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500吨三唑磷原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前言1.0总则1.1 评价目地及指导思想1-11.2 编制依据1-11.3 评价因子1-21.4 评价标准1-31.5 环境保护目标1-41.6 评价工作等级和范围1-51.7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1-51.8 环境敏感点1-62.0建设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建设单位、拟建地点及建设性质2-12.2 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及其总投资2-12.3 占地面积2-12.4 工艺方法2-12.5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2-12.6 总平面布置2-12.7 工程内容2-13.1 工程分析3.1 主要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3-13.2 主要设备3-13.3 公用工程3-23.4 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说明3-23.5 物料平衡分析3-53.6 水平衡3-73.7 工程污染源分析3-73.8 厂址可行性论证3-123.9 总图布置及排污口合理性论证3-13U.环境管理和环境监测计划11.1 环境管理11-111.2 环境监测计划11-212.0评价结论12.1 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12-112.2 工程分析12-112.3 环境影响预测12-112.4 风险分析12-212.5 污染防治对策12-212.6 总量控制12-312.7 公众参与12-312.8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412.9 结论12-4附表、附图、附件随着经济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地提高,人们对直接影响身心健康地食品地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时代发展地要求-,国家对高毒农药地生产和销售严加限制-,三噗磷农药以其高效、中低毒地特性,在农药体系中得以长期发展,据有关资料-,其已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国家优先推荐地农药.为发展本县域经济、强化工业基础-,九江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利用九江造纸厂(已于2000年停产)原有设施-,成立九江和田化工有限公司-,拟建年产三噗磷原油500吨-,项目总投资415万元-,九江县计委九计字200206号文对本项目地立项予以了批复.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地有关规定-,为切实做好建设项目地环境保护工作-,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确保项目工程顺利进行-,九江和田化工有限公司委托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接受委托后-,随即成立项目课题组-,组织人员到拟建场地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勘查与调研-,收集了有关地工程资料-,进行了该项目地初步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依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该项目地特点-,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江西省环保局于2002年6月21日对本大纲给予了批复(赣环督函字2002)54号)-项目课题组得到批复后一,委托九江市环境监测站进行了环境现状监测-,并根据大纲和大纲批复意见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呈报江西省环境保护局.本项目环评报告书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江西省环保局、九江市环保局、九江市环境监测站、九江县环保局和九江和田化工有限公司等有关部门地大力支持与协助-,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1.0总则Ll评价目地及指导思想LLl评价目地通过对建设项目场址周围环境现状地调查和监测-,掌握评价区域内地环境质量现状以及环境特征;分析项目建成后污染物排放情况-,结合所在地区环境功能区划要求-,预测工程建成后主要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地影响程度、影响范围.论证工程拟采取地环保治理措施地技术经济可行性与合理性-,提出切实可行地建议与意见-,从环境保护地角度做出本建设项目地可行性结论-,同时为其工程设计及投产后地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工程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地统一.1.1.2指导思想根据本工程地可行性研究报告-,针对工程排放污染物地特点-,依据国家和江西省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分析工程排放地各类污染物能否达标排放-,工程设计中是否采用了清洁生产工艺-,对拟采取地环保治理措施进行合理性、可行性论证-,对尚未达标排放地工序提出合理、可行地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做到针对性强、措施得力.评价中贯彻“达标排放”、“清洁生产”、“总量控制”和“可持续发展”地原则-,评价结论力求做到科学、公正、明确、客观.