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人民医院急诊急救数字化平台采购需求.docx
-
资源ID:1836073
资源大小:92.33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XX市XX人民医院急诊急救数字化平台采购需求.docx
XX市XX人民医院急诊急救数字化平台采购需求一、采购内容序号名称数量1XX市XX人民医院急诊急救数字化平台1二、项目概况XX市XX人民医院创办于1907年,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老院”,2011年晋升“三甲”,2015年被评为“全国百家优秀爱婴医院”,2022年被确定为XX市首个区域中心医院,2023年加挂XX市第五人民医院。目前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承担着周边8个镇区,辐射江门,顺德等周边市镇共130万人口的重症、复杂、疑难病症的救治任务。采购人目前已基本建立了急诊急救的救治体系,本项目以急诊学科信息化建设为契机,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信息系统运行环境,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衔接市120院前急救系统,构建覆盖从院前急救、院中急诊、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的业务协同及质控管理平台,强化医生站、护士站及科室管理,与院内已建系统对接,实现业务全流程及数字化闭环管理,以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实现急诊急救业务的规范化、服务的效率化、质控的数据化、管理的精细化,促进采购人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实践,提升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使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全流程、及时医、有效医,享受一流的医疗服务。三、建设原则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思想,力求真正达到医院信息管理学的要求。最大限度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以现行医院体系结构、管理方式和管理程序为基准,充分考虑各业务层次、各管理环节数据处理的实用性。1)易用性软件系统应考虑实用性与前瞻性相结合,要体现出易于理解掌握、提示清晰、逻辑性强,直观简洁、帮助信息丰富,而且要针对医院操作人员使用习惯,保证操作人员方便快捷的完成工作。2)稳定性高峰期操作系统时无感觉等待,查询操作进行预处理以加快查询速度。额定用户同时运行时不能出现堵塞现象。3)灵活性系统可根据医院的具体工作流程定制、重组和改造,并为医院提供定制和改造的客户化工具。为适应将来的发展,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裁减性、可扩充性和可移植性。4)可维护性系统的安装卸载简单方便,可管理性、可维护性强,软件设计模块化、组件化,并提供配置模块和客户化工具。系统需求及流程变化、操作方式变化、机构人员变化、空间地点变化(移动用户、分布式)、操作系统环境变化无影响。5)扩展性与前瞻性采用开放式的系统软件平台,模块化的应用软件结构,确保系统可灵活地扩充其业务功能,并可与其它业务系统进行无缝互连,采用业界前瞻、成熟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系统结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6)一体化保证数据由采集、存储、整理、分析到提取、应用的一体化,实现数据发生地一次性录入,然后被所有对该数据有需求的单位多次重复,不同层次使用,各模块之间要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清晰体现内在逻辑联系,并且数据之间须相互关联,相互制约。7)标准化系统应尽量采用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医院信息系统运行要求选择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开发单位应提供该方面的保证,并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与服务。遵循的规范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L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3、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4、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WST390-20125、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7、HL7卫生信息交换标准介绍8、WST451-2014院前医疗急救指挥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9、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四、项目建设整体目标1 .项目主要建设目标为进一步提升急诊急救服务水平与能力,建设高效、协同、优质的急诊急救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急诊急救服务需求。做到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有效衔接、密切配合、统一管理,实现全院一盘棋、急救一条链、呼叫一个键,提升整体急救能力。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和5G通讯技术构建以人民医院为中心的镇域内基层医疗机构、院前急救机构,急诊医学科、相关专科及介入中心等各个部门协同救治网络体系,以实现院前院内急诊急救一体化,不断优化救治流程。主要质控指标达标的前提下,持续缩短救治时间,“上车即入院”为总体目标,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时、规范、有效的急救服务。2 .项目王要建设内容(1)院前院内协同救治云平台(2)急诊医学临床信息系统(3)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系统五、技术要求5.1 总体要求1 .满足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XX省综合和专科医院实施细则评审标准要求,满足XX省二级创伤中心、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及XX省三级卒中中心评审标准要求,符合电子病历5级和互联互通评审4甲评审标准要求。