市发展所处阶段对楼宇经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经济规律和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后,服务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2025年,人均GDP已突破10万元,目前正处于人均GDP从1万美元向2万美元迈进的阶段,城市发展新形势对楼宇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资源争夺日趋激烈加大要素引聚难度。受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制约,人力资源市场存在“普通劳动力留不住”和“中高端人才引不进"双重掣肘。由于城市能级落后于杭州、宁波等城市,高端要素“被虹吸”及技术型人才“难吸引”隐患加剧,如何有效吸引资源、留住要素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要素成本不断上升。随着城市的发展,资源要素短缺的问题愈发凸显,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能源价格高位运行,土地价格连年升高,融资成本总体趋高,环境成本压力加大等问题都将对楼宇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抢抓全省数字化改革契机,紧紧围绕“新府城”定位,把楼宇经济发展摆在经济建设的关键位置,作为驱动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以“扫楼、管楼、富楼、强楼”为总抓手,以“楼均税收”论英雄,充分发挥“先发优势”,创新楼宇经济发展理念,理清规划创新、载体创新、服务创新思路,加快整顿规范,培植楼宇税源,深化楼宇服务,切实提升楼宇集聚度、产城融合度、要素贡献度,培育形成布局优化、载体丰富、业态高端、特色鲜明的楼宇经济发展格局,打造楼宇经济“升级版”,不断扩大楼宇经济对区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使楼宇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