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docx

    • 资源ID:1850907       资源大小:16.1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docx

    理论资源老师人格及情感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探讨综述贵州路小学安路整理【摘要】老师的心理健康干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老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许久的。有探讨表明,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本文从老师的人格和情感两个方面述评老师心理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关键词】老师心理;人格;情感;心理健康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老师的心理健康干脆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老师的一个皱眉、一个微笑,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许久的。这些影响作用,不仅体现在老师组织实施教化教学的行为过程中,老师自身的心理倾向、人格魅力和对学生的期盼评价等,同样会对学生产生不行估量的影响,甚至比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化教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根本性,作用更深远,了解老师心理及行为对小学生的影响对于广阔老师开展教化教学工作,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古今中外诸多教化专家、学者对此做了论述探讨。今将自己阅读的有关论述综述于下。一、老师的人格对学生心理的影响。人格又称为特性,是个体具有确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它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特性倾向性。如须要、动机、爱好、志向、信念、世界观等。其次,特性心理特征。如实力、气质、性格。第三,特性自我调整。如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限制等。每个人的特性既包括着很多与众相同的心理特征,也包括着很多别出心裁的心理特征。(教化心理学高等教化出版社)因此,不行能找到两个在特性方面完全相同的人。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不同,人就会在各种心理活动中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例如:有的人很简单发脾气,而有的人却很少发脾气;有的人特殊富有表情,而有的人却特别缺乏表情,等等。清华附小教授苗育春认为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教化是多方面的。对学生而言,起教化作用的因素也是很多的。但其中起确定作用的因素是老师。由于培育人的工作主要由老师来实施,老师对学生的教化影响,不仅依靠老师的专业学问,也有赖于老师的心理品质。老师的特性影响着学生健康特性的形成,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有时甚至是终身的。老师特性的表现及言行干脆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通过对老师的认同加以仿照,并自然而然地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品德。学生的这种心理行为是一种内驱力作用的结果,是自觉自愿和主动主动的,这不是老师仅靠说教或靠手中的“权利”发号施令所能产生的。天津商学院心理学会的范丽英教授指出老师的人格品质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老师人格的表现、言行干脆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耳闻目睹、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我国古代教化家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国外也有教化家认为:老师的世界观、品德、生活及他们对每一事物的看法,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实力、志向、才能的培育问题,没有老师特性对学生特性的干脆影响,是不行能实际解决的。“俄闻名教化家乌巾斯基说:“在教化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化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和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致,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化中的作用。没有老师给学生以个人的干脆影响,深化到学生品德中真正教化是不行能的。”因此,他甚至强调:“老师的人格就是教化工作的一切”只有从老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能涌现出教化的力气。”老师与学生接触最多、,跟学生交往最亲密,因此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可以说,老师人格修养对学生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养具有确定性的作用。正如科学出版社的王荣德在老师人格论中所提到的老师良好的人格品质是老师进行教化工作的基础,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个有着良好人格品质的老师简单与学生打成一片,友好相处,能对学生心灵深处的喜悦和苦恼、确定与怀疑刚好察觉,并对他们的点滴进步予以确定和表扬,从而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鸣,赢得学生的信任和主动效仿。反之,一特性格急躁、愁闷孤僻、表里不一的老师,他的这些不良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影响则是消极的,尤其当他还是一个班主任时,这个班的纪律观念、学风班风确定也不会好。这样的老师不仅简单割断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还会使学生对老师及其所教学科产生抗拒与厌学心理。这时,“授业”的效果当然也是不会好的。老师良好的人格品质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老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有了它,儿童的心灵就拥有了一片“最绚丽的阳光”(夸美纽斯语)。凡是胜利的老师,无论他是高校、中学、小学的老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老师的劳动是培育人,老师的劳动工具是老师的人格。乌巾斯基说:“只有特性才能作用特性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J综上所述,老师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的影响特别重要。学生接受老师是发生在深层次的心理活动。只有当学生接受老师这个人时,才能接受老师的教化,达到较好的教书育人的效果,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生先亲其师,而后方能信其道”。二、老师的情感品质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须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它有三方面突出的作用:一是对人的相识和活动具有动力作用,二是对人的健康有重要影响,三是它丰富了人的心理生活。(教化心理学高等教化出版社)因此,在教化过程中,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反应是特别敏感的。老师的喜怒哀乐都会引起学生心理的相应波动,老师对学生、对工作、对社会、对人生的不同看法,都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不同影响。