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全真试题汇编5.docx
公共基础全真试题汇编5单项选择题第1题、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对该行为应由()承担责任。A.本人B.他人C.相对第三人D.本人与他人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我国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正确答案为B。第2题、甲乙丙各出资1万元合伙开一小加工厂,现甲急需用钱,他有权()。A.将该加工厂出售给丁B.经乙、丙同意将自己的份额转让给丁C.直接将自己的份额转让给丁D.将该加工厂抵押给银行借贷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我国合伙企业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A、C、D三项均不符合此法。正确答案为B。第3题、只提供技术性劳务的合伙人,对合伙经营的亏损,对外()。A.不承担责任B.在分得的利润范围内承担责任C.按技术性劳务折抵的出资比例承担责任D.承担连带责任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只提供技术性劳务,不提供资金、实物的合伙人对合伙经营的亏损额,对外应承担连带责任。正确答案为D。第4题、培根说:“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句话表明()oA.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B. “行听乎知”C.“知之不若行之”D“能知必能行”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知之不若行之”是苟子儒效中的话,它与“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都是告诫人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正确答案为C。第5题、在2005年东亚四强赛上,中国女子足球队惨遭垫底命运,于是各大媒体纷纷发文进行评论:中国体育报认为中国队已属世界二流,需要为自己准确定位;都市快报认为中国队新老交替出现了偏差,更换主教练很有必要;足球认为中国女足从技术到意志全面退化,需要时间进行灾后重建;西安晚报发表以中国女足并非一落千丈而是回到了起点的文章,认为中国队“逆水行舟、慢进亦退”这个现象说明()oA.造成这种意识差别的根源是主观的B.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意识具有差别性C.不同主体之间的意识具有差别性D.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会有相同的反映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一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二是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9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正确答案为C。第6题、中国和日本两国之间存在着政治摩擦因素,如日本否认或美化对华侵略历史的问题,在台湾问题上有违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日美同盟威胁中国安全的问题,围绕钓鱼岛及其周边海域权益的争端问题,以及在经贸和经济合作领域的摩擦问题。其中,历史问题和台湾问题始终是中日之间最敏感的潜在摩擦因素。但与此同时,两国间的经贸关系和民间交往却越来越紧密。这一现象说明()oA.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贯通B.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D.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和谐世界并不是无矛盾的世界。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方面,对事物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我们要全面地把握事物矛盾的对立和统一两个方面,能够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正确答案为D。第7题、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许可行为的是()oA.某区民政局对胡某和张某予以婚姻登记的行为B.某市政府经招标赋予某公司独家经营城市管道煤气供应C.教育部批准某大学出国访问项目D.专利局强制某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使用该专利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行政许可的实施主体是法定实施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或者行政机关依法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其他行政机关。由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定义可知B项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B。第8题、下列关于实施行政许可特别程序的规定,错误的是()。A.某地行政机关对公交运营路线的审批通过招标方式作出,符合法律规定B.行政机关按照招标程序确定中标人后,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C.进出口食品检疫机关实施检疫,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日内指派三人以上检疫人员进行检疫D.检疫机关根据检疫结果,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应当书面说明依据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我国行政许可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检验、检测、检疫,应当自受理巾请之日起五日内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进行检验、检测、检疫。”正确答案为C。第9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践证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旦与实践结合,就能进发出巨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这表明()。A.只要有了正确的思想意识,就能推进客观事物的发展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现成的方法C.正确的思想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D.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能够有效地改造世界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A、B观点错误;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指导人们有效地改造世界,D项排除。正确答案为C。第10题、“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这首诗告诉我们,看问题要()oA.透过现象认识本质B.坚持发展的观点C.分清主流与支流D.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这首诗的大意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它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正确答案为D。第11题、管理决策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包括目标性、择优性、针对性和()oA.实践性B.利益性C.强制性D.抽象性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管理决策所具有的基本特性包括目标性、择优性、针对性和实践性。正确答案为A。第12题、对多种目标和多个可行方案做全面权衡,选出效益最大、可靠性最大、弊病最少的方案,这是()oA.信息原则的要求B.预测原则的要求C.可行原则的要求D.择优原则的要求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对多种目标和多个可行方案做全面权衡,选出效益最大、可靠性最大、弊病最少的方案,是择优原则的要求。正确答案为D。第13题、检验行政决策是否正确的根据是()。A.决策制定是否民主化B.决策内容是否符合实际C.抉择方案是否优化D.行政执行效果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行政决策正确与否,最终要靠实践来检验。行政执行活动是行政管理的实践活动,其结果就是检验行政决策正确与否的最好尺度。正确答案为D。第14题、公务员中的领导成员辞去公职,应当向任免机关提出书面申请,任免机关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日内予以审批。A. 15B. 30C. 60D. 90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对领导成员辞去公职的巾请,应当自接到巾请之日起九十日内予以审批。”正确答案为D。第15题、“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判定根据是犯罪分子的()。A.犯罪后果B.一贯表现C.坦白情况D.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不致再危害社会”是我国刑法中的有关制度规定的一个颇引人注目的要件。我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正确答案为D。第16题、吴某经常虐待其10岁的养女,某日又借故痛打该女,且用菜刀将其左手拇指砍断。吴某的行为构成()oA.虐待罪B.虐待罪和故意伤害罪C.虐待致人重伤罪D.故意伤害罪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吴某用菜刀将10岁的养女左手拇指砍断的这一行为,其属于故意伤害罪。其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故意伤害罪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常见的一种犯罪。正确答案为D。第17题、摩擦起电的原因是()。A.摩擦创造了电荷B.摩擦使原子核发生了转移C.摩擦使电子发生了转移D.摩擦使原子核和电子都发生了转移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由物理常识可知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予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失去部分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多余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即摩擦使电子发生了转移,正确答案为C。第18题、人们在食物中经常用到味精,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oA.谷氨酸钠B.氢氧化钠C.硝酸钠D.甘氨酸钠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味精的化学名称叫谷氨酸钠,是氨基酸的一种。正确答案为A。第19题、下列植物的籽粒中,不属于真正植物学上的种子的是()oA.篦麻B.南瓜子C.葵花子D.芝麻我的答案: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植物学上所称的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成。如豆类、棉花、烟草、种子等。而向日葵在植物学上称为果实,即由于房发育成的繁殖器官。正确答案为C。第20题、下列城市中,在地势上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的是()。A.包头、太原、昆明B.哈尔滨、北京、重庆C.西安、长沙、南宁D.贵阳、乌鲁木齐、西宁我的答案: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由我国地形图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大兴安岭一一太行山一一巫山一一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由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可知A项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A。第21题、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对历史影响最大的是()oA.匈奴B.鲜卑C.羯D.羌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鲜卑族。正确答案为B。第22题、在经济学中,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不包括()oA.工厂B.存货C.机器人D,货币我的答案: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所谓生产要素,是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和土地三大类,货币不属于生产要素所包括的内容,D项不选。正确答案为D。第23题、某股份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股票和债券的主要区别表现在()oA.股票是有价证券,债券仅是一种债权凭证B.购买者与公司的实际经济关系不同C,股票可以买卖,债券只能到期还本付息D.股票收益总是大于债券收益我的答案: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债券是债权凭证,债券持有者和发行人之间和债权债务关系,债券持有者只能按期获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无权参与公司的经营决策。而股票不同,股票代表的是所有权,股票所有者是股东,股东有投票权,可以参与经营管理。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B。第24题、将法的本质归结为理性和正义的西方法学流派是()。A.古典自然法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