2 .所搭建系统须通过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测评与第三方机构系统验收测评,并配合完成测评期间所发现问题的整改。3 .提供承诺函:供应商承诺提供涉及本项目定制开发的系统源码,包括不限于各类接口程序、针对本项目的新增功能等。4 .维护期限届满后,成交供应商为采购人提供有偿维护服务,成交供应商承诺后续每年维护费不超过本项目成交总额的6%,维护服务内容及方式不低于本文质保维护服务要求。5 .本项目的报价包括为:标的货物(软件)供货价、硬件费、安装调试费、税费、二次本地化服务、售后服务、培训费、接口费(不含支付给第三方厂商的对接费用)等,上述所有费用均已涵盖在响应总报价中;须在分项报价表中列明软件、硬件等所有费用的明细。5.2 软件部分5.2.1功能清单序号系统名称功能模块数量单位1院前急救平台院前急救管理信息子系统1套2院前急救远程指导工作站子系统1套3院前急救移动工作站子系统1套4院前告知子系统1套5多学科急救协作系统(5G-MDT)1套6急诊信息系统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站1套7急诊患者管理系统1套8急诊电子医嘱工作站1套9急诊电子病历工作站1套10移动查房工作站1套11急诊护理工作站1套12急诊移动护理工作站1套13急诊会诊工作站1套14绿色通道管理系统1套15急诊科交接班工作站1套16急诊质控工作站1套17急诊智慧看板工作站1套18急诊输液管理工作站1套19其他功能模块1套20急危重症救治中心系统创伤救治中心系统1套21胸痛救治中心系统1套22卒中救治中心系统1套23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系统1套24危重症新生儿救治中心系统1套5.2.2院前急救平台5.2.2.1 院前急救任务管理子系统1、支持急救任务管理:支持由调度员接听电话,并完成任务信息填写,或对接120系统,自动获取任务信息,通过短信、语音电话方式通知出车医护人员。出车任务信息同步至院前移动端,移动端能够看到患者基本信息和主诉,方便院前急救准备。同时能够在院前移动端做出车路径规划(提供包含“急救路径”或相似关键字的相近或等同于上述功能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支持急救任务地图管理:支持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车辆的急救任务、回院时间等任务信息,任务信息以大屏公告的形式呈现,便于医院统一调配急救车辆,利用好有限的急救资源。(提供包含“急救地理信息”或相似关键字的相近或等同于上述功能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3、支持车辆任务状态与位置管理:急救人员接受之后,系统支持开始记录车辆的任务状态,并实时分享车辆的位置,以方便院内提前做好接诊准备。5.2.2.2 院前急救远程指导工作站子系统急救远程指导工作站支持在一个独立的窗口中展示完整的院前患者相关信息。包括以3D人体图模式查看院前患者受伤或患病位置,以及查看患者院前电子病历、支持查看院前车内视频、支持查看院前生命体征波形或趋势图、支持查看院前救护车车内实时视频,便于院内医生随时了解患者院前病情,做好院内接诊准备。1、音视频会诊指导:急救远程指导工作站支持在线专家为急救车提供诊疗支持,最大程度的为患者提供最佳救治手段。(提供包含“远程会诊”或相似关键字的相近或等同于上述功能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院前急救病历院前急救移动工作站支持记录在院前急救全部医疗过程,院前急救病历符合院前急救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方便急救现场记录患者病史、初步诊断、治疗措施、急救用药、辅助检查、医学评分、患者交接、知情同意等医疗活动性相关资料。3、急救远程指导工作站通过大屏显示患病部位包括:(1)通过3D人体图形显示患病部位:股骨、胸骨、颈椎骨、肩胛骨、锁骨、尾椎骨、喉骨、盆骨、喉咙、支气管、头骨、脑、左右眼、左右耳朵;(提供3D人体图形界面截图)。(2)通过3D人体图形显示患病部位左右手掌、左边手肘、左右膝盖、左右脚掌、左右手臂骨、左右小腿骨、左右大臂骨、左右大腿骨;(提供3D人体图形界面截图)。(3)通过3D人体图形显示患病部位肝脏、胆囊、心脏、肾脏、肺、胰脏、小肠、大肠、脾脏、胃、膀胱、盲肠、阑尾。(提供3D人体图形界面截图)。5.2.2.3 院前急救移动工作站子系统建立车载信息终端,集成急救车医疗设备、GPS/北斗定位设备、移动设备,实现统一时间轴上传输患者的医疗设备数据、患者病历信息,实现急救车辆实时定位示踪,达到院前院内的联动救治目的。通过5G移动网络把救护车监护仪采集的病人生命体征,途中救治的音视频实况和路况视频,同步传送到急救中心和接诊医院,建立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绿色通道”的无缝连接,提高急救救治率。该系统还具备视频会诊等功能,让多方参与、指导途中救治,提高急救质量。1、支持任务接收/新建管理:支持手工创建、120急救出车单OCR识别创建、120系统对接三种任务创建模式;支持任务创建后以短信与电话通知形式自动发送给医护人员,并将信息同步到院前移动端,显示新任务,接受任务能够看到调度信息,方便院前急救准备,同时能够在院前移动端做出车路径规划。2、支持短信链接定位功能:建立短信链接定位的服务端功能支持,呼救人查看的友好显示界面,院前救护车急救人员可以查看呼救人上报的消息通知和定位标记。(提供该系统功能界面截图)3、支持急救医学视频指导推送:针对危急重症类型现场自救、现场呼救提供医学指导视频的管理和推送,支持通过短信方式向呼救者推送针对性的自救和呼救指导视频,协助第一时间执行有效的自救和互救操作。(提供该系统功能界面截图)4、支持患者与院前救护车医护人员远程协助救治功能:支持通过短信发送链接方式发送给呼救人,呼救人可以进入H5界面与院前出车人员进行远程协助救治视频指导。(提供该系统功能界面截图)5、支持急救任务管理:院前急救移动工作站,可以查看本急救车当前任务、未确认任务、已完成任务列表和详细信息,详细内容包括:任务编号,呼救电话,患者基本信息,主诉,时间信息,地址信息。也可以通过权限设置编辑相关任务。(提供包含“院前移动急救”或相似关键字的的相近或等同于上述功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6、支持急救转院功能:支持通过患者医学评分、生命特征等数据推荐转院医院,选择需要转院的医院实现院前分级诊疗。支持导航功能,支持实时分析路况拥堵情况,推荐最佳到院行驶路线,规避拥堵路段,最大程度的节约途中运送患者的时间。7、支持一键预警功能:在急救患者遇到紧急情况时,通过发送院前急救预警,提醒院内急诊科护士或医生,根据系统同步传输到院内的患者情况,协调和安排院内急救资源,包括准备急救团队、病床、急救器械、药物、预约CT、邀请会诊专家等。(提供该系统功能界面截图)8、支持院前急救病历:支持患者的院前急救病历记录,包括基本信息,病史、辅助诊断、急救药物、治疗措施、知情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