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4《新中国史》课程教学大纲.docx

    • 资源ID:1865202       资源大小:21.56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新中国史》课程教学大纲.docx

    新中国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新中国史【英文名称】History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课程代码】713000051【课程类型】思想政治类(选择性必修课)【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学时/学分】16/1【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1 .中文简介新中国史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教育引导学生弄清楚当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自己所应担负的历史责任,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努力成长为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 .英文简介TheOutline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among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s(thehigher-educationcompulsorycourses)forcollegeundergraduates,Teachingobjectives:educateandguidestudentstounderstandthehistoricalpositionofChinatodayandtheirhistoricalresponsibilities,deeplyunderstandthehistoricallogic,theoreticallogicandpracticallogicoftheChinafromstandingup,gettingrichtobecomingstrong,deeplycultivatetheemotionoflovingtheparty,patriotismandsocialism,andenhancetheconsciousnessofthinkingandactionoflisteningtoandfollowingtheparty,Firmlyestablishconfidenceintheroad,system,theoryandcultur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andstrivetogrowintoanewpersonofthetimesresponsiblefortherejuvenationoftheChina.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性质:通识教育选修课任务:历史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新中国史是一部各族人民立足中国实际,探索奋斗、走向辉煌的社会主义史。学习新中国史,可以更好地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而更加牢固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可以更好地了解我们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所身处的时代有更为清晰的历史定位,对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有一个更加科学的认识。三、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L切实了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历史条件和历史方位,其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贡献。全面了解新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历史分期、主要成就、探索进程中的曲折及重要经验教训、历史启示。掌握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历史思维及辩证思维的能力。课程目标2: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历史意义,建国初期的内外形势。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的主要措施及成效。新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必然性。三大改造的主要过程、评价,“一五”计划的编制与实施。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的主要过程、成就、失误及经验教训。课程目标3:学习新中国史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总结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总结治国理政经验,发挥资政育人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课程目标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决定性及探索中主要成就、探索过程的艰辛曲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学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不断培养和提升辨证思维能力。课程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文科类专业毕业要求1、7、8、10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与职业伦理;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掌握马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时代精神;具有一定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备全球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1、2、3、4A理科类专业毕业要求3、6、7、83-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有正确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团队意识;6-2了解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政策、法规,评价本专业研究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7-1理解专业生产、开发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影响;8-1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及社会责任感1、2、3、4A工科类专业毕业要求6、7、86-1了解当前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等方面的方针和政策,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工程活动的影响;7、8理解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1、2、3、4B四、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及目标序号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学时五育融入点教学方式对应课程目标1日出东方: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一、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二、了解新政权建立之初的主要工作及成效。2阐明:学习新中国史的对于当代青年的重要意义课堂讲授、研讨目标12曲折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二十年、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开创性事业,探索的道路艰辛而曲折。二、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虽然有过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人才,积累了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2了解:艰辛探索的主要成就以及曲折的具体表现,并给予准确评价课堂讲授、研讨目标23伟大转折:开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一、熟练掌握从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到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召开,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旅弃老路、堵住斜路、打开新路的伟大转折时期。二、了解。粉碎“四人帮”后,党和国家采取了稳定局势的一系列措施,使国家的政治生活逐步走上正轨,经济得到恢复性发展,外交工作也出现了新的局面,中国开始走向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征程。2掌握:各个阶级在探索国家出路过程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课堂讲授、研讨目标2.34特色之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伟业一、熟练掌握。经过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年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中国开始呈现出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新气象。二、了解中国如何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远景规划,确定适合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经济体制等2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课堂讲授、研讨目标2.35继往开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一、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如何确立的。二、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提出和贯彻。2讨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你家乡的变化课堂讲授、研讨目标2.3序号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学时五育融入点教学方式对应课程目标6发展新篇: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一、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二、掌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三、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要求2讨论:教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中的先导性地位体现在哪些地方课堂讲授、研讨目标2.3.47走向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了解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是什么。二、了解什么是新时代,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三、了解什么是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突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社会参与课堂讲授、研讨目标2.3.48讨论实践课、通过系统学习,深入、全面地了解新中国历史的主要内容。二、通过课程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互动讨论: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课堂讲授、研讨目标.2.3.4注:“五育”融入点要包含课程思政、体育、美育、劳育等;教学方式包括课堂讲授、研讨、案例、实验、线上等。五、考核评价方法及其基本要求课程考核方式及评价细则考核环节占比考核/评价细则对应课程目标过程性考核50%1 .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课堂出勤、生师互动等课堂表现的基本情况。2 .百分制,乘以50%计入考评成绩。3 .构成:实践作业(30分)、平时作业2次(20分)、期中作业(20分)课堂表现(30分)。4 .期中考试统一印制试卷,详见课程考核说明。1、2、3、4期末考核50%L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和判断能力。2.闭卷(机考)方式,乘以50%计入考评成绩。1、2、3、4课程考核环节与课程目标关系课程目标考核环节(占比)及对培养目标支撑课程目标满分过程考核期末考试50%50%目标130目标230目标320目标420说明:课程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强制达标线位45分,低于该达标线的最终成绩一律不及格。六、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1 .注重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的衔接,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选择。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内容进行生活化解读,使学生容易理解。2 .强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努力与其他各类课程在育人上形成协同效应,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教育与浸染,把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贯穿于日常课堂教学之中。3 .综合运用多媒体、雨课堂、智慧树和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加强线上与线下的互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七、教材与主要教学参考资源(一)推荐教材该课程无教材建议。(二)参考书目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党史(全二册)(第一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2 .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第一版),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93 .本书编写组,改革开放简史(第一版),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ILl4 .本书编写组,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三)其他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1 .教育部社科司、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网络课程;2 .人民网“同上一堂思政大课”“四史讲堂”;3 .北京市“四史”网络示范课视频。(四)推荐网站1 .中国大学MooC(慕课)-国家精品课程在线学习平台https:/www.icoursel63.org2 .学习强国3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4 .中央文献研究室网http5 .人民网6,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ww

    注意事项

    本文(2024《新中国史》课程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