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务虚会上关于2025年工作思路汇报(共8篇).docx
在务虚会上关于2025年工作思路汇报2025年我镇总体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党委政府工作要求,按照“123”工作思路,高标谋划、紧密推进,力争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提档升级。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XX亿元;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X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亿元。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产业项目带动,增强经济发展动能一是夯实农业基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全力推进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整治,狠抓违法图先整改,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做到既消除“现有量”,又遏制“新增量”。大力发展香蕉、火龙果、肉牛、肉鸡等特色种养殖业,依托火龙果种植示范园、畜禽养殖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园等,带动种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二是突出工业主导。“继续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分管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专班机制,全力服务新天地产业园、瑞兴二期等重点项目。强化项目用地、用电等基础保障,加快推进110千伏福瑞送变点工程站建设,向上对接协调新天地产业园土方消纳问题,争取年内继续实施水利发电项目。支持和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华纳公司早日上市,配合做好瑞兴分散式风电场项目前期工作,扶持太兴石场打造自治区级绿色矿山,指导太兴、石埠等石场早日入规,力争年内新增1家规上企业。大力推介新天地产业园,以瑞兴公司为龙头,引进“补链、延链、强链”项目,推进世邦涂料项目、瑞兴填充母粒项目取得实质进展。三是激发第三产业活力。加快推进罗天山庄二期项目建设,拓展研学、露营、户外运动等功能,开发二次消费、丰富夜间经济、盘活周边资源。依托秀灵至腌翔公路,打造“四库岭一罗天水库一太平湖一瞭望水库”休闲-骑行路线,实现“体旅”深度融合。二、紧扣乡村振兴主线,提升民生福祉水平一是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加强动态管理,做到“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消尽消"。落实落细各项帮扶政策,以产业发展和稳岗就业为重要抓手,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实施“一村一策”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挖掘各村(社区)资源,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镇级投资公司增收渠道。二是将补充耕地工作与助力乡村振兴相结合。写好补充耕地“后半篇文章”,将流转回来的土地交由村集体或村投公司代种代收,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对集中流转地块进行连片打造、规模种植,发展香蒸、玉米、南瓜、甘蔗、牧草等特色产业。在发展产业过程中为附近村民特别脱贫户、监测户提供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村投公司实现收入后,按比例分红至各村(社区),用于村屯道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三是持续推进乡村建设。加快编制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用好定村庄规划,积极争取指标开展平顶村、罗旺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服务新天地产业园及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排污、小型水利等镇村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各村(社区)结合实际申报2025年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建设项目,利用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实施平南社区珏三街小巷排污渠道、瞭望社区法治宣传广场等项目,加快推进平顶小学、社区小学周转房项目建设,谋划建设社区农产业交易市场。坚决遏制“两违”新增,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及日常巡查力度,发现一TT¢、zo三、筑牢安全稳定根基,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一是坚决守好安全底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职专项治理深化年”专项治理行动等,强化日常巡杳检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二是深化平安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实行“双月研判、一站式调处、双向化解”机制,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严格落实信访包保制度,坚持一案一专班、一案一对策,做好重点时期重点人员管控工作。三是推进乡村善治。充分发挥各村(社区)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引导乡贤参与矛盾化解、民风引导、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打造基层治理“五治融合”示范点,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支持我镇教育基金会发展壮大,动员广大乡贤、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继续扶贫帮困、捐资助学,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献爱心、做实事。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基层党建质量一是进一步深化主题教育质效。坚持把“严实效”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始终,扎实做好问题整改和成果转化“后半篇”文章用好检视问题的“放大镜”,动真碰硬抓好整改整治,做到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把主题教育的落脚点放在推动中心工作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实实在在成效和变化。二是持续强“五基”促“三化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后进)村党组织排查整顿,抓好“两新”组织设立和管理工作,巩固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三是集中力量打造党建特色亮点。加快推进“村企共建”党建示范点二期项目,利用村委门前小广场,建设村企共建活动室、休闲文化小广场及五老工作站,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常态化监督检交,做实“一月一监督”主题活动,围绕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等任务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用好问责利器,对在耕地保护等中心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的领导干部严肃追责问责。