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书记工作计划范文两篇.docx
农村书记工作计划范文两篇农村书记工作计划篇1一、学习文件、领会精神,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做群众的好朋友三年来,我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福建省委组织部下发的关于福建省第二批下派书记文件汇编、龙岩市委书记张健看望第二批驻村书记代表的讲话、连城县委书记林志坤关于做好第二批驻村书记工作的批示以及连城县委朱廷彬和连城县创新办有关做好第二批驻村书记工作的讲话和文件;认真学习派出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领导和人力资源部、机关党委领导的有关驻村书记工作的讲话和文件,并深刻领会上级领导的讲话和上级机关单位的文件精神,同时把它作为我驻村书记工作的动力和指导方针。XX年8月下旬,我刚到河祠村,就抓紧时间,E制了XX张的驻村干部联系卡,买了连城县的手机卡,又用了三夜四天的时间走完了河祠村XX个自然村XX户人家,分发了近XX张的驻村干部联系卡,并和村里的“五老人员”、党员、特困户和富裕户进行了初步的交谈,向131户的村民作了承诺:“有事请给我挂电话!”在走村入户后,我立即召开了村两委和全体党员会议。在会前,我充分准备。在会上,我向村两委和全体党员作了在海西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发言。当我从卫生、经济、教育三个方面来说明农村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村两委和全体党员大都认为:来了一位懂农村工作的书记,来了一位实在的书记。这时我和村里党员的距离拉近了。二、学习当地语言、听懂当地语言、会说当地语言,与群众沟通无障碍驻村后,我发现当地群众喜欢说本地话,群众和你交谈才说普通话;遇上不会说普通话的群众,还得要有人翻译;有时在夜谈和座谈时,一大帮人聊天说话,说着说着,我不由自主地成了局外人,这让我十分的困惑。为改变这种群众“善意的疏忽”,我决定学习当地语言。当我左一句、右一句的学习当地语言时,村民逐步地感到了我的诚意;当我在询问是不是这个意思时,村民惊奇地发现下派书记竟然听懂了他们的话,这时村民和我的距离又进一步拉近了;许多不会说普通话的老人也会和我说上一阵子。虽然我的当地话说的不那么标准,不那么流利,但我与群众的沟通无障碍了,我也收获了喜悦。三、围绕县委中心工作,以路为突破口,破解农村工作难的局面河祠村距离乡政府XX公里,是目前全省距离乡政府最偏僻的行政村之一,也是第二批省派驻村书记中最偏僻的行政村。在走村串户的时候,听得最多的也是路的建设。有的村民甚至说:“书记,你只要在三年内把路修好了,就完成了任务,我们会感激你一辈子的”。在市、县领队的关心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村两委决定:利用全省“村村通公路”的有利契机,举全村之力,把河祠村到赖源乡的公路水泥路面硬化工程拿下。河祠村到赖源乡的公路水泥路面硬化工程建设中,河祠村界内有XX公里。整个工程,河祠村需承担XX万元的村配套款。经我和村两委的努力,多方筹集了XX万的配套款,加上驻村捆绑资金XX万元,仍缺口XX万元。为尽快筹集缺口资金,我一方面打报告给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一方面利用会单位汇报工作的机会,和集团领导和人力资源部、机关党委沟通,争取集团的支持,捐助XX万元支持河祠村的水泥路修建;同时在江国河县长到河祠村调研工作的机会,力陈河祠村的水泥路修建对老区革命基点村的好处,争取到XX万元的补助款。此举一下子解决了河祠村的水泥路修建的难题,在201x年春节前修通了水泥路。2(HX年春节全村欢腾,一位“五老人员”还让儿子抬着,看一看水泥路;许多村民抑不住心中的喜悦,向在外地的亲朋好友说着水泥路的种种好处。农村书记工作计划篇2X年是我国实施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的开局之年,是党中央确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也是凝神聚力,夯实基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党的胜利召开的一年。根据全省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部署,青岛理工大学选派“第一书记”任职工作组到X县XX镇XX村、XX村、糯米湾村任职,我被分配到XX村开展工作。入点以来,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的工作目标,深入走访调研,明确帮扶重点,强化帮扶措施,在前期调研基础上,按照规划的发展思路,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省直单位青岛理工大学的帮扶下,特制定-X年XX村三年帮扶工作规划。一、XX村基本情况XX县X村由XX村、XX村、后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我校重点帮扶的XX村只是龙行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位于XX镇南五公里处。XX户,XX人。党员XX名,平均年龄XX岁。可耕地X亩,X个山头合计20xx亩荒山。土地贫瘠,严重缺水,无灌溉条件,每年春季人畜饮水困难,村民基本靠天吃饭。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林果、黄烟、家庭养殖和劳务输出。村民种植黄烟XX余亩,香椿XX余亩,花椒近XX亩,新种核桃XX余亩。201X年近XX%的农户纯收入不足XX元。目前村中主路与兴郝公路相通,农用电、广播电视、信息网基本覆盖。无自来水和农业灌溉用水,村民饮用水靠仅有的眼露天井水,卫生条件堪忧。XX村无旱涝保收田,无文化室,无农家书屋,无警务室,无老年活动室,仅有3间破败办公室。基本上看XX村村民生活还比较困难,由于地处山区,土地贫瘠,灌溉用水短缺,基本靠天吃饭。无村办企业,村集体无收入,绝大多数村民没有创收渠道。二、贫困原因分析通过前期的深入调研,XX村贫困原因大体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XX村地处XX山区腹地,地势以丘陵为主,土地贫瘠,耕地土层平均不足30公分,不利于传统农作物种植,粮食产量较低;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田水利设施匮乏,无旱涝保收田,农民基本是“看天吃饭”;3、农业发展缺乏系统规划,没有农业合作社和集体企业,农民的农业活动基本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开展;4、绝大多数村民因文化水平不高,眼界不开阔,缺乏创业基金,导致创新不足,安于现状。5、村集体无收入,没有办公场所,缺乏制度建设,相关村级组织不健全,职能发挥不到位;6、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到位,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主要村干部能力不强、觉悟不高,群众基础较差;党员老龄化严重。7、农村基础文化设施匮乏,村民缺少文化生活,严重制约新农村“乡风文明”发展。三、XX村帮扶三年规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从省直单位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实施方案的安排部署,以推进基层组织转化升级为主要目标,围绕实现村党支部战斗力明显增强、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村民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基础保障能力明显提高的目标制定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全力搞好XX村政治、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使XX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农村。