同时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确保圆满完成本项目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10.30);(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1)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指数法进行评价-,其表达式为:FiqCoi式中:H-i类污染物单因子指数;Ci-i类污染物实测浓度;Co-i类污染物地评价标准值根据污染物单因子指数计算结果-,分析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论证其是否满足功能规划地要求-,为工程实施后对环境空气地影响预测提供依据,(2)执行标准:NH3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地最高容许浓度-,见表4-2.表4-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执行标准(单位:mgm3)(摘录TJ36-79)污染物名称浓度限值NH30.20(3)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统计、评价结果见表4-3.表4-3环境空气现状监测及评价结果监测点采样时间NH3(监测结果)NH3(评价结果)Al2002.11.280.1120.562002.11.290.Ill0.562002.11.300.1210.612002.12.10.1040.522002.12.20.1040.52平均值0.1100.55由表4-3可见-,评价区域内NH3日均值污染指数均小于上,未有超标现象-,监测地日均值满足执行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地最高容许浓度-,表明评价区域内地空气质量环境现状良好,4.4.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4.4.2.1现状监测受我所委托-,2002年11月27-28日九江市环境监测站对长江九江段进行监测.(1)监测断面地设置为了解纳污水体长江九江段地水质现状-,本次评价在长江九江段布设了五个监测断Co-i类污染物地评价标准值-,mg/L.根据污染物单因子指数计算结果-,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论证其是否满足功能规划地要求-,为工程实施后对水环境地影响预测提供依据.(2)评价标准: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SS参照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中水作标准(一类)-,见表4-6.表4-6地表水环境评价标准值(单位:mg/L-,PH除外)污染物pHSSBOD5CODc总磷标准值6-91504200.2(3)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见表4-7-,其中未检出项目取其测定下限值用于评价.表4-7地表水环境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表目监测断面PHSSBOD5CODc总磷SWl平均值7.9843.42.5518.70.075单因子指数0.490.290.640.940.375SW2平均值7.6677.52.2018.30.10单因子指数0.330.520.550.920.50SW3平均值8.0393.71.3517.90.065单因子指数0.520.620.330.900.33SW4平均值7.9945.92.2517.90.07单因子指数0.500.310.560.900.35SW5平均值8.0168.72.2718.30.095单因子指数0.520.460.570.920.48由表4-7可见-,长江九江段评价范围内各监测断面上各类污染物指标现状监测值均符合所执行地标准-,单因子标准指数均小于一,没有超标现象-,表明评价区域内长江九江段水域地现状质量良好-,满足所执行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要求.4.4.3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根据本工程废水排污特征和大纲批复意见-,本次地表水环境预测评价选取主要污染因子总磷、CoDC作为预测因子,5.1.2预测内容生产废水达标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即直接排放)情况下对长江纳污水域水质地影响分别进行预测.5.1.3预测范围长江水域废水总排放口起至下游500Om流域内.5.1.4预测模式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2-9.3)中推荐地预测公式其中CoD采用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进行预测-,总磷采用二维稳态模式.CoD预测模式如下:C(.y)XHX6.14×My×x×uIruy=X(exp'4VXX式中:C(x,y)预测点污染物浓度值-,mg/1;-,y预测点坐标位置-,mCp污染物排放浓度值-,mg/1;C.污染物水域现状值-,mg/1;Q污水排放量一,m2s:u河流流速一,m/sH河流水深一,m;B河流宽度-,m;M,横向混合系数-,M/s;K河流耗氧系数-,1/d;I河底坡降-,mm.总磷预测模式没有考虑污染物地衰减-,只考虑其进入长江后地扩散-,即上述公式中k=0时地预测结果-,其它各项相同.5.1.5参数选取(1)污染源强:见表5-1.根据大纲批复意见-,本次评价要预测总磷-,而废水中没有总磷指标-,只有有机磷和磷酸盐一,而有机磷占总磷量地99%左右-,因此-,以有机磷地浓度来预测地表水中地总磷,表5T地表水环境预测污染源强废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港CODa总磷m3/dm/s达标排放事故性排放达标排放事故性排放23.00.0004100mgL7909mgL/465mgL(2)长江水文参数长江每年6-9月为丰水期-,12月至次年2月为枯水期-,2月为最枯水期-,其余各月为平水期-,历年丰水期平均水位17.25m-,枯水期平均水位9.5m.最大流量为77000m3s-,最小流量4500n?/s-,最大年平均流量31100/s-,最小年平均流量14400m3/S-,多年平均流量23500m3/s-,平均水深3.5m-,平均流速0.34ms,水力坡降1%.(3)其他参数确定K值采用两点法求取-,根据监测结果-,计算得K为0.851/d.M,根据江西省九江市工业污染源调查技术总结地示综试验结果-,取0.2m2s;5. 1.6预测计算5.1. 6.1废水达标排放情况下污染影响预测废水达标排放情况下污染物CoDC对长江纳污水域地影响见表5-3.表5-2达标排放时CoDc.在河流沿程浓度增加值(mgL)J(11)X(m)124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