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县政府工作报告.docx
2025年成县政府H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24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征程甘肃发展指路领航,提出要求、擘画美好蓝图,意义十分重大、影响极其深远,是我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全县上下倍感振奋、倍受鼓舞。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聚焦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真抓实干、开拓奋进,圆满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迈出了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成县实践的崭新篇章。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90亿元,增长4.4%o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3亿元,增速6.6%;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40.6亿元,增速4.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7亿元,增速3.5%。在全省强县域行动推进会暨园区工作大会上,获评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县委书记王文全作交流发言,介绍成县经验。一年来,我们坚持奋力奔跑、承压前行,“三大转变”尤为可贵,发展底气更加充足政风作风持续向好。我们始终把第一责任落在务实担当和使命追求上,坚持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县四大班子对标最高抓谋划,聚焦最优抓保障,锚定最快抓推进,以唯勤唯恒、善作善成的实际行动,集中精力完成遗留近10年之久的建筑公司、螺钉厂、影业中心改制,招商引资的冀成鸿运年产7万吨门窗玻璃深加工制造项目,实现了当年动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全县上下敢于担责、直面困难,锐意改革、创新实干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特别在黄渚“330”森林山火和刷新日降雨量历史极值的“722”暴洪灾害中,全县上下与时间赛跑、用实干抢险、以平安作答,以最快速度扑灭火情,以最强保障安置群众,以最高效率推进重建。各级党员干部在应对风险挑战、处置急难重任中干出了众志成城的合力,展现了知重负重的本领,作风态度从“要我干、催我干”逐渐变成“我要干、我能干”,形成了倾力干事、协力成事的浓厚氛围。这种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干事环境,极大激发了“骏马追风、驰而不息”的争先豪情,生动彰显了“定必干、干必成、争第一”的坚定追求。民心民风持续向上。我们始终把第一视角放在群众期盼和美好向往上,坚持全心全意谋民生之利,尽心尽力补民生之短,用心用情解民生之忧,把最好的资源配备民生,更多的资金倾注民生,系统实施了一系列惠民便民工程。奎星楼扩建开园,青泥河湿地公园建成开放,城区新增绿化10万多平方米,开创性免除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学杂费,筹集资金2100多万元解决了160多名企业改制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聚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累计帮办实事好事100O余件。广大群众面对成州大地奋勇拼搏、激情落实的干事环境和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参与发展、推动发展、投身发展的热情和激情空前高涨,尤其在征地拆迁上,从之前的等待观望到现在的拥护支持,不解的声音变成理解的掌声。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改变,极大提振了全县上下“策马扬鞭、奋斗苦干”的信心信念,全面凝聚了干群一心、气正劲足的磅礴伟力。潜力活力持续向优。我们始终把第一使命放在破解难题和抢抓机遇上,坚持以系统思维谋全局,以共享思维聚资源,以用户思维优环境,困难面前不退缩,问题挡道勇担当。青泥河大桥顺利合龙,成州大道即将全线通车,城市路网结构由“四纵三横”拓展为“六纵六横”,城区面积增加2.7平方公里,城市框架有效拉大。青泥河风情线品质初步彰显,城市的颜值、气质和魅力提升至新高度。天陇铁路成县段加速推进,天成高速完成前期即将开工建设,陇南机场自通航以来旅客吞吐量突破160万人次,区位优势日益凸显。成立同宸文旅公司,高效率完成景区市场化运作,旅游资源优势得到聚合彰显。正大公司取得房建和市政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同凯矿业与徐明山矿产重组全面完成,资源开发新格局初步构建。高标准完成红川园区、抛沙园区规划编制,黄渚园区环境有效提升,“三大工业园区”的“洼地效应”不断增强,要素保障更加到位。同兰州交通大学及16个省外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深圳甘肃商会达成合作意向,陇南师专成功升本,为推动发展凝心聚力、提供支撑。县域发展正在让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让一个个“可能”变成“美好现实”,初步实现了苦干三年“三区”大变样的奋斗目标。这种动能后劲、潜质实力迸发出“万马奔腾、百舸争流”的澎湃热情,激发了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活力潜力,这也是我们今后拼搏赶超、争先进位的强大动力和最大底气。一年来,我们坚持固本强基、补短锻长,“三大行动”成效初显,基础支撑更加有力工业发展提效赋能。预计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2.3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红川酒业年产1.2万吨纯粮原浆白酒扩建项目投粮开酿,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第三、西北第一的单体自动化酿酒车间。瑞能矿业年处理150万吨铅锌选矿厂改扩建项目顺利推进,预计6月建成投产,将成为我县又一支柱性工矿企业。厂坝矿智慧矿山一期顺利完工,成州锌冶炼厂剥锌和熔铸车间实现生产自动化,祁连山水泥厂智能实验室建成投用,成为全省建材行业首家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3A级认证的企业,利和萃取被确定为全省高技术高成长高附加值企业。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6家,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家,技术合同成交额5.72亿元,位居全市第一。2人分别获得全省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第一层次人选,2人获得第三批陇原青年英才选拔人选。城市建设提颜焕能。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正式获批,10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城镇开发边界内详细规划编制进展顺利。谋划实施城市品质提升项目41个,争取资金6.48亿元,完成投资17.34亿元。二幼、三幼、党校建成投用,中医院迁建、西出口道路拓宽改造全面完成,成州城市综合停车场、东出口道路、南河流域生态治理加速推进,青泥河、南河“水清、岸绿、景美"环境初步形成。全力推进智慧城市管理,整合公共区域视频资源4062路,实现视频资源“一屏统揽、一网统管”;新建智慧停车场13个、智能充电桩160座,新增多杆合一智慧路灯580杆,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0%以上。