强化村级监督,重点对各村(社区)的村集体收入、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等方面进行督查,进一步理清村级债权债务,组织村监委通过催收、约谈等方式,回收欠账村集体经济项目收益,促进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在2025年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2025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单位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谋深谋细分解任务、规划思路,抓紧抓实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持续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奋力推动“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聚合力、提能力,推进干部队伍更加坚强有力一是打造团结奋进的坚强班子。以党委“第一议题”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读书班为抓手,常态化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引导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带动“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在全域蔚然成风,推动各项事业破浪前行。二是建设担当有为的过硬队伍。进一步选好、用好、管好各级干部,落实“能上能下”常态机制、健全“交流轮岗”工作制度、构建“一专多能”培训体系,持续调优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结构,在实践中提升干部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可堪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三是锤炼创新实干的工作作风。单位上下形成“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力求把精力用在办实事、重实绩、求实效上,对已经谋划好的重大项目、重要政策、重点工作,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形成强大合力,创造突出实绩。二、抓招商、增效益,推进经济发展实现更大突破一是围绕“水”字做文章。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打造新型工业实力板块。加大对传统支柱产业投入,以XX矿泉水基地为支点,整合辐射做大X个品牌,努力将XX打造成知名的矿泉水生产基地,推动发展产业链集群,实现项目建设“有依托有后劲”。二是围绕“园”字做文章。依托辖区X家产业园区“借巢引凤”,深入引进不少于X个千万元企业、X家新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产业园,新增年纳税百万元以上企业X家。三是围绕“快”字做文章。加快XX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市最大的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废弃和低效存量建设用地,加快XX项目、XX项目、XX项目建设,助力村集体增收。四是围绕“引”字做文章。加强对接在谈项目,争取XX项目、XX项目、XX项目、XX项目等在域内开花结果。出台招商引资激励措施,营造“人人都参与招商,个个都为招商出力”的局面,真正让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五是围绕“产”字做文章。抓产业是“打基础、利长远”的潜功,也是拉动需求端最有效的举措,注重培育一批把握市场风向的新业态龙头企业,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产业项目招引,切实改变项目层次不高、质量不优、储备不足的现状。三、立标杆,树样板,推进乡村振兴释放活力动力一是做特做精新型农业。打造农业产业活力板块,充分发挥林业优势,做足农业文章,加快农业经济转型步伐,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引进新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延链补链,实现农业产业“有特色有前景”。二是优化产业布局。在设施农业综合发展示范村,重点发展蔬菜瓜果、花卉盆栽、中药材等产业,加快种植基地建设进度,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在环境好、风景好的村,充分利用山水林木、农园田野、生活风情、历史人文等资源,积极发展众筹农业、休闲农业、民宿度假、康体健身等新业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持续强化产业支撑,让农民在多个节点上分享发展红利,真正把农业打造成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有希望的热土。三是打造示范样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城乡基础设施无缝对接,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现环境面貌整体提升。四、办实事、暖民心,推进社会民生得到持续提升一是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对照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补齐短板,确保大学生、困难群体、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二是更加突出兜牢民生底线。不断强化精准救助,加快推进动态监测和主动发现机制建设,确保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全年计划新增低保救助家庭XX户,支出社会救助金XX元,确保各类救助资金足额、及时发放,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兜底保障全覆盖,让基本民生底线兜得更牢更实。三是更加突出公共服务供给。依托养老服务中心,探索高端服务社会化,以市场化运作提升公共服务,解决农村老人就餐、休息、娱乐、理发、洗衣等基本生活问题,探索具有特色的“离家不离村、养老在乡村、享乐在家门”农村养老新模式,不断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使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四是更加突出一体化建设。夯实一体化的基础,持续完善交通路网,多层次打通交通“最后一公里”;推动一体化的协作,完善产业、科技、文旅、园区等合作机制,加强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公共领域的互认互通,不断扩容辖区居民的“民生幸福圈”,推动区域内信息、资本、人才、土地等各类要素更加高效便捷流通。五、防风险,除隐患,推进安全底线切实守稳守牢一是强化矛盾化解。完善信访事项办理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确保信访事项化解率达到XX%。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二是抓好安全生产O全面排查各类安全隐患,建立长效机制,扎实做好消防安全、自建房、烟花爆竹、城镇燃气、建筑安全、交通安全、校园安全、人员密集场所等领域隐患排查治理,牢牢掌握防范化解风险的主动权,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三是完善基层治理制度。推行基层自治工作法,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协同联动机制,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加强治理队伍建设,发挥书记助理、第一书记作用,定期开展工作交流会议,开展专项教育培训,提高基层治理人才的专业化水平,为社区治理注入新动能。六、抓督导、强素质,推进廉洁自律防线更加牢靠一是强化“包干制”。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任务,落实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真包真干,真正落实。二是强化“督查制”。突出“常、严”俩字,组建专人专职队伍专门负责抓督查,严格标准、严厉措施、严肃纪律,形成督查工作的常态化,抓住关键不撒手、紧盯目标不松劲,切实推动工作落实。三是强化“账单制”。以账单式管理为抓手,将抓督查抓落实作为核心内容,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任务中抓落实、求实效,以铁的纪律,保持“干”的本色,实现广大干部“有担当有作为"。四是强化“周学制”。加强学习培训,组织开展“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