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申报表.docx
瑞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申报表(2024年)企业(组织)名称:所在区域:所属行业:填表日期:(公章)年月日瑞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填报说明1 .瑞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申报材料由申报表、组织概述(简介)、自我评价报告、证实性材料、顾客满意指数测评报告组成。申报表、组织概述(简介)、自我评价报告按顺序合订一册,一式三份,排版顺序为申报表、组织概述(简介)、自我评价报告;证实性材料和顾客满意指数测评报告合订一册,一式一份,证实性材料的顺序为申报表中相应内容的顺序;所有材料均使用A4纸双面打印(采用软封面,辅以目录和页码,封面要设置书脊),并提供电子版本(光盘或优盘)一份(内含WOrd格式)。2 .申报材料以申报主体本部为统计范围和描述对象。如有子公司等被投资子公司的相关数据,则应增加相同格式的“合并报表”予以说明。3 .申报表按行业类别选择填写,具体要求见各表后“注”。需按年度填写的指标,系指申报年份前三年(连续)的指标(特别注明的除外)。如表内填不下可另加附页或自行复印表格。4 .纳税总额包括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13项税费实际入库数。5 .组织概述(简介)内容要求见GB/Z19579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附录B,字数限3000字以内。6 .自我评价报告内容要详细说明导入卓越绩效管理的时间、过程、做法、成效和经验(导入卓越绩效管理工作总结,单独成篇);应对照GB/T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要求,从采用方法、工作展开和实施结果三个方面逐条用事实和数据进行评价说明;以集团名义申报的,对所有控股企业分别进行评价说明。报告文字力求简要,字数不超过6万字(含图表)。7 .证实性材料:指凡在申报表和自我评价报告中涉及、需组织提供和组织自认为还应提供的其它证实性材料等,证实性材料可复印并加盖公章。包括企业(组织)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完整的组织机构图(包含直接控股子公司)及部门工作职责;涉及市场准入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类许可证、强制性认证及资质证书复印件;已获取的各类体系认证(含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证书复印件;近三年的审计报告(公益性事业单位无需提供)和销售年度报表、近一年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复印件、环境监测报告复印件、车间工作环境监测报告;申报前一年的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或总经理年度工作总结复印件;前三年获得市级及以上质量荣誉(包括品牌)的证书复印件;企业(组织)自认为需提供的其他证实性材料等。所需证实性材料须如实提供,如无法提供的,应做出书面说明。申报组织不需提供销售额证明、企业划型、纳税、出口创汇、三废治理达标等相关证明,但是企业要保证提供的数据的真实性,口径需与统计、税务、海关、环保等部门保持一致;申报单位与咨询公司签订的卓越绩效管理咨询服务协议。8 .顾客满意指数测评报告。提供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出具的对申报组织近三年的顾客满意指数测评报告。9 .行业协会审核推荐。鼓励瑞安市行业协会、商会参与瑞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申报推荐工作,申报企业(组织)有所属行业协会、商会的,可将申报材料提交行业协会、商会审核推荐后提交。10 .为便于市评审办与申报组织联系,请在表1的“联系方式”中详细填明本企业(组织)的联系部门和联系人(负责此项工作)信息。11 .本申报表电子版可从瑞安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政务公开”栏内下载。12 .正式上报申请材料时,此页内容及以下每页所“注”内容请删除。13 .若本表篇幅不够,可附页或在不变动内容和顺序的情况下自行调整。承诺书本企业(组织)郑重承诺:一、已充分了解瑞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瑞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并严格遵守。二、所提交的申报材料真实、准确、有效,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三、如获得瑞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后,同意向社会公开、宣传、共享本企业(组织)先进质量管理经验,主要负责人主动向社会传播企业(组织)质量管理经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四、严格按规定宣传和使用所获得的瑞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荣誉及奖牌和标识。法定代表人(签字):企业(组织)公章:日期:年月日组织申报情况说明1 .组织对卓越绩效模式的整体认知,以及对申报创奖的总体考虑。2 .组织申报材料撰写团队(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如有咨询公司必须注明公司名称、咨询人员姓名、联系电话等具体情况),并在证实性材料中附上咨询公司与申报单位签订的服务协议。3 .组织导入卓越绩效模式专家辅导情况(包括内容、时间及专家姓名,隶属咨询公司名称,联系电话)。