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docx
十五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第一章总则1.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统筹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种养结合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机制,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持续提升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畜牧业绿色循环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1.2规划背景1.2.1编制背景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规模化养殖水平显著提高,保障了肉蛋奶供给,但大量养殖废弃物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抓好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系畜产品有效供给,关系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与种养结合,是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及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对于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转变农村居民生活方式、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14次会议上强调,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十三五”时期,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粮食年产量连续保持在L3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即将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四五”时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2020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标准,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粪肥管理制度,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指出,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有关标准和要求,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国家支持畜禽养殖场户建设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鼓励采取粪肥还田、制取沼气、生产有机肥等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2021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环办土壤20218号)中指出,以省为单位加强畜禽散养密集区污染治理,明确规模以下畜禽养殖场户污染治理要求和责任,鼓励对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肥料化利用有关要求后,进行还田利用。以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导向,健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标准体系,加强养殖场户环境监督管理。2021年,“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指出,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强化源头减量、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着力推进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健全畜禽养殖场(户)粪污收集贮存配套设施,建立粪污资源化利用计划和台账。加快建设田间粪肥施用设施,鼓励采用覆土施肥、沟施及注射式深施等精细化施肥方式。促进粪肥科学适量施用,推动开展粪肥还田安全检测。培育壮大一批粪肥收运和田间施用社会化服务主体。畜牧大县编制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到2025年,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环境监管,落实畜禽规模养殖场环境影响评价及排污许可制度,依法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管理。推动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备视频监控设施,防止粪污偷运偷排。推动设有排污口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定期开展自行监测。依法严查环境违法行为。推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开展大气氨排放控制试点。到202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氨排放总量削减5%o2022年,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农村环境整治水平显著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新增完成8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农膜回收率达到8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2022年,省“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8%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维持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台账建设率达100%,养殖废水采用达标排放模式的畜禽规模养殖场自行监测覆盖率达100%;完成国家下达的大型规模养殖场氨排放总量削减任务。1.2.2编制过程为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文件精神,指导辖区镇街、养殖企业做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委托益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编制市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过程如下:(1)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制定编制方案。(2)开展实地调研和专题研究,综合研判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种养结合的重大问题,明确规划任务与措施、重点工程等,形成规划研究报告;凝练规划内容,绘制规划图件,形成规划文本和图集。(3)广泛征求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4)形成征求意见稿,组织专家评审。(5)依法定程序颁布实施,并报送上级生态环境和农业农村部门。1.3编制依据1.3.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第二次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26日第二次修正);(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8年8月31日通过);(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29日第二次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2022年10月30日修订);(7)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1月1日施行);(8)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2021年2月7日第二次修订)。1.3.2标准规范(1)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21);(2)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3)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4)有机无机复混肥料(GB/T18877-2020);(5)畜禽粪便监测技术规范(GB/T25169-2010);(6)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25246-2010);(7)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26624-2011);(8)畜禽养殖污水采样技术规范(GB/T27522-2011);(9)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27622-2011);(10)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GB/T36195-2018);(11)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1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畜禽养殖行业(HJ1029-2019);(13)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14)有机肥料(NY/T525-2021);(15)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规范(NY/T1169-2006);(16)沼肥施用技术规范(NY/T2065-2011);(17)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NY/T3442-2019)o(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31号);(3)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农办牧(2018)1号);(4)关于做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跟踪监测工作的通知(农办牧(2018)28号);(5)关于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依法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农办牧2019)84号);(6)关于进一步明确畜禽粪污还田利用要求强化养殖污染监管的通知(农办牧(2020)23号);(7)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的通知(环办土壤201955号);(8)关于进一步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管理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0)33号);(9)关于开展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水体函2020)538号);(10)关于印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2021)8号);(11)关于印发“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环土壤2021120号);(12)关于印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1465号);(13)关于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环土壤20228号);(14)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22)82号);(15)关于加快两湖一河流域畜禽规模养殖污染治理的意见(鲁政办发20076号);(16)关于印发省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17)68号);(17)关于印发省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2号);(18)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鲁政字2020269号);(19)省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技术指南(鲁牧畜发202212号);(20)省“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行动方案(鲁环字(2022)16号);(21)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鲁环字2022)17号);(22)关于印发市畜禽养殖布局规划的通知(枣政办字201688号);(23)关于印发市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枣政办发201775号)。1.4编制原则(1)统筹兼顾,强化监督综合考虑畜禽养殖污染现状、畜牧业发展需求、种养结合基础和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明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发挥监督执法倒逼作用。(2)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统筹考虑自然环境、畜禽养殖类型、结构和空间布局,种植类型与规模、耕地质量、环境承载力、人居环境影响等因素,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探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路径。(3)种养结合,协同减排以畜禽粪肥就近就地利用为重点,协同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结合种植规模和结构,科学测算畜禽粪肥养分供需情况,系统评估畜禽粪肥还田利用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合理选择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模式。(4)政府主导,多方联动完善多方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地方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第三方服务等社会化运营模式健康发展。1.5规划期限1. 5.1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21年,规划时限为20222025年。1.5. 2规划范围区所辖区域,具体包括陶庄镇、邹坞镇、临城街道、常庄街道、沙沟镇、周营镇、新城街道。-1-第二章区域概况2.1 自然气候条件位于省南部,微山湖东畔,北纬34°37,35,东经117°9,2,东与市中、峰城两区相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