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达学习贯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讲话提纲【12篇】.docx
传达学习贯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讲话提纲(共12篇)目录篇一'传达学习贯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讲话提纲2篇二'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5篇三、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8篇四、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10篇五'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九个方面重点任务心得体会发言13篇六、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16篇七'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18篇八'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言稿21篇九'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23篇十'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心组学习材料28篇十一、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心得33篇十二、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讨发言材料36篇一、传达学习贯彻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讲话提纲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意义重大,内容丰富,全面总结了2023年的经济工作、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对全国经济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进一步坚定了前行的方向,凝聚起奋进的力量。我们要强化思想认识,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丰富内涵,认真学习贯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理清思路、细化任务、压实责任、抓好落实,为X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下面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就如何抓好贯彻落实,我简要几点认识第一,深入理解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式的分析,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破浪前行。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对国内外环境的客观分析,一方面提振了各界对于明年经济发展的预期,另一方面理性分析了我国经济工作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并就此开出了“良方”。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但要看到,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第二,全面把握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抓好落实。2024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财政政策的要求是“加力提效这一方面表明了财政政策工具继续保持积极的态势,比如,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延续了以往财政政策的方向;另一方面在“加力”上,此次会议要求“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即财政政策如何加力、加力到何种程度,需要考虑财政的可持续和地方债务的风险,这意味着财政政策并非单边的扩大支出,而是要考虑支出的可持续性和风险的可控性。在财政方面,更加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到突出位置,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不搞大水漫灌的强刺激,而是有针对性地对于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等方面的需求进行精准滴灌,加大精准支撑力度,同时,要促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使政策能够形成合力。第三,精准落实会议对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谋划明年工作,聚焦重点。做好明年工作,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找准政策发力点,加强协调配合,增强政策落实落地的实际效果。要继续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财政政策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职责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具体来说,要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源的动态监控稳住经济大盘。加强财源建设,全力支持招商引资和基建项目建设,推动一批符合县域发展规划的企业和基建投资项目形成新的财源增长点。强化非税收入征管,努力提高土地出让收益,持续盘活存量资金资产,稳步推进特许经营权管理改革。加快兑现落实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等各项惠企助企政策,稳住经济大盘,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厉行勤俭节约,大力压减低效无效支出和非刚性、非重点项目,集中财力办大事。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环境等改善民生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以政府的“紧日子”换取百姓的“好日子”。要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注重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不断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要牢固树立风险意识,统筹考虑经济周期变化和财政运行等因素,保持举债规模与财政经济状况相适应。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合理控制政府债务规模,切实防范债务风险。号角已经吹响。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胸怀“国之大者”,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协同配合,积极谋划用好牵引性、撬动性强的工作抓手,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篇二、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我们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岁末年终,回看全年,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今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国经济成功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实现稳中有进。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民经济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前三季度4.8%的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依然名列前茅。从宏观指标来看,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条件在增加,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经济基本盘不断夯实,是因为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在优化、质量在提升,更加注重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跻身高收入经济体。纵观这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在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阶段后,无一例外地推动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发展是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相比于速度,如今评判经济好不好,我们更要看经济结构是否更合理、发展是否更协调、创新驱动力是否更强、绿色发展是否更优化、开放程度是否更高、人民的获得感是否更强。因此,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我们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必须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再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中国经济不断被注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迈上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经济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在神州大地蓬勃发展,不断塑造着发展新优势。在创新投入方面,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相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重点产业投资增长较快,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9.4%和11.4%,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动能加快成长。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7.5%和9.1%。在创新成果方面,大国重器频频上新。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我国自主研制的商用无人运输机首飞成功;首次成功构建超越经典计算机的天元量子模拟器;国产操作系统银河麒麟发布首个人工智能版本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科技成果问世,成绩斐然。科技创新,是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原动力,是世界百年变局的关键变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年度I(X)O万辆,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3%在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当下,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意义更加凸显。据统计,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发展的含绿量继续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据初步测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降幅比上半年扩大0.8个百分点。随着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我国丰富的海上资源也促使海上风电登上能源发展的舞台。一项项成果、一组组数据,折射出中国经济求质而进、换挡升级的发展轨迹,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的稳步提升。今天的中国已经从现代化的迟到国跃升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大国影响力日益彰显。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干字当头,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篇三、学习贯彻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为我们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扎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一年来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成绩令人鼓舞。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