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空间——XX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docx
-
资源ID:1843860
资源大小:18.3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打开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空间——XX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docx
打开城乡深度融合发展的新空间XX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XX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邻台州,东望舟山群岛,倚江傍海的独特地理位置,赋予了它无可比拟的地缘优势,使其成为通衢南北、连贯东西的商贸要津。“海定则波宁”,短短五字,蕴藏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祈愿。这里有皮藏古今典籍的天一阁,有青石板路蜿蜒、店铺栉比鳞次的南塘老街,诉说着甬城的往昔风华。更有万商云集、巨轮穿梭的XX港,潮起潮落间,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昌盛繁荣。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34次到XX考察调研。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赴浙江考察调研,首站就来到XX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把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作为主攻方向,进一步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XX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国家赋予XX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在城乡融合中展示了生动的“XX答卷”。打通城乡“经络”,奏响融合发展乐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破城乡分割的规划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县域一盘棋的规划管理和实施体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城与乡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空间,彼此互相成就、共促发展,只有打通城乡空间阻碍,才能让城和乡“双向奔赴”。沿着沈海高速过海星高架桥,驶入海星村,一边是杭州湾跨海大桥,一边是风景宜人的村庄。“路好了,游客多了不少。”海星村党委书记陈建锋说。位于杭州湾新区西南部的海星村是“新区西门户”“慈溪北入口”“杭州湾跨海大桥南岸桥头堡”。这里曾因交通不便而导致经济落后,是一个一无资金、二无办公室的落后村。利用杭州湾大桥的地理优势,海星村迎来发展机遇。陈建锋说:“原来我们到嘉兴要绕道杭州,现在我们可以走杭州湾大桥直接到嘉兴为充分发挥杭州湾大桥通车的“溢出效应”,将昔日的海边穷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当地利用桥下空间建设停车场、建设特色旅游项目,彻底改变了村庄的旧模样,激发了沿海村乃至全乡的经济活力。三高线、下莲线这些农村公路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画面,仅仅是几个片段。截至2023年底,XX市农村公路总里程9370公里,一条条公路,成为乡村振兴的“康庄道”。乘坐XX331路公交车,沿途的风景令人欣喜,城市街道楼宇与镇村特色产业相得益彰。“我们这里离市里只有30分钟的路程,自驾和公共交通都很方便,很多年轻人在我们这里工作,外卖还能送到村里。”鞍山村党总支书记都明忠说。路通则百业兴。为了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鞍山村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模式,以路为基,利用近郊优势,以“农村公路+旅游”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以“农村公路+产业”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以“农村公路+土地资源”助力产业结构迭代升级,将城市业态引入乡村,将工作室开在乡村,打造城乡一体的“田园工作室”。这些都促成了农村公路和物流广泛的合作。从城郊的落后乡村到利用交通地缘优势创新发展的新农村,鞍山村探索形成了城乡一体规划、协调发展、共同奔富的“鞍山实践”。作为连接城乡的“毛细血管”,农村公路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城镇万家。在XX的土地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连接起广袤乡村的新生活,勾画出共同富裕的新图景,托起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如今的XX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664.7公里,20年来,新增过江通道18座,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全域覆盖。农村客运服务实现与城乡公交平等、无差别待遇,群众出行享受同等优惠政策,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便捷地享受到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更好地促进城乡人员的流动与交流。从空地交通到铁路枢纽,从快速路网组网到过江交通,再到城乡交通全域覆盖,XX的交通将城和乡连接在了一起。外客谈到XX,会惊讶于这片土地较高的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不只是在图纸上将城与乡圈在一起,更是注重实现要素双向流通。多年来,XX坚持“城乡一张图、全市一盘棋”,让农村人口“聚”起来、基础设施“联”起来、公共服务“合”起来。目前,供水、电力、电信、互联网、广播电视宽带、等级公路、公共交通已实现建制村全覆盖。基础设施先行,公共服务紧随其后。XX把医疗卫生、居家养老、文化娱乐以及教育等要素不断下沉,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城市生活。农村标准化学校达标率98.92%,农村等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9.8%o推进卫生健康服务“双下沉、双提升”,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建设率达到83.73%,1000多个农村文化礼堂成为农村居民的精神家园。此外,XX还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卫星城,8个卫星城建成区面积近十年增长了9.7倍,共计107.4平方公里,真正实现由“镇”向“城”的历史性转变。一体化规划发展带来了XX城乡户籍、人才、公共服务的良性交流和互动。实践证明,优化城乡功能和空间布局,优化城镇体系,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才能有效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绿色产业驱动,城乡产业“融”出蝶变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进浙江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绿水青山要想变成金山银山,让美丽生态重塑乡村、美丽经济振兴乡村,产业就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支撑,是城乡融合的重中之重。