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模拟试卷59.docx
公共基础模拟试卷59单项选择题第1题、对张玉舜案件的判决,充分体现了()o国家机构实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人民法院维护法律权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应加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A.B.C.D.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题、张玉舜因滥用职权而走向犯罪,这警示人们()o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个人利益的实现必须以不损害国家利益和他人利益为前提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必然导致犯罪应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政治局面A.B.C.D.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3题、我国第一部全国性法律援助法规一一法律援助条例正式实施二周年。条例的内容涉及对弱势人群提供法律援助、见面诉讼费,这标志着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正式建立。它的颁布()。更好地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贯彻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使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得到保证A.B.C.D.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4题、中国政府于1997年和1998年分别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表明()。保护人权是我国国家意志的体现各国在人权观念上没有分歧依法治国与保护公民权利相一致我国人权事业同国际人权公约进一步接轨A.B.C.D.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5题、房地产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一些城市的财政收入做出了贡献。近年来房价上涨过快,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和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止匕国务院采取调整房贷政策、对投机炒房所得收入征税等措施,使房价增幅出现回落。这体现了政府力求实现()oA.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B.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C.公民权利与公民义务的统一D.中央与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6题、据报道,2002年我国共查处偷逃税350亿元人民币。某著名影星因在个人收入和公司经营者中偷逃税而被检察机关起诉。该影星的偷逃税案最初是由其公司的职员举报的,并且由该职员提供了大量的证据。该职员的行为体现了()。A.公民有平等的监督权B,公民有协助征税的义务C.公民有稽查偷逃税的职责D.公民有同偷逃税违法行为做斗争的义务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7题、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基层民主建设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当地“民主恳谈会”,是基层政府就重大政策和建设规划等问题征询群众意见的新举措,已成为基层政府就重大政策和建设规划等问题征询群众意见的新举措,已成为基层政府联系当地群众的新形式。在这种场合,群众行使的政治权利是()oA.选举权利B.集会自由C.民主监督权D.行政巾诉权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8题、人民法院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助()oA.有利于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有利于行政机关依法行政C.有利于人民群众监督D.有利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9题、国家实施司法救助充分体现了()。A.人民司法工作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本质要求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国国家机构的工作方法C.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国国家机关的活动原则D.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0题、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项规定体现出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oA.一致性B.矛盾性C.对立性D.排斥性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1题、刑法规定,贿赂罪的成立条件之一必须是为谋取()oA.正当利益B.非法利益C.个人利益D.私人利血.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2题、行政立法的主体是()。A.国家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C.国家行政机关D.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3题、下述社会关系中属行政法调整范围的是()。A.各社会组织内部的管理关系B.行政机关缔结买卖合同而形成的关系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使某一行政管理权所发生的社会关系D.行政机关与相对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民事关系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14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o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科教兴国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15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D.促进社会效率提高和实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6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指的是()。A.生产关系的地位B.生产力的基础地位C.社会主义生产目的D.共同富裕的目标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第17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18题、促进和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oA.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东西联动、共同发展B.发挥国家、东部和中西部三个积极性,走互助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C,有所进、有所退,有所为、有所不为D,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19题、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oA.正确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B.实行完全市场经济C.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D.国家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0题、在我国,外商独资企业属于()oA.完全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B.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C.“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D.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1题、我国要发展生产力,必由之路是()A.经济体制改革B.计划体制改革C.管理体制改革D.外贸体制改革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2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oA.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B.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C.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D.社会、经济全球化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第23题、一些同志只看到周围熟悉的一点人,总在原来的一些人中打圈子,不会深入到群众中去选拔人才,这也是一种()。A.形式主义B.官僚主义C.个人主义D.主观主义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4题、改革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是为了()oA,加强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C.改善人民生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D.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5题、行政组织与除国家权力机关外的其他国家机构主要是()的关系。A.指导与被指导B.相互制约、相互监督C.相互促进、共同发展D.协作配合、相互制约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6题、现在有些领导班子弱,除了个人素质的原因外,还有()oA.制度建设问题B.团结协作问题C.体制合理问题D.班子结构问题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7题、调整和配备领导班子,关键是要()oA.搞好群体结构B.管好成员C.选好“班长”D.配好副职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第28题、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oA.传播知识B.具备查考知识C.书面文字材料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29题、决定必须由()o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C.政府部门制发D.党、政府领导机关制发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第30题、公文在制发的程序上,必须履行法定的()。A.审批手续B.会签手续C.登记手续D.承办手续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多项选择题第31题、建议提出今后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突出的是()A.资源环境约束的日益严重B,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C.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D.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CD答案解析:第32题、建议提出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A.经济增长、资源环境B.自主创新、社会发展C.改革开放、人民生活D.民主法制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第33题、“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的一整套方略,从实践的角度回答了人们普遍关注的“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答案主要有()A.以“三农”为重中之重;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自主创新B.扩大国内需求;坚持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共赢C.统筹区域发展;坚持节约优先D.坚持维护环境;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人手,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第34题、“十一五”期问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A.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但现在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小康;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B.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镇化加快同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还很尖锐;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生产力发展仍面临诸多体制性、机制性障碍C.对外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同时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技不断发展同时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D.区域协调有进展同时地区发展不平衡仍然存在;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同时社会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第35题、“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A.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率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2010年比200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B.资源利用率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9/6左右,环境恶化得到遏制,耕地减少过多得到控制C.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业持续增加,社会体制比较健全,贫困人口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各方面生活条件较大改善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BCD答案解析:第36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乡风文明D.村容整洁E.管理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