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申论模拟25.docx
吉林申论模拟25申论二、给定资料1 .官德,因官而生,有官就有官德。官德问题自古就有,我国历朝历代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和德高望重的名臣曾从不同角度巾论官德之内涵。他们首先都强调居官者必须具备“公正无私”之德。尚书有言,“以公灭私,民其允怀”,“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就是说执政者能以公心灭私欲除私利,百姓才能信赖归服;不偏袒少数人利益,不结党营私,国家的政令就能畅通,国家就能兴旺发达。欧阳修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卒于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65年人生中有40年为官经历。他进入仕途正当北宋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和民族危机日益尖锐,政治弊病越来越严重。他作为有胆有识的政治家,直言敢谏,主张革新。他在许多文章中,提出了很好的改革政治的建议。他针对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的积贫情况,主张“务农为先”“节用爱民”。为了解决吏冗官滥、政治腐败的问题,提出“择吏为先”,用按察使来考察官吏,并用改革“贡举”的办法,由先诗赋后策论改为先策论后诗赋,以提高官吏的办事能力。对军队冗滥无用,朝廷不修战备的弊端,他建议打破常规,在军中选拔良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并修缮工事,巩固边防。他还主张减轻赋税,实行“宽简之政”;对外族的入侵持针锋相对的斗争态度,反对妥协投降。而难能可贵的是,欧阳修明明知道,自己的直言肯定会得罪上司,对自己仕途不利,但他仍坚持正义,愤世嫉俗,不怕降职丢官。在庆历新政中,他站在范仲淹为首的革新派一边,同保守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早在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曾因论事得罪当时的宰相吕夷简,被贬为饶州知州,许多人为之不平,可是身为谏官的高若讷不但不进铮谏,反而在背后诋毁范仲淹的为人。欧阳修义愤地写了与高司谏书,斥责高若讷“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因而得罪当权者,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市)令。后官职有回升,至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革新派杜衍、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因所谓“党论”而被相继罢官,欧阳修又写了朋党论与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批驳“朋党之说”,为杜、范等辩诬,又一次遭到权奸的打击欧阳修敢说真话,不怕打击,来源于他堂堂正正做官,清清白白做人。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初,欧阳修由滁州徙知扬州任职,为官清廉公正,坚拒淮南转运使吕绍宁进献的十万“羡余”之钱,又施行“宽简之政”和一系列仁政爱民之策,从不枉杀无辜,还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推介独一无二的琼花,兴建“无双亭”,使扬州出现了政通人和的气象,赢得了百姓赞誉。他的从政业绩令庸碌无为者相形见细,让中饱私囊者愧活人间。2 .我国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始终高度重视以德修身,也始终高度重视从政以德。论语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荀子中说,“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历代统治者制定了许多选拔官员的条例和标准。其中,放在第一位的是官德。秦朝规定,“君怀臣忠,政之本也”,认为官吏忠于君主是政治的根本,又提出官吏的基本品德是“精洁正直,谨慎坚固,审悉毋私,微密纤察,安静毋苛,审当赏罚”o,汉代的察举制要求举荐者按照规定的科目考察人才的孝廉、茂才、察廉、光禄四行、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等数十种,特别要求把民间的孝子秀才举荐上来。汉朝还规定四科取士的选吏标准,即“一日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日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日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复问,文中御史;四日刚毅多略,遇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宋朝王安石改革科举制,罢诗赋帖经墨义而改用论述经文道德的经义。其讨论的核心是人的伦常问题。明清以八股文取士,力求让士子在步入仕途之前,先在儒家的忠、孝、节、义思想中浸染透彻,然后唯唯诺诺于专制统治。有学者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当时的政权以儒家思想为主开展道德教育,通过严格手段遴选人才,目的是用平等的竞争保证人才的质量和社会的公认。历代法律都有约束官德、惩戒职务犯罪的作用。对于官吏在其职务活动中的不法行为和失职行为,以及由官德引起的其他犯罪行为,秦律规定:凡有奢侈过度、骄傲自大、专擅越权、犯上作乱、贪污腐败等五失,就要“身及于死”。唐朝职制律的大量条文是官吏必须遵守的行政规范。在相同情况下,官民犯同样罪过,官所受惩处比民严厉。唐朝的六察具体监察吏治、户口、财政、司法、人事、生产,全面评价官员的行政作为。明清法律相承,内容基本相同。其中,吏律是刑律的组成部分,分为职制律和公式律。前者用于惩治官吏不法和职务犯罪行为,后者重在处置官吏违反办事规程行为,并且一律用重典惩处贪赃受贿。大清律例规定:“凡官吏受财者,计赃科断。无禄人各减一等,官追夺除名,吏罢役,俱不叙用。”明清两代较之以往任何朝代都更加严厉地惩治贪官污吏,说明利用法律规范官员的行政行为,决心越来越坚定;说明动用法律制裁官德出现问题的官员,做法越来越成熟。3 .官德建设始终与政权安乱、国运兴衰、百姓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官德兴,政权安,国运旺,百姓幸福;官德衰,政权乱,国消亡,百姓遭殃。我国是一个具有德治传统的国家,官德建设作为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受到重视和强调。“为政以德”,就是要求执政者以德施政,以德待民,以德治国。党的十八大提出,党员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一段时间以来,中央高层率先垂范,各地各部门纷纷以实际行动跟进,由此带来的新风气、新气象、新官德让人民群众为之振奋,充满期待。2013年6月19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发展改革系统干部业务知识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开班。本次培训班为期两天,围绕当前项目审批制度、权限及有关办理程序、煤炭产业政策、配置煤炭资源相关政策等多个方面开展业务知识培训I。来自全市18个重点经济开发区(园区)、各旗区发展改革局的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培训。2013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首届“政务公开日”活动在钦州市白海豚广场举行。活动以“推进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主题。在现场,政务中心工商窗口组织了20多名企业代表参与活动。据统计,当日工商窗口共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80多人次。