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中职学校职业教育质量报告.docx
2024年度中职学校职业教育质量报告1 .基本情况。1.1 办学定位。甲地职业技术学校于2005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成立,是甲地市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注重把敬业、诚实、守信、合作等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技能比赛等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L2发展规模。目前我校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541人,教职工156人,专任教师106人,学校占地面积8922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35平方米,建筑面积58747平方米,生均建筑达23平方米。分别有教学楼3栋、综合楼1栋、实训楼1栋、科技楼1栋、另有300米塑胶跑道及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每个专业配套的实训场地,建有公寓式学生宿舍6栋、宽敞明亮的学生餐厅。目前学校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会计事务、幼儿保育、物流服务与管理、民族音乐舞蹈、中餐烹饪、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美容美体艺术共十一个专业。L3条件改善。学校目前有十一个专业,共设有50个各专业实训室,设有1150个实习实训工位,生均实训实习工位为0.45。能根据实施性教学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实训教学内容,产教对接共同完成实训教学任务,校内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1522.17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到5990.44元,图书室4个,共有纸质图书7万册,电子阅览室配备电子图书120万册,合计生均图书46册。学校积极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学校通过两年建设,完成校园WIFl覆盖,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电脑,实现多媒体教学,为实现网上办公、管理、教学、科研、服务,提供了全方位、一体化的校园网络环境,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构建校园数字化环境。学校装备了教师电子备课室、课件制作室,配备了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复印机等相关的制作设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具备一定的搜集、筛选、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能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2 .人才培养。2.1 党建引领。在市委教育工委、甲地市民办学校党委的领导、学校党支部书记带领下,全体党员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在学校全面发展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学校的健康发展不懈努力。学校党支部积极发展党员,精心选拔、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成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目前学校党支部设有两个党小组,共有正式党员25人。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课、学术研讨、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落实等关键环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增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学习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执行上级组织决定、严格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联系服务群众、抓好自身建设5个方面进行检视分析,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深入教学一线,深入师生,了解民意,查找问题,服务师生。着力解决精神懈怠、信念缺失、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自行其是等问题;坚持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时刻使党员教师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先进性。在各自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师生中树立和扩大党员形象和影响力,从而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政治理论水平;教职工学习要以校本培训和终身学习相结合,以提高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开展了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等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如组织党员在全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学习活动,举行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活动、青年教师校本培训等。目前,全体教师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师德形象得以树立。本年度,我们进一步健全和加强了支部组织建设和职工队伍建设。我们积极组织教职员工深入开展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家的思想政治水平和文化业务素质。增强班子、中层和党员干部的责任、大局、担当和服务意识,自觉接受师生员工监督,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我们还注重加强班子、中层和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切实提高教职员工的岗位责任意识和法律法规意识。2. 2立德树人。学校坚决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和实践能力,把德育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开齐开足德育课,坚持每周一节班会课。学校以党支部卢禹仲书记带头,带领全体25名党员及全体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三风”建设,逐步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引入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扎实开展“抓小事工程”,推进“细节文化”建设,使全校师生在追求精致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我校以创建文明城市建设为契机,整个校园美化、绿化、净化,校内陈设与布置合理,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整个校园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进一步沉淀校园文化。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各类活动精彩纷呈,每月一主题,每周一重点,以主题引领活动,用活动渲染主题。举办一年一度的校田径运动会、专业技能比赛,开展学雷锋月系列活动,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举行常规管理教育月系列活动、法治教育月系列活动、入团宣誓活动。图片图片学校坚持活动育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注重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学校非常注重加强校园学生社团建设,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校园广播站”、“国旗护卫队”等学生社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促进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3. 3在校体验。