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设计.docx
武术教学设计武术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动作特点,学会观察、欣赏成套武术,能流畅展示出动作。【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练习、合作探究、纠正错误法,增强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自主学习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激发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以及爱国主义情感和对武术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动作协调有力。【难点】动作连贯,精、气、神一气呵成。三、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3分钟)1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强调纪律安全,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二)准备部分(8分钟)2 .慢跑热身3 .徒手操:头部运动、扩胸运动、振臂运动、提转运动、腹背运动、踝腕运动。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三)基本部分(30分钟)1 .示范导入:教师进行配乐进行成套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欣赏,了解形神拳成套动作,引起学生兴趣和学习欲望。2 .讲解(1)进行基本动作的示范讲解和前三动动作的示范讲解。预备势:提肘抱拳和转头要快速、协调。做到头正、颈直、须收、挺胸、立腰、收腹。精神饱满、眼视左前方。左右并步冲拳:侧上步并步与冲拳动作要同时完成,左右冲拳时拳从腰间冲出,另一拳收抱腰间。做到挺胸、立腰、步稳、眼随手动。开步前推双掌,翻掌抱拳:向前推掌时要头正、颈直、挺胸、立腰、敛臀,眼看两掌。翻掌收抱动作快速有力,收左脚并步抱拳与转头要同时完成组织教学: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3 .练习(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并进行集体和个别纠错。(2)基本动作的'强化巩固:老师喊出相应基本动作的名称,学生依据口令进行基本动作的展示。(3)教师示范讲解并领做,学生模仿练习。震脚砸拳,马步左右冲拳:提膝与向上拧臂、震脚于砸拳要协调一致。砸拳时不可低头弓腰。马步左右冲拳要步稳、身正、冲拳快速有力。(4)学生自己喊口令并作出相应的动作。(5)教师示范讲解并领做,学生模仿练习。插步摆掌:插步与双摆掌要同时完成。眼法由随视而定视。勾手推掌:强调右后转体时要两掌收于腰间,然后再做勾手推掌动作。转身要圆滑,勾手推掌与弓步要协调一致,快速有力。弹踢推掌:弹腿与推掌要同时完成。弓步冲拳:落步成弓步与冲拳同时完成。(6)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以及集体联系。4 .展示各个小组依次进行展示。(四)结束部分(4分钟)1 .放松活动一配乐放松操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要求:放松活动,身心充分放松。2 .课堂小结: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总结,表扬优生,激励全体学生。3 .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四、场地器材田径场、录音机五、预计负荷练习密度:35%40%;平均心率:130135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六、课后反思武术教学设计2一、本人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简要说明目前经常使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应用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能够很好的促进教学,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学生能够直观的完整的看到技术动作,有时教学中的动作技术可以采用放慢的方法,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而且也可以播放许多比赛的视频,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教学对象与特点高中学生有一定武术知识基础,在小学和初中都接触过,本节课是英雄少年的第一节课,我安排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武术操的起势、第一节、第二节,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少,课的节奏不紧,本节课学生参与性强、技能有效提高、思维活跃、知识面拓宽、意志品质、协作态度有效提高,采用启发、模仿、创新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课后我安排学生自己通过电脑观看教学视频,观看本节课的教学视频和后两节操的教学视频。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掌握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抱拳礼、第一、二节动作。教学重点:正确的动作顺序、身体姿势及节奏感。教学难点:手、眼、精、气、神的协调配合。四、教学过程与技术应用(针对教学过程,对拟解决的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点)教学环节过程描述技术工具及使用开始部分在课的开始阶段先让学生观看本节课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对武术操有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带着学生进入准备活动。视频多媒体基本部分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分解教学视频,然后在教学中给学生解决问题,和学生一起练习。视频多媒体结束部分1、在结束部分,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学生能尽快得到身心的放松。2、放松后让学生观看比赛的武术整套操,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频播放器五、教学反思(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如何?信息技术的作用是否不可替代?是否存在可以改进的地方?请就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反思。)一、只有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你让学生在那里长时间集中练习,他也会觉得枯燥的,注意力也不会集中起来,影响教学的效果。这节课我在教学前先让学生观看整套操的完整视频,让学生对整套操有更直观的印象,此外在课的结束部分让学生观看武术比赛的视频,让学生对武术有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二、注重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辅导能力是体育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和手段。