通过此次活动,群众可以详细了解工商部门的职责职能以及各项办事程序。4 .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我们党历来重视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了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沈浩、杨善洲等一大批官德高尚的领导干部楷模。但不容讳言的是,当前修养缺失、道德沦丧的问题在领导干部中也时有发生,一些影响广大干部形象的恶劣行为,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最近几年,湖南网曝出多起“火箭干部”事件,引起媒体和舆论的广泛关注。据报道,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对此类事件有报必查,对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人和事要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湖南还在全省全面开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专项督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在湖南省委的统筹干预下,违规提拔的“火箭干部”逐一得到惩处,相关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其实,“火箭干部”绝非湖南独有,山东“最年轻的厅级干部张辉”、湖北“最年轻市长周森锋”、云南“最年轻的副县级干部赵臻”、河北“3年4次升迁的80后县长闫宁”等,人们无不记忆犹新。为什么人们对“火箭干部”总少不了质疑?引起媒体和舆论争议的难道真的仅仅是年龄问题吗?不然!公众质疑的不是这些年轻官员的年龄本身,而是在质疑产生这些“最年轻”政坛新贵的现有体制,是对提拔年轻官员的程序和对当前的选拔制度持不信任态度。在舆论和媒体看来,当下的干部任免制度还存在暗箱操作的空间,选拔干部“神秘化”现象突出。“火箭干部”的出现,无疑会受到舆论的诟病。我们反思系列“火箭干部”事件,不可否认他们被免职,一方面是强大的舆论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信息公开从来没有如此迫切,也从来没有如此便捷。正如湖南省程序法学研究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黄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类事件引发争议和质疑,主要源于政府信息不透明、不公开、不及时,人们没有享受到知情权,提醒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在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应该说,在舆论的倒逼机制下,干部任免制度改革,已慢慢进入深水区。5 .我国所处的时代特征是,新的社会秩序正在逐步形成,旧的社会秩序正在逐步消亡,在这样一个过渡时期,制约权力的各种制度还不够健全,加之各种新旧思想碰撞、观念更替、制度转轨等问题的存在,对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社会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各级官员是社会变迁的引领者,同时也深受社会观念的冲击。记者2013年6月19日上午从陕西省汉阴县委宣传部获悉,17日下午上班时间到农家乐打麻将的汉阴县药监局局长周玉平已被免职,一同参与打麻将的多位干部受到不同程度处罚。有网友说:“周玉平运气不好,上班打牌的何其多,偏偏他被免职,还有那些一同打麻将或围观的,统统受罚,心里一定都觉得委屈。”人们当然不相信上班打牌的仅有周玉平等人,对于周玉平被免,很多群众竖起大拇指,此风该刹,尤其对违规乱纪的“一把手”,理当重处。周玉平的事例作为“违规乱纪”的典型,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当下,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核心是加强其自身修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守规矩,扛住诱惑,分清良莠,谨慎交友,切实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切实管住自己的手、腿、嘴。特别是无人监督的时候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千万不能降低做官做人的标准,否则会“一失足成千古恨”。中共中央2013年6月18日正式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并为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习近平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四风”问题。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切入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中央转变作风的雷声大、雨点也大,灭“四风”绝非“一阵风”,这对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至关紧要,令万众欣喜。从这一点看来,上班时间打牌受罚的官员干部,不仅不该觉着委屈,反而应该为国家动真格转作风而高兴。6 .精神腐败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它最早由香港廉署的反腐策略研究部门以心理学调查的形式提出。相对于物质层面的权力腐败、经济腐败而言,其较为精准的定义指个体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与腐败相关的,对于“不被界定的”腐败的依据向往的观念和意识。而今中国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初步建成,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人民对于社会化生产的要求日趋繁盛。随之而来的物质层面的广泛需求,导致了精神层面的欲望丛生。各种各样的社会压力,伴随着生活物质资料需求的增长而显得更加突出。在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我们的人民正与国家一起,经历着一场精神上的巨大考验。十八大以来某省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917件2282人,查办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147人,涉案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67件,为国家挽同直接经济损失7.34亿元;立案侦查渎职侵权犯罪案件508件746人,其中,重特大案件292件,县处级以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2人,通过查办渎职侵权案件共挽回经济损失Ln亿元。私欲膨胀、争名夺利、要官要位、享受第一等思想的滋生,导致了领导干部的“精神腐败”。随着中央在物质反腐层面的节节胜利,精神层面反腐工作的重要性也日趋凸显。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党在“坚决反腐”这盘“大棋”中的重中之重。人民的精神层次提高了,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了必要的满足,精神腐败才会失去其滋生的土壤,人们也便会从意识层面的“盼望腐败,不敢腐败”转变为“不想腐败,不愿腐败"o这条精神文明建设之路,需要我党同志扎实前行,负重坚持。7 .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尺。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加强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