(二)基本原则1、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2、坚持民主建设的原则3、坚持村庄美化的原则4、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关注民生的原则6、坚持行业扶贫和吸收社会其他资金相结合的原则(三)发展战略目标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高效农业为重点,以特色种养殖业为主导,坚持“以民为本,尊重民意;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发展原则。围绕“基础完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三大目标。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战略。突出“支部组织带村、生态农业建村、主导产业强村、莲山课件依靠人才兴村、科学发展富村”五个重点。力争通过三年努力,使帮包村贫困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化、亮化,村容村貌环境整洁,农民综合素质提高,生活丰富多彩,村风民风淳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全力搞好XX村政治、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三年内使XX村经济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努力将其建设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农村。(四)主要建设内容1、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第一书记”担负着农村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肩负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重任。农村基础党组织在整个党的组织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党在农村的组织基础,在上级组织和农村党员群众之间居于联接、结合地位,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党对群众的重要“影响源”和信息“反馈点”。XX村由于贫穷落后,村两委无经费保障,造成党员活动无场所,无阵地,严重制约“三会一课”的有效开展,搞好村党建场所建设是当务之急。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其中硬件建设主要是开展党员教育场所建设,选址在新建的XX村文化休闲广场一侧建设党员活动室和村综合办公室。软件建设包括:1)抓班子、带队伍,选出好带头人。建立一支内部团结、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班子,力争用三年的时间为XX村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2)围绕“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村党支部内部活动各项规章制度,使党员活动走上系统化、规范化道路积极开展党员发展工作,在外出务工人员、退伍军人、致富能人等人员中发现“好苗子”,通过“两推两考一公示”的办法,积极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为村党员队伍建设和村子长远发展储备后备人才。2、村两委及村级管理制度建设村两委建设方面。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村两委缺少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和素质。应从思想引导入手,帮助村两位开阔思路,启动内力,强筋壮骨。一是提高民主决策意识。建立定期召开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制度,增强村两委民主决策意识,对需要推进的工作,一律按“四议两公开”进行决策。二是开阔眼界视野。村两委一定程度上存在“想干不会干,想干不敢干”的问题。为此,应建立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村“两委”成员,到部分先进单位进行学习考察制度,通过参观学习,使村“两委”成员找到榜样,看到差距,增强干好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三是理清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找到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对村庄脱贫致富尤为重要。综合分析各种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广泛征求各级各方面的意见,尤其是专家学者的意见,形成XX村下步发展的思路。总的考虑是,围绕服务基地的发展壮大,引导老百姓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荒山绿化率,提高种植和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制度建设方面。抓规范打基础,促进村级事务长远发展。贫困村均不同程度存在着办事无规矩、工作无章法、议事无场所的问题,很容易引发矛盾,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应坚持在干事中规范程序,在规范程序中推进干事。一是本着务实管用的原则,从抓村级规范入手,在建章立制、规范村级运行程序上下功夫,确立制定出台村务公开、村级事物民主决策、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等10余项制度,提高工作规范化水平。二是成立XX村民主理财小组、党务、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会等组织,并使之有效运转,保障制度的有效监督运行。3、乡村文明建设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真正的脱贫致富,物质文明建设是基础,但是以文化软实力为依托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决不可忽视。通过调研,我们感觉到,村庄长期的落后,固然有其地处山区,土地、资源贫瘠的客观原因,但长期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文化阵地建设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造成“有新房没有新环境,有新发展没有新生活,有新阶段没有新农民”,严重制约农村发展,影响农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所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发展精神文明所涵盖的乡村文明建设已到了非抓不可的地步。乡村文明建设内容:1)村内河道、村庄道路两侧、房前屋后的综合治理整顿对村内道路两侧杂草丛生,河道污水横流,房前屋后乱搭乱建现象进行综合治理整顿,并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意见要求,积极组织建设。2)与省体育局“千村扶贫健身工程”和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乡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相结合,建设村文化健身广场和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丰富村民文体娱乐等文化生活。3)建立村规民约和村级自治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建立卫生保洁员制度,清理固定“三大堆”,制定治理村庄生活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