美国的鲍德温探讨了73位老师与100名学生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心情不稳定的老师简单扰动其学生的心情,而一个心情稳定的老师也会使其学生的心情趋于稳定。有一则报道:1997年12月5日9时45分,陕西径阳发生4.8级有感地震,西安市在同一瞬间震颤。某高校校内四楼的一所教室。一位白发的老教授正在给学生讲课。大楼摇了一下,全部的学生连同教授的身体摇了一下。教授的心一惊:“可能是地震。“开时却说:“同学们有序离开教室,到教学楼前的空地集合。”学生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鱼贯而出。另所教室里,一位装扮入时的女老师正在给学生讲人生哲理。大楼摇了一下,女老师大惊,喊了一声:“地震啦!”领先冲向门口。至于她身后的学生如何乱作一团,她不得而知,只感到一股强大的人力推挤着她向下奔全部的人都集中到楼前的空地上,学校领导清点人数:只有老教授未下来。正在这时,老教授出现在楼口,冷静得似乎什么也没发生过,同学们一齐欢呼冲上来围住了他。细心的人发觉:他手里还提着一双高跟鞋那是女老师为便于逃跑踢脱在楼道的。事后清查得知:老教授和他的学生全部安稳无事,而女老师的那个班,有三名女生扭了脚,一名女生跑掉了鞋。地震给学生上了一课,让他们学到了高校四年乃至一生都不易学到的东西:危难时刻,彰显人格。(摘自中外期刊文萃第9期,作者:霍忠义)北京师范高校心理学教授郭德俊认为心情和情感,在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中有很重大的意义。老师爱的情感既是教化者高尚品质的表现,同时又是一种教化手段,在教化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老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着干脆的感染作用,是更好地完成教化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品质。老师的情感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本职工作的酷爱、对学生的酷爱和乐观向上的生活看法。由于每个老师对学生的情感、看法不同,学生经过长期的心理体验,就会对老师产生不同的心理倾向性,从而形成不同的心理定势。或是敬重和信任的心理定势;或是恐惊和防卫的心理定势;或是轻视和对立的心理定势。某种心理定势一经形成,学生就会以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状态来对待老师的教化和影响,确定着教化的效果。同时他还指出冷淡、无情,情感上的缺陷对于有效地进行教化工作是特别有害的,其对学生的影响就是使他们对老师产生恐惊和抵触、消极自卑,甚至以某种否定的看法去对待老师及其所教的课程。闻名教化家赞可夫对老师情感对学生的影响是这样说的假如老师本身,燃烧着对学问的渴望,学生就会,痴迷'于获得学问,马卡连柯也曾这样说:“我们要擅长这样说话:使孩子在我们的话里感到我们的意志,感到我们的修养,感到我们的特性/教学实践也证明白:老师本身的情感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假如老师有剧烈的求知欲,酷爱本门学科,以饱满的心情带领学生去探究学问的奇妙,就会对学生的学习爱好和心情产生巨大的影响。西南师范高校教化心理学教授张大钧在他的教化心理学中提到“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交织在人们的思维中成为一种刺激,往往对人的相识和行为起着调整作用。一个要让学生真正喜爱的老师,不应只有严父的面孔,更要有慈母的心肠,用真挚的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化学生,重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建立情感关系。人的情感是丰富多彩的,有胜利的快乐,挫折的失意,有获得真情喜悦,遭遇非议的苦恼,这些心情的改变都干脆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时还会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老师要擅长创建条件,帮助学生调整心情,使心理上获得平衡。当学生的学习不尽如意时,要帮助找出缘由,确定成果,多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予以表扬,指明方向,使学生振作起学习的精神。当学生的生活遇到困难时,要尽可能赐予帮助,困难时拉一把会使人感谢不尽。当学生的心情低落时,老师应从分析心理入手,耐性地帮助学生解开思想疙瘩,从郁闷中解脱出来,使之开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要有和风细雨的心态赐予包涵,用慈母般的、发自内心的爱指责指教。其实,人格与情感是密不行分的,情感可以说是人格的一种体现,一个有着良好人格的人,他的情感也必定是丰富多彩的。正像王荣德在老师人格论中提到的,“老师的人格主要是指老师的道德品质,是老师独特的性格、气质、实力的总和。人格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它是一个人感情、言谈举止、道德信仰的综合表现。”老师主动的情感、健康的人格会诱发学生的主动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相反,心境不好的老师他们常表现得烦躁、易怒、简单冲突、喜怒无常、心情不稳定,从而会影响到学生,学生常处于惊慌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不行能高,学习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还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综上所述,老师的人格和情感干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及特性的发展。老师那充溢人类志向主义神韵的人格体系,以其独特的精灵般的魅力发挥着有字教材和显性课程无法取代的潜教化价值,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是重要的人,是参照,是榜样。正如前苏联教化家加里宁所说:“老师每天都仿佛站在一面镜子里,外面有上百双单纯而敏感、擅长窥视老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时时盯着你。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受到这样的监督,也没有任何人能对孩子有如此深远的影响”。作为老师,必需加强自身的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自己完善的人格和主动的情感,为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做出表率。参考文献:1张君达、刘以林.教学基本功老师人际关系处理技巧ML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61、62页。2于明著.非智力因素利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国.国防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29、30、31页。3于明.老师的教学行为的限制方法与技巧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27页。4王荣德.老师人格论M.科学出版社5张大钧.教化心理学M.人民教化出版社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老师素养M.首都师范高校出版社沃建中.为学生的情感看法奠基J.北京师范高校心理健康教化探讨所8左广祥.德育报老师的五种不良行为对学生的负面影响N.山东省兖州市十二中学9赵宏毅.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修养M.华东师范高校出版社10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改变M.首都师范高校出版社11中国素养教化好用全书M.科学出版社12中国教化学刊J.2003年第2期13北京中国教化教学探讨J.2002年第6期14心理健康教化试论心理健康教化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N.2004年12月第三稿15中学

    注意事项

    本文(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心理的影响.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