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体育馆基坑土方开挖支护施工方案.docx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第一章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41.1 编制依据41.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41.3 项目施工管理目标5第二章工程概况52.1 工程概况5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52.2.2 工程地质条件52.2.3 水文地质条件6第三章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73.1 方案设计的比选73.1.1 基坑安全等级73.2 支护结构及地下水控制设计73.2.1 设计依据73.2.2 支护结构设计73.2.3 地下水控制设计93.2.4 施工程序10第四章施工方案104.1 整体方案步骤104.2 各专项方案11421挂网、喷射混凝土11422锚杆施工134.2.3周边管线施工保护措施16第五章注意事项175.1 基坑排水175.2 基坑开挖须遵循以下原则175.3 工况要求185.4 施工注意事项1855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8第六章基坑的监测和安全维护206.1 基坑的监测206.2 监测内容206.3 监测频率与周期216.4 监测制度与成果提交23第七章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237.1 防人身伤害事故237.2 防火灾事故247.3 防触电措施257.4 防冻、防滑267.5 防交通事故267.6 基坑的安全维护127第八章应急抢险措施288.1 基坑开挖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急预案288.2 做好事故应急预案管理29施工总平面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基坑支护平面图基坑支护剖面图施工进度横道图项目组织机构图.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图项目安全保证体系图第一章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XXX市XXX区第一中学体育馆消防水泵房项目基坑工程;(3)适用的主要规范: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xx)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xx)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xx)4 .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xx)5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xx)6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11SG814图集)7 .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20xx青建管字36号文8 .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DBJT14-081-2011(4)适用标准:1 .我公司依据GB/T19001-2000、GB/T24001-2004、GBT28001-20xx编写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1.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规范、标准化操作,突出重点,为用户服务;(2)以人为本,信守合同,科学管理,安全高效,文明施工;组织、优化资源,统筹安排,协调指挥,按合同工期完成任务。1.3 项目施工管理目标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负责人的质量保证体系。开工前组织全部进场人员学习施工方案,熟悉图纸及地质状况,对机械操作手进行技术交底,要求掌握施工的技术要点。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学习规范要求,精心施工。完工后,进行严格自检,不合格者坚决返工,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1)质量目标:合格;(2)环境目标:施工现场噪声不超标、废弃物按规定处置;(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安全隐患整改率100%、千人负伤率低于3%。、工亡事故为0、无职业病发生。第二章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2.1 工程周边环境概况2.2.2 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场区地形较为平缓,地面标高约m。场区地貌成因形态类型为张村河一级阶地,后经人工回填改造。(1)素填土褐色杂色,稍湿很湿,松散,以回填砂土为主,混有碎石粒径约25cm,局部混有建筑垃圾及编织袋。(2)粉±粉砂黄褐色,湿很湿,含铁镒质氧化物,该层结构性差,属新近沉积土层,呈细砂粉质粘土互层,层厚约10-30cmo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压缩模量ES=9MPa,黏聚力标准值18kPa,内摩擦角标准值19度。(3)粉质黏土黄褐黄褐色,湿,可塑,含铁镒质氧化物、中粗砂颗粒,干强度中等,韧性一般,切面略有光泽,具中等压缩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压缩模量Es=5.4MPa0黏聚力标准值17kPa,内摩擦角标准值8度。(4)黏土黄褐黄褐色,湿,可塑,含铁镒质氧化物,含有约15%粗砾砂颗粒,见有高岭土条带,韧性一般,切面较粗糙。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压缩模量Es=7MPa0黏聚力标准值28kPa,内摩擦角标准值10度。(16)花岗岩强风化带黄褐浅肉红色,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裂隙发育,矿物蚀变强烈,岩芯手搓呈粗砾砂状。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100OkPao该风化带岩体属极破碎的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2.2.3 水文地质条件勘察期间,场区见有地下水,为第四系潜水弱承压水。