法定代表人(签字):企业(组织)公章:日期:表1一、组织基本情况组织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最高管理者联系电话公司网址微信公众号组织成立日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所属行业经济类型组织规模口大型口中型口小型主要产品(工程、服务)职工总数管理人员数量技术人员数量质量管理人员数量质量管理机构名称质量管理负责人联系电话联系传真联系部门申报工作联人联系电话联系手机联系传真E-mail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时间咨询师及单位注:L经济类型指国有、有限责任、股份、集体、联营、私营、港澳台资、外商投资企业等。详见国家统计局、原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调整的通知(国统字2011)86号)。2.组织规模划分详见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及其说明。3.带“”的项目,请在符合项的“口”内打7工二、质量提升序号指标类别指标表述指标内容1质量安全近3年是否发生过造成人员伤亡、产生重大影响的质量安全环保事故是口否2近3年是否发生过大规模消费者投诉举报情况是口否3近3年是否存在统计数据质量问题被执法查处记录的不良记录是口否4高层领导履行确保产品和服务质量安全的职责情况具体内容:5质量安全保证措施质量安全相关认证数量:张质量安全保证制度:项6是否建立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收集及防控机制口是否7是否存在市场准入类认证、认可、资质情况是口否具体内容:8质量诚信近3年是否存在质量诚信不良记录是口否9是否得到社会信用的评级(如果是,评级情况,可写多项)是口否评级结果:评级机构:评级时间:序号指标类别指标表述指标内容10质量战略确立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组织的使命:组织的愿景:组织的价值观:11获取目标顾客需求和期望目标顾客群体:获取顾客需求的方式:12总体战略的长短期时间区间战略周期:13确定的标杆企业和竞争对手标杆企业:竞争对手:14质量战略的内容和形成过程具体内容:15质量战略面临的内外情况分析具体内容:16质量战略目标是否契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如果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口是口否具体内容:17是否对质量战略目标进行了分解(如果是,质量战略目标分解和实施的情况)口是口否目标分解实施情况:18质量战略的评价与改进情况质量战略实施情况的评价方式:质量目标的调整与改进频度:次/年序号指标类别指标表述指标内容19质量管理是否专门设立质量管理机构或部门(如果是,机构或部门情况)是口否名称:人员数量:占全体员工比例:%20质量管理制度是否覆盖组织运营过程涉及的所有部门(如果是,具体制度有哪些,可写多项)是口否部门名称:制度名称:21是否运用成熟的管理制度对生产或服务现场进行质量管理(如果是,现场管理制度和情况)是口否现场管理制度:现场管理情况:22生产服务管理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措施:成果:23是否建立针对内部员工的质量激励机制(如果是,具体激励情况)是口否激励形式和内容:24是否建立内部员工质量考核制度(如果是,具体考核情况)是否考核形式和内容:25是否识别了关键过程?是口否识别的关键过程:26产业链质是否建立了供方质量考核和保证制是口否序号指标类别指标表述指标内容量协同度(如果是,考核和保证制度情况)考核形式和制度内容:27质量管理模式、方法是否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复制推广,是否推动供应链企业之间质量信息交流和质量共同改进(如果是,请描述具体情况)口是口否具体情况:28质量文化是否形成成熟的质量文化(如果是,请用一句话描述组织的质量文化)口是口否质量文化:29通过哪些措施或方法将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传递给相关方(员工、合作伙伴、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等)具体措施或方法:30通过哪些方法或手段开展质量文化建设工作具体措施或方法:31是否做到了全员参与质量文化建设(如果是,具体参与情况)口是口否参与情况和内容:32质量文化是否包含弘扬工匠精神的内容(如果是,弘扬工匠精神的情况)口是口否具体情况和内容:序号指标类别指标表述指标内容33是否对质量文化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如果是,评估方式和成效情况)口是口否评估方式和成效:34质量教育是否每年组织面向一线员工的质量技能培训(如果是,上一年度培训情况和培训内容)口是口否培训员工数量:占全体员工比例:%质量培训内容:35开展质量技能培训的方式(可多选)口举办培训班或讲座组织技能竞赛鼓励员工参加社会培训教育其他:36一线员工离职率上一年度一线员工离职率:%37获得职业技术资格的一线员工情况员工数量:占全体员工比例:%38是否建立了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口是口否39是否建立了跨职能小组口是否具体内容:40是否为员工提供针对性、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支持活动口是否具体内容:41是否开展员工满意度测量口是否序号指标类别指标表述指标内容具体内容:42质量基础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能力建设情况具体情况:43生产标准化水平行业平均水平口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口行业领先,国际先进44是否获得“品字标”认证口是口否认证产品名称:认证时间:45获得的其他认证情况(可写多项)认证类型:认证机构:认证时间:46质量改进与提升开展质量改进活动情况上一年度改进项目数量:改进项目获得社会认可情况:47是否开展质量提升小组(QC小组)或跨部门改进团队活动(如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