细致开展城市体检,新建、改造城区公厕19座,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及污水管网收集完善工程建成投用,国家卫生县创建通过省级验收。科学谋划实施的地下管网改造和河道生态治理项目,为防汛减灾提升城市韧性奠定基础,经受了“722”暴洪灾害的全面考验。获评全省县域基础设施竞争力十强县。省委书记胡昌升调研成县期间,对城市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肯定。乡村振兴提质增能。统筹推进“五大振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预计增长16.2%;建设高标准农田3.99万亩、绿色小麦原料标准化基地8000亩,粮食产量10.75万吨;农业机械化率62.6%,位居全市第一。“成县核桃”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产值达5.59亿元。深化拓展“十镇百村千户万头”生态养牛工程,改扩建标准化养牛场87家,畜禽饲养量达285万头(只、箱)。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农村公路大养护”等“三大行动”成效显著,硬化村组道路82公里,实施村道安防工程102公里,栽植马莲1600余公里,恢复耕地184亩,12个乡镇17个行政村的供水改造提升工程全面建成。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扫除暨“八改”工程和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推进会在我县召开,成功创建“客货邮”省级示范县。高标准打造南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省级和美乡村2个,陈院镇荣获2024中国最美村镇“文旅融合创新奖二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完成消费帮扶9869万元,2户企业入选东西协作消费帮扶甘味农产品直采基地。输转劳动力5.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6.18亿元。一年来,我们坚持拓存创增、多元聚力,“三大工程”纵深推进,引擎驱动更加强劲项目建设量质齐升。动态储备各类项目300多个,总投资突破500亿元。2024年实施省、市列重大及重点投资项目129项,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1亿元,增长60%,连续34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全省前列、全市领先。哈密一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进展顺利,东滨河路支旗片区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成完工,一中改扩建、县城至滴水崖公路改造工程和“722”暴洪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有序推进,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项目完成前期。签约落地招商引资项目30个52亿元,新签约项目到位资金40亿元,资金到位率76.92%o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4个3.33亿元,同比增长137%;落实专项债券资金8.35亿元,同比增长12.5%,位居全市第一;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8.69亿元,较上年增加3.15亿元,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围绕“两重”“两新”谋划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09亿元,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项目建设呈现“三量”齐升的良好态势。文旅融合速效并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高效推进,西狭古栈道摩崖石刻保护利用项目建设完成,吴挺墓文保项目即将完工。编制完成西狭颂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提升规划,“千年古县”文化传承保护项目和成州体育公园建设有序推进,青泥河体育公园项目入选全国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宣传典型案例。向省级输送优秀运动员18名,体教融合取得新成果。南山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各类民宿蓬勃发展,沙坝烧窑技艺、索池羊皮扇鼓舞等4个项目成功申报省级非遗,中华垂钓大赛甘肃选拔赛、全省旅游星级坂店服务质量提升活动在我县成功举办。累计接待游客8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31亿元,同比增长121.6%。千方百计挖掘消费潜力,预计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1.5亿元、同比增长4%,外贸出口2079万元;争取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1133万元,带动销售5700万元;实现电商销售8.83亿元,其中跨境电商1619万元,成功获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创新驱动势能同增。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持续巩固,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动产权属统一登记工作完成阶段性任务。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深入实施,34个部门121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网办率达100%O全面推广“互联网+监管”和投资项目“告知承诺”机制,深化“1+N”诉前联动和“点对点”诉调对接机制,依法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771户、个转企83户。全县视频融合平台、科技馆建成投用,PCT国际专利实现零突破,“红川牌”纳入全省第一批重点商标保护目录,品牌价值位居全国中华老字号品牌榜第21位。一年来,我们坚持主动施策、系统治理,“三大底线”防患未然,社会环境更加康宁幸福成色全面提升。全县民生支出24.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93%。城镇新增就业1905人,为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配发一氧化碳报警器2.57万个,”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有序推进。完成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年度任务866户,陇南市第十届运动会筹备工作有力推进。实施城关中学改扩建等各类教育项目30个,一中与成州中学校址互换、二中高中部迁建顺利完成,新增城镇学位1300个,中考六合率全市第一,高考本科上线人数突破千人大关,黄渚幼儿园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全省县中振兴工程现场总结会在我县召开。医保共济能力持续提升,县医疗应急救治中心全面建成,儿童医学救治中心投入使用,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中医院、妇保院“三乙”创建有效推进,20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成投用,“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标准卫生院达标5家。县医院荣获全国卫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