1、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没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在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质与量都有很大的差别,因为自我评价意识,在技术掌握的过程中,起着信息综合分析器的作用,它对众多的内外部信息进行分析、纠正、选择并确定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如果一位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评价能力,他在练习中只会机械重复、死练硬套。产生错误时,不仅判别不清,甚至有可能由于一再重复导致技术的错误定型。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根据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去寻找解决或改正的线索与办法,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技术规格及练习的讲评,提供判别标准,明确练习要求,是培养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基本方式。三、本节课给我留下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提高女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感觉女生的兴趣相较男生差一点,下节课我准备首先从武术的作用讲解,让学生了解每个武术动作的作用,具有怎样的防御性等方面去提高女生的兴趣。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着眼学生,抓住教学的契机,以启智激励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去寻觅、求索,这样才是一节好的体育课。武术教学设计3活动题目:中国功夫活动领域:健康、社会活动目标:1、了解中国武术博大精神,喜爱中华武术。2、学习中华武术的基本动作。3、大胆表演武术。活动前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让幼儿观看关于武术的图片。2、物质材料准备:红绸若干,歌曲中国功夫。3、多媒体资源准备本节活动中的图片。活动过程:1、教师腰系红绸带,引导幼儿观察。老师今天的打扮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老师为什么要腰系红绸带?2、教师出示练习武术的照片,让幼儿通过讨论了解练习武术的目的。谁在练习武术那?连外国人也加入了练武术的队伍,这说明了什么那?练武术有什么用?爷爷奶奶练习武术有什么作用那?小朋友在练习武术,爷爷奶奶也在练习武术,外国人都在练习武术说明练习武术很重要。爷爷奶奶练习武术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练习武术即锻炼了身体,也可以在危险的时刻自我防身和帮助别人。3、教师镜面示范指导幼儿学习武术的基本动作(站立、马步、弓步、握拳、推掌)。4、教师放音乐镜面示范整体武术操的动作,并小结主要动作。5、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和幼儿一起练习,告诉幼儿回家把武术操表演给爸爸妈妈看。大班健康、社会活动中国功夫微课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我是这样设计的,我先出示武术的图片有成年人练习武术、小朋友练习武术、外国人练习武术的图片问,图上的'在干什么?你看到过吗?在哪里?以此来引题。让幼儿说说在哪见过练习武术,练习武术的作用。幼儿积极性很高,本身孩子们就是好动的,也在电视中看过,平时也模仿过。因此活动中幼儿对中国功夫产生极大的兴趣,体验到了中国功夫雄壮有力的气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能学会基本动作。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整体的动作只做了一遍孩子们掌握的不是很好。还需要加一节继续练习。武术教学设计4一、学情分析生命教育课本中强调,身体健康是生命发展的基础。“生命在于运动”。我国的武术运动源远流长,尤其强调的是健身性和攻防意识。本单元共七课时,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安排这一单元教材主要依据新课标要求来选择,同时,这一教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因此,课的构思与设计始终围绕课改的精神和理念,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和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同时培养想象力、实践能力、感知能力和创新意识。本次课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社会适应与心理健康为目标,内容采用:队列操练形神拳套路学习。在学习形神拳套路过程中教法采用了示范、启发、点拨、分组练习等方法,加强形神拳套路的学习和武术攻防含义的理解。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法采用各组轮流表演规定套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组织教法还采用异质分组同时练习法,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和培养同学间合作能力。通过套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攻防能力和动作应用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了解武术健身价值及攻防含义。加强身体锻炼。2 .技能目标:90%以上学生掌握形神拳套路的连贯动作,发展身体综合素质,以及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3 .情感目标:培养武术攻防意识和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勇于面对挫折的品质,体验成功感。三、教学流程(一)课堂导入与热身阶段:队列操练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和培养体育骨干。(二)达成目标阶段复习形神拳套路:重点掌握套路的连贯性,加强形神拳套路的理解,攻防意识的培养;通过展示演练,培养同学相互学习与评价的能力,以及体验成功感的快乐。(三)课的尾声1 .放松操:调整呼吸、静心放松;2 .培养自评、互评的学习评价能力。武术教学设计5一、成立武术教学实验领导小组:组长:涂容波,副组长:张新民。负责武术教学及比赛的组织、协调、教研和考核工作。二、班主任职责:1、组织本班学生按时参加武术训练,保证全员到位。2、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保证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训练。3、主动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家长全力支持自己的.孩子学习武术。4、协助教练处理训练中出现的突发事件。5、协助教练出色地完成各级交给的武术比赛或表演的任务。6、在任期内,保证学生人数的稳定。三、教练员职责:1、制订计划:武术教学要有长打算,短安排,三至六年级要构建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在训练内容上要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列。每学期按照这个系列安排训练内容,制订训练计划。2、保证训练时间:常规训练按课表上课,对参赛学生每天早上提前一小时,下午其它班放学后推迟一小时。双休日训练时间每位学生必须保证7小时,其它情况另定。3、遵守训练常规:要求教练员提前十五分钟到达场地,检查场地是否合乎训练要求及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原则上训练地点在学校,特殊情况与有关人员商量后再定。训练时,教练员与学生要始终在一起,不准坐着上课,穿拖鞋上课。严禁上课时间会客、购物、谈天看书看报等。4、组织比赛和表演。平时注意比赛队伍的培养及表演中的高难动作的训练,形成特色,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