场区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3.35.0米,绝对标高:12.8614.96米。第三章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3.1 方案设计的比选3.1.1 基坑安全等级综合分析本基坑特点、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基坑周边环境条件,本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级;自基坑开挖起至回填结束,基坑设计使用年限为个月。3.2 支护结构及地下水控制设计3.2.1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如下:XXX市勘察测绘研究院XXXXXXXX土工程勘察报告XXX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XXX市XXX区第一中学消防水泵房项目总平面图、地下一层平面、剖面图、排水总平面图、给水总平面图设计依据的规范及规程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JGJ120-20xxGB50086-20xxGB50010-20xxGB50007-2011GB50497-20xx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DBm4-081-20113.2.2 支护结构设计详见基坑支护平面图和剖面图。基坑开挖前应先进行平面支护位置的表层土方运输与场地清理平整,坡顶外侧标高若高于设计坡顶则整平至设计坡顶标高;若低于设计坡顶标高则按现状标高开挖支护。先进行现有地下室范围土方开挖、地下室超出、回填,然后按支护单元进行锚杆施工,上层锚杆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锚杆施工。土石方应分层开挖,分层开挖高度与锚杆竖向间距对应,开挖一层支护一层,严格控制超深;第一层开挖到位后,应立即进行锚杆和钢筋网面、喷浆的施工,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方可进行第二层开挖;第二层开挖到位后,应立即进行锚杆和钢筋网面、喷浆的施工,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方可进行第三层开挖,第三层开挖到位后,应立即进行锚杆和钢筋网面及喷浆的施工,第四层同上,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上30CM位置,采取人工清槽到底设计标高。根据锚杆标高,把基坑开挖分为4层,见下表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1单元MGl1.5m/MG23.9mMG35.4m2单元MGl1.0mMG22.5mMG34.0mMG45.5m3单元MGl1.5m/MG23.5mMG35.0m坡顶设竖向锚钉MDO,锚钉杆体均采用1C22mm,长度1.5m,水平间距2.0m,人工击入;边坡全坡面设置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强度为C20,采用绑扎钢筋网A6.5250x25Onln1,钢筋端部设置弯钩,面层厚度801111,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锚杆为全粘结锚杆,钢筋选用HRB400,矩形排列,钻孔注浆工艺,注浆比0.5水泥浆,强度不低于M20,采用硅酸盐水泥P.042.5,1单元MGl水平间距L5m,倾角度15度,锚杆长度4m,MG2水平间距L5m,倾角度15度,锚杆长度5m,MG3水平间距L5m,倾角度15度,锚杆长度4m,2单元Gl水平间距L5m,倾角度15度,锚杆长度4m,MG2水平间距L5m,倾角度20度,锚杆长度6m,MG3水平间距1.5m,倾角度20度,锚杆长度6m,MG4水平间距1.5m,倾角度20度,锚杆长度5m,3单元MGl水平间距1.5m,倾角度15度,锚杆长度6m,MG2水平间距L5m,倾角度15度,锚杆长度7m,MG3水平间距l.5m,倾角度15度,锚杆长度5m。3.2.3 地下水控制设计基坑采用集水坑、坡顶设置挡水台,坡面设置泄水孔、坡底设置排水沟降水井进行排水。土方开挖前在基坑中部设置集水坑进行预降水,疏干坑内积水;坡顶通过设置挡水台,挡水台高度330mm,宽度145mm,采用MUlO烧结普通砖M7.5水泥砂浆砌筑;坡面设置泄水孔,采用5011三PVC管,每4平方米设置1处并根据坡面渗水情况进行调适当调整,坡度为5%;坡底设置排水沟,高度和宽度局均为300mm,采用MUIO烧结普通砖砌筑,15mm厚MlO砂浆抹面,沟底为C20素混凝土浇筑成型,设置降水井进行集中抽水,基坑支护施工或使用期间遇雨季时应加强排水,确保基底干燥。3.2.4 施工程序本工程施工程序按如下步骤进行:场地平整(场平高程18.8m)一控制点及支护结构位置坐标测放-1单元第一层土方开挖(高程17.3m),2单元第一层土方开挖(高程17.8m),3单元第一层土方开挖(高程173m)一分层开挖高度与锚杆竖向设计间距对应,开完一层支护一层一下道工序。结合工程特点和本单位的技术装备、劳动力状况,使各主要分项工程在时间、空间上充分紧凑搭接,尽可能缩短基坑支护的施工工期。第四章施工方案4.1 整体方案步骤基坑开挖的整体方案按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大面积开挖,开挖深度1单元为1.5米,2单元为1米,三单元为1.5米,同时做好基坑周边管线保护,局部人工开挖清理。因水泵房面积较小180.7平方米,场地狭小,机械现场不具备交叉作业条件,工序由北向南分层开挖,由于场区南侧现状有雨污水管道,需拆除现有雨污水管道及雨污水井,修建临时坡道供施工机械及土石方、材料、人员等的进出,待施工结束后恢复。第二步,1单元下挖2.9米处有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2单元下挖1.5米处有给水管道应采取砌砖保护,然后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分层开挖,开挖一层支护一层,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下层开挖。第三步,开挖至基底。4.2 各专项方案4.2.1 挂网、喷射混凝土1、土方开挖大面积土方开挖,开挖深度1单元为L5米,2单元为1米,三单元为1.5米,1、2单元坡顶按1:1放坡,3单元按1:0.5放坡,机械挖好后坡面用人工使用铁铲修理平整,并人工寻找基坑1、2单元地下管道,标记走向,砖砌防护沟,然后三次开挖至基础垫层底标高(绝对标高12.4m)o2、挂网坡顶击入式土钉,土钉打入深度1500mm,采用挂网挂于土钉上,钢筋网采用6.5圆钢筋纵横间距25Omm双向布置;3、喷射混凝土施工喷射混凝土的干料靠空压机的空气压力运送。水泥、砂、砾石干料在喷口与水混合,高速喷向开挖土墙表面。其基本顺序如下:准备,检查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