城乡融合给农业产业升级带来了难得的契机,XX通过壮大富民绿色产业,培育出了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走进匡堰镇倡隆村,远处青山环抱、层峦叠嶂;近处竹林摇曳、梅树错落,整洁干净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倡隆村与周边岗墩村、乾炳村组团发展,打通沿山经济线,共同开发打造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片区农户增收的特色文旅项目。“楝树下”艺术村落的建成,云朵咖啡、梦想厨房、青瓷大师工作室、龙窑餐厅、网红民宿等新型业态,吸引大量城市游客,逐步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村落”。“我们还有环山步道等二期项目的建设,现在我们真正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倡隆村党委副书记伍红惠说。“只要是我们村的村民,从一出生就能每个月拿到1500元的补助。”滕头村党委书记傅平均自豪地说。在XX奉化滕头村处处绿树成荫,这幅景象,脱胎于产业富村和不断壮大的集体经济。种植花卉苗木,在滕头村有久远的历史。凭着此项传统产业,滕头村搞园林、建公司。这项绿色产业不仅美化了家园,还增加了收入。滕头村兴建生态酒店、生态农场和生态宾馆等,实现了田园美景与乡土美食有机融合。近年来,滕头村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再生资源利用等新兴产业,持续探索绿色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在循环经济上做新文章。傅平均说:“滕头村面积有限,我们就在全国各地再造30个滕头村',将滕头经验推广至其他村,带动更多乡村和村民,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共同致富J好生态催生新业态,美丽乡村孕育美丽经济。距滕头村不远的庄市街道永旺村,“一片稻田富了一方百姓”。永旺村的百亩稻田在收割之前,“风吹稻田、倚窗品茗”,别有一番风味。“游客白天品茶、喝咖啡,晚上在草地上搭建帐篷,也别有一番风情。现在好多年轻人,回乡创业、回乡兴业。”永旺村党委书记郭诚军说。人居环境的改善,打开了提升乡村风貌的空间,也打开了农民致富的通道。数字化的农田是什么样?走进XX市海曙区可以窥见。“看看数据,动动手指,控制室里的技术人员就能完成1.09万亩水稻农田的耕种调控J在位于古林镇前虞村的海曙区数字农业中心,数字农业技术员林佳伟说,这套优质高效水稻大田种植数字农业技术集成体系已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融入“育、耕、种、管、收、烘”全流程,实现“让机器管理农田”的目标。在古林镇茂新村,等比例建设的太空模拟航行站矗立在田间,格外引人注目。“华东地区首个以太空农业为主题的农业综合体就建在我们村,我们已经完成太空番茄、茄子、青瓜等太空蔬果和花卉的育种。来我们村的游客不仅可以体验太空模拟驾驶,还能品尝这些太空农产品。”茂新村工作人员虞周玲介绍。茂新村数字农业、循环农业、都市农业蓬勃发展,已经建成以太空农业、数字农业为核心的XX城郊十园智农茂新园。它与设在村内的XX家风馆、中国(海曙)御史文化陈列馆等串珠成链,成为吸引游客的高端农文旅观光区。在这座村落,现代农业种植园实现了高度数字化。一旦监测到植物缺水或缺肥,系统会自动启动灌溉设备,确保植物得到及时且恰当的养护。在XX像茂新村这样的村庄还有很多,XX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结合起来,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XX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质,就是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融合发展,构建新机制,拓展新路径,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推动产业迭代升级,让GDP和GEP协同增长。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成为XX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真正让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农村“点”上出彩、“线”上成景,实现了华丽蝶变。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建好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不断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革命老区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里,各地游客乘坐着观光小火车,一路看尽“浙东红村”蓬勃而起的“绿富美”新业态。2023年,横坎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99万元,较5年前增长59.8%o这耀眼成绩的背后,是当地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坚守与付出,他们持之以恒地建强组织、配优班子、挥洒汗水,让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在XX市奉化区萧王庙街道滕头村,“有事找党组织”已然成为村民们脱口而出的口头禅。这短短几个字,饱含着深深的信任与依赖。多年来,滕头村携手周边的塘湾、傅家豕等7个村,精心构建“1+6”区域党建联盟,创新性地建立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经济联合体。他们巧用“区域党建联合体”这把钥匙,成功开启经济发展的大门,转化形成紧密协作的经济联合体,带动周边村落抱团发展,组团迈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不仅如此,滕头乡村振兴学院更是声名远扬,4年多的时间里,累计承办530余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培训班,吸引了8万余名怀揣乡村振兴梦想的人才纷至沓来,取经问道。前不久,学院成功入选全国共享农民田间学校,荣膺浙江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场教学示范点之一。一条永旺路,连接起万市徐村、光明村、永旺村、勤勇村4个村落。这4个村携手并肩,组织联建聚合力、活动联办增活力、要事联商谋良策、工作联推促落实、资源联享创共赢、党员联培强队伍。永旺村党委书记郭诚军说:“通过党建引领,咱们村凝聚力更强了,竞争力大幅提升,自2022年启动招商以来,已有49家企业和商家入驻运营,2023年整体产值约3000万元J农村基层党组织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心骨”,只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在XX的乡村大地上,这样的奋进故事处处上演。城乡融合发展,于XX而言,是重中之重的“一把手”工程。党政“一把手”亲力亲为,分管领导狠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形成强大合力。在党建引领下,坚定不移地走好群众路线,推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充分激发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XX深入实施新时代“领雁工程”,以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为有力抓手,全方位抓实农村带头人队伍的政治铸魂、培训赋能、后备选育、严管厚爱等全链条管理。创新推广导师帮带制,精挑细选金牌导师,确保新任村党组织书记、相对后进村党组织书记、新进村班子大学生都能得到悉心帮带,实现每个村社不少于2名后备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领雁”擂台赛,每季度围绕振兴项目赛进度、赛作风、赛成效,激励头雁队伍你追我赶、实干争先。同时,XX出台党建联建工作指引20条,广泛开展跨区域跨领域党建联建647处;创新基层自治形式,“村民说事”“村级小微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