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docx
鄂尔多斯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32025年)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加快谋划和布局数字经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和水平,对于我市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鄂尔多斯走好新路子、建设先行区、开创现代化,建设美好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加强我市数字经济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思路,阶段目标和重点任务,依据“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发202129号)、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内政办发202166号)和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鄂府发20211号),特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232025年。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形势第一节发展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抓手,以大数据产业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全市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创新数字化治理模式,为鄂尔多斯市数字经济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全市网络出口带宽3150G,固定宽带普及率97.27%,4G网络覆盖率98.95%,5G基站3604个,主要城镇实现5G全覆盖,全市735个行政村全部实现光纤通达,网络设备IPv6支持率达到80%o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建成数据中心5个,可容纳机柜L8万个,可承载标准服务器22.4万台,鄂尔多斯高新区云泰互联数据中心、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区大数据中心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数字产业化重点突出。大力培育大数据核心产业,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等业态逐步形成,建设了煤炭大数据平台、旅游大数据平台、农牧业大数据平台等行业大数据平台。电子信息制造产业取得突破,成功引入京东方、长城等企业。软件与服务信息业初具规模,培育了伊泰、曙光等4家软件企业。2020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为83亿元,占GDP比重2.3%;2021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27.4亿元,占GDP比重2.7%0产业数字化亮点纷呈。推进煤炭产业数字化,构建多元化智能煤矿,矿鸿操作系统首次在煤矿实现设备层操作系统统-O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70处、智能化掘进工作面41处,52处煤矿接入5G网络,13处露天煤矿应用无人驾驶、无人值守、机器人智能巡检等新技术。全市煤炭主产区共建设7处绿色智能陆港,国能580、煤炭网、易能通等煤矿领域公共信息平台投运。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形成较完备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成为国内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现代煤化工试验示范项目集中区,现代煤化工产能达到1925万吨。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在建拟建新能源装机规模5000万千瓦。“风光氢储车”五大产业建设初见成效,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规模初现。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推动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建设,现有国家级贯标试点企业15家、自治区级贯标试点企业12家,企业上云16110家,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农场14个、数字牧场2个。电子商务快速发展,2021年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201.1亿元,同比增长28.1%;实现电子商务采购额160.3亿元,同比增长16.6%。数字化服务和治理不断推进。政府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和“一站式平台”审批系统,全面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结”;“蒙速办”上线特色应用426项,其中可办应用238项,可办率55.87%,居全区首位。自主研发“多多评码上生活”社区智能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横向联合、纵向赋权、数字赋能”的智能社会治理体系。生态治理数字化能力不断提升,水利信息化监管平台初步建成,生态环境监控网络建设不断推进,建成覆盖全域的自动监测站。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看,我市数字经济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整体水平较为落后,主要问题是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创新能力不足,数字化人才欠缺;数字基础设施仍需加强;数据共享利用度不高,数据要素活力尚未释放;绿色、智能技术及装备应用不足,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数字产业总体规模小,缺少拥有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不高,新兴产业占比偏低,产业数字化转型速度有待加快。第二节面临形势世界正经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及全过程,数字经济已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全国各地加速布局,多地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内蒙古自治区将数字经济作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着力打造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北方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枢纽。鄂尔多斯市也将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行城和自治区特色产业数字化应用先导区为目标。我市作为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首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文明城市,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以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抢抓国内外格局和产业链重塑所带来的新机遇,制定了“三个四”目标任务,为数字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开拓了新空间。围绕“三个四”目标任务,加快发展数字经济,锻造数字赋能新能力,构筑产业发展新优势,打造区域数字经济枢纽,筑强鄂尔多斯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自治区”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聚焦全市“三个四”目标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双碳引领,强化数字赋能,着力提升科技教育人才支撑能力,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建设数字能源、数字生态、数字政府“三位一体”特色鲜明的数字产业体系,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行城、北疆智能制造新高地和国家数字治理示范区,奋力开辟鄂尔多斯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第二节基本原则系统布局,统筹推进。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立足鄂尔多斯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推动形成系统布局、科学发展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培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组织保障和政策协调,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构建数字经济良好生态。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更加注重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以数字技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以丰富应用场景为牵引,加快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双碳引领,数字赋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态结构转型。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融合,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构建多元化数字赋能场景,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变革。开放合作,安全可控。积极融入“数字丝绸之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部署,高效利用国内国际数字经济资源,提升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推动网络信息安全与数字经济双轮驱动并行发展。第三节战略定位全国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行城。发挥鄂尔多斯“羊煤士气”资源优势和能源化工产业优势,建设行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煤炭化工数字化和羊绒产业数字化,提升工业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国家数字能源示范区,打造全国资源型城市数字化转型先行城。北疆智能制造新高地。发挥鄂尔多斯土地、能源等比较优势,开创数字时代产业转移新模式新路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现代煤化工、陶瓷、家居等制造业跨地区转移,建设大规模无人工厂,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北疆智能制造“新高地”。国家数字治理示范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作用,构建鄂尔多斯市城市数字空间,建设新型数字政府,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打造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数字生态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和水平,打造国家智能社会治理试验综合基地。第四节发展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数字能源、数字生态、数字政府“三位一体”特色鲜明的数字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数字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自治区特色产业数字化应用先导区。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应用取得突破,高水平创新人才、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汇聚,数字技术创新生态不断完善,形成一批引领性创新成果。到2025年,数字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打造中西部地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全面升级。建成全区一流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城市融合基础设施、有效支撑产业发展的算力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西部领先。到2025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超过98%,5G网络实现城区全覆盖,工业应用领域的5G网络、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数字产业化重点突破。“东数西算”产业集群逐步成型,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壮大,物联网电子制造业积极推进,高端软件服务业做优做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0产业数字化纵深推进。信息化整体水平处于自治区前列,工业数字化总体水平西部领先,产业大脑应用推广成效显著,数字能源建设高效推进,无人工厂集群规模显现。到2025年,具备条件的生产煤矿智能煤矿率100%,重点产业工业互联网平台覆盖率100%,重点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超90%,智慧园区建设率100%。数字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鄂尔多斯数字李生城市模型平台基本建成,城乡一体、普惠均等智慧社会格局基本建成,数字文明城市建设不断推进,生态治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数字经济安全体系不断完善。到2025年,全市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可共享率超98%,创建国家文明典范城市标杆。表1全市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预期指标类别指标(单位)2021年2025年属性总体发展水平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73.5预期性科技创新2.数字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210预期性3.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0.982预期性数字产业化4.电子信息制造业营收收入(亿元)88100预期性5.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收入(亿元)3.6810预期性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培育数量(个)410预期性产业数字化7.具备条件的生产煤矿智能煤矿建成率()100约束性8.重点工业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率(%)100100预期性9.智慧园区建成率(%)100预期性10.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家/个)>30预期性11.电子商务交易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