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综合交通规划.docx
目录一 .城市概况21 城市现状22 .公路现状23 .道路运输现状24 .公共交通现状3二 .交通问题3L主要问题32.症结5三 .综合交通开展和规划61 开展目的62 .规划范围63 .规划期限64 .主要内容6四 .规划关键问题及实施对策-10五 .结语11一.城市概况1 .城市现状西安地处渭水流域的关中平原,是陕西省省会,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和中西部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教育、科研、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交通枢纽城市,世界文明的历史文化古都、旅游名城。全市现辖9区4县,176个乡镇街办,3162个行政村,总面积IOIO8平方公里。%0%o%oo城镇人口611.62万人,占71.51%;乡村人口243.67万人,占28.49%o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95.98万人,比上年增长0.5%o2 .公路现状西安市公路总里程8598公里。其中国道主干线、西部大通道237公里,国、省道805公里,农村公路7556公里。按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237公里,一级公路161公里,二级公路791公里,三级公路1204公里,四级公路4304公里,等外公路1901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1189公里,占总里程的13.83%。路网密度85.1公里/百平方公里。3 .道路运输现状西安道路运输业开展较快,运输规模不断扩大,效劳保障能力得到提高,道路客货运输量和周转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以西安为节点、干支结合、通达全国的道路运输网络根本形成。西安作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道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 .公共交通现状西安市公交线路达190条线路总长度达3891km,覆盖市中心区195km22o拥有出租车12307辆出租汽车日均客运量达60余万人次,年客运量约达2.0亿人次。二.交通问题西安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决定了我市交通具有现代化大城市交通的复杂特征,即:历史遗留的道路根底与现代交通开展建设不相适应的矛盾,西部中心城市地位与现代交通根底设施相对落后的矛盾,快速开展的城市建设与市民交通文明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均制约和影响着我市当前的交通状况。具体问题表达为:(1)路网结构与功能存缺陷:西安市路网结构根本呈棋盘加放射线的格局,近3000个平面路口纵横交错,行人过街设施严重缺乏,快速干道和立体交通路网尚未形成,属于平面低速交通体系。绕城高速利用率低,加大了城市交通负荷。城市现有路网体系、特别是干道路网体系不尽合理,南北向干道建设严重缺乏。中心城区被城墙包围,仅靠17个出入口实现城内外的交通衔接。次干道和支路建设改造滞后,交通''微循环系统不畅。道路功能的低下和道路网络的不完善,导致整体道路通行能力不高。(2)静态交通建设严重滞后:目前西安市共设占道停车泊位3.7万个,据不完全统计,城市主干道配建停车场有50%挪作他用。且社会停车场大多不对外开放,利用率不高。据调查,配建停车场平峰时段停放率缺乏40%,顶峰时段停放率缺乏75%,随意占道停车现象普遍,流动摊贩、随意设置路障形成了大量通行障碍。静态交通影响动态交通,导致交通拥堵、秩序混乱和平安隐患。3)城市交通设施与城市交通需求严重失衡:虽然我国一直在致力于城市交通设施的建设,但其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机动车辆和交通流量的增长。目前西安市机动车辆每年增加15%左右,但城市道路20世纪90年代每年仅增加7.3%o不断增加的公共交通设施与私人交通设施造成了道路交通的拥挤,且拥挤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上下班的顶峰期,经常出现塞车,大量车辆排队等候,寸步难移成了西安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出现了大量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局面,造成了道路交通的复杂化,增加了管理难度,而且降低了原本薄弱的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14)公共交通网络规划不合理:随着西安市公共交通的开展,公共车辆的投放量日益加大,乘车难的矛盾有所缓解,行车难的矛盾却日益突出。特别是大巴列车化、中小巴频繁靠停形成动态瓶颈,严重影响了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开展公共交通”与“保持主要道路通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再者由于公交根底设施缺乏统一规划,特别是在旧城市改造和新区开发时没有把公交设施配套纳入统一规划,给交通营运、管理和居民出行带来不便。2.症结(1)交通科技水平不高,信息化开展进程缓慢。信息化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对信息化研究工程与建设工程的划分研讨不够,没有标准统一的行业信息网络,达不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2)交通根底设施总量缺乏,难以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开展的需求。全市公路交通开展很不平衡,与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相配套的农村公路开展缓慢,建设养护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公路客货运站场和公交场站建设滞后,简易站多,等级站少。(3)道路运输效劳水平不高,还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公路运输班线、站点的设置不尽合理,效劳设施数量缺乏。公共交通运力运量矛盾突出,运行效率不高,线网布局有待优化。(4)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较慢,难以适应城乡一体化的需求。农村公路网与客货运枢纽难以满足农村客货运需求,不适应城乡一体化开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农村客运网络与城市公交网络还未有效衔接。(5)人才短缺。缺乏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数量缺乏,制约了我市交通事业的快速健康开展。(6)交通建设资金缺口大,融资渠道和手段还不够多。在探索新的市场融资方式,降低筹资本钱上方法不多,交通建设资金筹措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三.综合交通开展和规划1 .开展目的建设西安的门户枢纽功能,即大西北门户,东西联系枢纽,通达国际;区域效劳功能即效劳关天、晋南、豫西地区;空间引导功能,即重塑空间,引领产业,促进城市空间有序开展;低碳集约功能,即开展“公交+慢行”、建立绿色、健康的交通体系。2 .规划范围分主城区、都市区、市域三个层次。主城区约500平方公里、都市区约1600平方公里、市域约IOIO8平方公里。3 .