学校以“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促进就业”为宗旨,因材施教,多元育人,注重理论教学,突出实践实训。一是开齐、开足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二是开展多样社团活动。三是理实一体、任务驱动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学校以“学生满意度”为核心,每年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工作。学生满意度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抓手,是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健康、积极向上,有理想,有目标,有较高的政治、公益参与意识,能够积极参加团组织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活动。通过以上措施,做好服务学生,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4. 4就业质量。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企业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大,我校也不断的配合企业发展为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技工图片荒”的问题。得到了企业的大力支持。今年来我校加快校企的合作,先后分别与阳光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基地,推进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校企对接,实现校企双赢,从而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就业质量上看,我校各专业的学生就业(含升学)率达到100%,统计显示,升入高等院校人数为499人,占毕业生比例31.28%,就业毕业生在本省去向学生数12.53%,通过学校推荐就业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56.17%,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占就业学生数的89.51%o5. 5创新创业。学校将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不仅开设了就业创业类课程,还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大力发展校内创业园,成立创业团队,鼓励学生自由创业实践,带动了学生对创业、职业的认知与实践发展,取得成效明显。6. 6技能大赛。作为中职学校,我们培养目标是掌握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即是企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在企业家的眼里,获技能竞赛奖励证书的人在技能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受企业的青睐,技能竞赛获奖者的底薪也比一般毕业生高。学校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以赛促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校每学年进行两次技能比赛。第一次是每年12月份,举行我校内举办的职业技能比赛;第二次是四月份中旬举行的科技文化艺术节。两个赛项各专业都要进行多项技术比赛,针对我校专业情况,美术、手工中制作、计算机维护、电子设计、音乐、舞蹈、会计手工帐、动漫设计、广告设计、汽车故障检测等十多个项目。在筹办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进行准备的过程不断积累知识、加强实践动手、学习兴趣和自主性都得到了很大加强。也为五月底进行的职业资格考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2024年6月,我校举行第九届科技文化艺术节,比赛项目达到十五个,函盖学校十个专业,参加活动师生达到2200人左右。2024年11月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由市教育局主办的全市职业技术学校技能比赛。荣获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学校内部各专业每年还会不定期举行专业技能比赛。通过各种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自我调控能力,自信心,进取心和责任心,扎实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加强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感悟和创新能力。3.服务贡献。3.1 服务国家战略。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坚守质量立足点,唱响发展主旋律。一是加强职业教育法规政策宣传,广泛宣传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及免学费政策,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就业观,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二是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敬业精神、诚信、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进一步加强学校惩防体系建设,开展警示教育、廉政教育,扎实推进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营造廉洁从政、廉洁从教的廉政文化氛围。四是学校高度重视免学费、国家助学金以及贫困生助学工作。紧紧围绕工作目标,确定学生资助对象,助学金的发放,严格按申请、评选、公示、审核程序进行。通过以上举措,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持续扩大,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办学形式更加灵活,服务经济建设的能力逐步增强。3. 2服务行业企业。学校与当地相关行业、企业积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为当地企业培训和输送了大批技能型人才,成为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学校加强与企业紧密合作,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及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甲地市瑞祥物流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人才培训合作协议,中餐烹饪专业与上海昇祺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人才培训合作协议等,学校与企业互兼互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结合企业用工与人才需求,加强实训教学管理,以企业实际产品生产,提升学生实际动手技能,通过产品真实加工和虚拟仿真等手段充分体现企业真实情境,结合企业产品开发实训项目案例,企业产品加工营造真实生产场景。实现学生技能培养与企业用工零对接要求,达到了企业用工标准要求。7. 3服务地方发展。1、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动,2024年合计120人次。结合每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开放校园及实训基地,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共接待2700多人次到学校参观,让社会各界人士增进对职业教育的了解。2、服务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靠教育。甲地职业技术学校为承担起服务乡村振兴的重任,为乡村振兴培养了人才。8. 文化传承。8.1 文化传承与创新。学校重视中化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工作,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把中华优秀文化在学生中传承。2024年6月,我校开展了第九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开展了书法、民族舞蹈、厨艺、讲故事等十几项赛事,参与学生达到2200多人。各种重大或传统节日,利用广播站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故事、爱国主义思想等内容;组织每周一升旗仪式及国旗下的讲话活动,通过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让优秀中华文化、爱国主义、文明之风在校园传播,在师生心中扎根。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