规划期限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层次。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4 .主要内容构建高效便捷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1)对外交通。构筑完善的对外综合交通体系。打造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门户枢纽,建设第二跑道、第三航站楼以及配套设施建设。稳固提升西安在全国铁路路网中的客货枢纽地位,加快推进关中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先期启动西安一阎良一富平一铜川一延安、北客站一机场一乾陵一法门寺等重要路段。规划建设西安一银川铁路,做好西安一商洛等路段前期工作,配合做好西安至重庆、至武汉、至包头快速铁路规划工作,形成辐射周边、带动省内地市的便捷、快速铁路网。进一步加强西安公路网络建设。推进高速公路和国道等一批国省干线公监也I扩建工程。在西安区周边建设一批综通枢纽站场,实现凤城五路种运输方式的有效)城市交通。戈市内外道路乎衔接良好、内外交通组织有序、“环网相连,节点畅通,结构合理,高效便捷”的立体化城市路网体系。实现主城区内15分钟上快速路,快速路15分钟出城上高速的目标。着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科学布局,优化结构,形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多层次路网格局。新建6条、完善2条二环至绕城高速的高架快速通道,形成主城区向外辐射的12条干道。完善三环内道路系统建设,加密城市路网,根本打通断头路和瓶颈路。建设高架改造工程和快速路工程,完成二环三环之间的连接线道路建设,二环以内逐步取消或减少铁路专用线。加快建设主城区与城市组团之间的交通连接干线。加大社会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鼓励开放单位停车场,提高停车设施的使用效率。(3)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全市公交系统建设,努力形成以城市公共汽车为主体、以轨道交通和公交优先通道为骨干、出租车为辅助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根本建立城乡一体化协调开展的公共交通网络。加快轨道交通建设进度现已完成地铁一、二号线建设并已经通车运营,三号线2011年开工并于2015年通车运营,做好四、五、六号等线路的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尽快开工建设,到2015年,力争实现地铁运营里程95公里。同时根据城市开展,做好城市轨道交通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合理调整现有公交网络布局,开辟公交优先通道,修建公交停车港湾,提高公共交通的运输能力,适度增加出租车数量。到2015年,整体公交网络设施和公交出行效劳指标到达国内中等偏上水平,形成“十纵、八横、三环、一放射”的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公交线网覆盖率大幅提高。14)交通科技开展逐步实现运输网络一体化、运输载体一体化、运输装卸一体化、运输辅助设施一体化和运输管理一体化。到达改善交通效劳水平,提高运输效率的目的。重点推广应用道路平安保障技术、交通设施安保技术、车辆平安技术、特殊气候条件下的交通平安技术、交通防灾抗灾技术。提高公路交通的事故预防、应急反响和救助处理能力,使西安市道路交通到达一个新的平安水准。重点应用交通电子政务技术、现代统计技术、智能化决策系统。建立交通决策体系,为实现决策的数字化、科学化提供技术手段,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决策的质量、效率和水平。重点推广应用公路环保新技术、公路建设和养护材料再生技术、运输装备节能技术,建立一个与自然和社会环境友善和谐、污染程度低、土地使用合理、能源消耗适度的绿色交通体系。四.规划关键问题及实施对策交通结构是决定城市交通系统效率上下的关键因素之一,合理的城市交通巨额够有助于最有效地利用城市交通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交通的整体功能和作用。相反,不合理的交通局e购必然带来高耗能、高污染、交通拥挤等情况,成为城市开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县城时格局古老,传统,因为是古城他有自己的交通特点,加上文物的保护市的交通改建有很大的困难。公交车数量少,分配不合理;地铁覆盖面积太小,不能满足大局部人的需要;自行车道较少,并且还有车停在自行车道上占用道路。这些因素制约了西安的交通开展。西安的市中心规划在老城,但是老城里有大量的文物,规划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老城区的交通压力越来越严重。西安私家车增长的数量是惊人的。猛增的机动车给西安的道路和停车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没有停车位,车主必然会将车停在道路上,是的道路堵塞,阻碍交通。不仅如此,交通设施见得联系也十分重要。自助自行车的出现使这个问题有较好的解决方法。方便的换乘方式能够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速度,这也是城市规划时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将城市的中心迁移到其他地方,这样老城区的局限性就能得到解决。围绕新的城市中心进行交通规划,建立更加完善的交通道路网,减轻现在的交通压力。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和组织城市各建设工程,采取适当的城市布局结构,并落实在土地的划分上;妥善处理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及城镇的生产与升华。时应先作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需要,突出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加快公共交通的建设,构筑高效、快捷、一体化和可持续开展的绿色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以快速路、主干路为主骨架,次干路、支路为辅助的分工明确、级配合理的道路系统;建立以地铁和普通公交为主,快速公交为辅的东中客运交通方式相结合的立体交通体系。建立健全的交通法规,完善对城市公交的财政扶持政策,改善目前公交经营困难的问题,提升城市公交效劳水平和保障能力。标准公共交通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鼓励约束机制,提升公共交通效劳水平。加强各个交通部门间的联系,提高对城市交通的管理,发挥各自的功能。五.结语城市交通是每一个城市必须面对的问题。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中,西区国外城市先进的交通理念,通过构建合理完善的交通系统,最大化的利用交通资源,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西安作为中国西部的枢纽,想要更好的开展,必须有一个先进、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政府相关不能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社会通力协作,西安一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