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现代卫生与健康规划(4).docx
“十五五”现代卫生与健康规划为推进健康建设,推动我县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全县人民卫生健康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根据市"十五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背景(一)"十四五”工作成效“十四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为宗旨,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卫生服务体系,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全县卫生健康事业实现良好发展、取得一定突破,"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顺利完成,健康建设迈出新步伐,全民健康进入新时代。主要健康指标有效改善。人均期望寿命由2020年的79.26岁上升至2030年的80.59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5.48/10万、3.53%。和2.52%o0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全县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床位5.70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分别由2015年的2.16人、2.41人增加至2.80人、2.85Ao十四五”期间,加快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县人民医院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县中医院新病房楼投入使用;县妇幼计生服务中心搬迁项目、县疾控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和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建设项目、县精神卫生中心扩建项目启动实施;乐安健康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不断巩固,开展选派优秀卫生人才到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业务院长”工作,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引领提升工程,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达到“五个标准化"建设要求,75%以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全县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处和镇卫生院6处,全面实行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一刻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建成。优化全科医生资源配置,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4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74元/年,新增15项服务项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医改工作由试点探索、单项突破逐步转向系统配套、全面深化。我县被确定为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分级诊疗制度初步建立。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收付费机制。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全面完成,管理体制、机制活力不断增强。"十四五期间,药品零差率销售累计让利群众L12亿元。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跨越提升。完善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纽带、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组建县精神卫生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实施名医评选和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遴选齐鲁基层名医1人,黄河口基层名医7人,名医17人,建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个。新建2处智慧预防接种门诊,对9处预防接种门诊和9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智慧化改造。中医药创新发展实现新突破。高标准建成投用县中医院新院区。推进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全县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国医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建成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2处。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培养基层名中医5人、名中医1人、青年名中医1人、基层名中医1人。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创建活动,加强中医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显著改善。全面贯彻健康中国和健康中国行动部署,成立健康行动推进委员会,全面启动健康16项专项行动,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卫生和公共卫生问题,我县顺利通过第4轮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建成国家卫生镇4个,创建比例达到50%;建成省级卫生村194个,创建比例达到60%o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病媒生物防制等专项行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取得显著成效。成功创建为省级健康促进县、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顺利通过全省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抽查复核暨地方病防治专项攻坚行动技术评价。重点传染病防控形势平稳,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省级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扎实开展,我县被国家卫生健康委授予"2018203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生机构设备更新长效机制未建立,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不足,群众健康多元化需求持续增长。三是卫生人才总量仍显不足、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引进难与流失并存,缺乏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高素质的学科技术骨干,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仍需加强。四是中医药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医特色专科建设水平不高,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有待加强。五是人口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出生率下降,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仍面临较大压力。"十五五"时期,是全面推进健康建设、实现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机遇挑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抢抓重要机遇,补齐发展短板、提升供给质量,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着眼于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要求,以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为着力点,以维护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建设为统领,以打造优质高效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补短板、锻长板、堵漏洞、强弱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建设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之城幸福贡献力量。(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健康优先。始终把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优先位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充分调动全社会各主体合理有序融入健康工作,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坚持问题导向,唯实惟先。牢牢把握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总要求,立足实际,针对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核心短板,加强顶层设计,出实招补短板强弱项,着眼于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服务质量更加优质,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坚定不移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坚持预防为主,医防融合。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风险防范,坚持关口前移,强化医防在机制、人员、信息和资源等方面协同,提供防治融合的高质量健康管理服务,加快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的撬动作用,将数字信息化融入”三医"联动改革全过程,推进政策协同,加快卫生健康领域理论、制度、管理和技术创新,打造智能高效、服务协同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统筹兼顾,协同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西医协同,促进中西医优势互补。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健康事业和产业,加快推进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进程,增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整体性和均衡性。(三)主要目标到2030年,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医防协同、中西医并重的优质高效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人人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综合连续、经济有效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群众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健康建设实现重大成效。"十五五"时期的具体目标:1 .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2岁左右,人均健康预期寿命稳步提高。健康行为全面普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以上。重点疾病防治效果显著,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8/10万、3%。和3.8%o以内。2 .公共卫生安全有效保障。全面完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阶段性任务,专业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常态化疫情精准防控机制更加完善,公共卫生基层"网底”更为坚实,医防高效协同,重大疾病、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救治能力显著提升,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3 .健康服务质量显著提高。进一步优化医疗救治和预防保健服务,健康服务更加注重质量和均衡发展,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疑难危重病例县域外转率持续降低。"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有效满足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4 .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内涵建设,大力发展中医治未病和中医康复服务,强化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坚持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推动"互联网+中医药"服务,提高中医药应急和救治能力,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5 .卫生健康治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卫生健康智慧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加强智慧化健康服务。适应行业特点的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行业管理法治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均等可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成熟完善。表1主要发展指标领域主要指标单位2030年指标属性健康水平人均期望寿命岁82夕左右预期性健康预期寿命岁略高于全省憎K比橱预期性孕产妇死亡率1/10万<7.8预期性婴儿死亡率%0<3预期性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3.8预期性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0<10预期性健康管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30%预期性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20预期性健康管理国家卫生乡镇(含进入评审程序)数量占Fk%55预期性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95约束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90约束性领域主要指标单位2030年指标属性健康服务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张7.55预期性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5预期性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4.33预期性每千人口中医执业类执业(助理)医师数人0.62预期性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4.95预期性每千人口药师(士)数人0.69约束性每千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人0.87预期性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人6约束性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天7.8约束性院内感染发生率%<3预期性30天再住院率%<2.4预期性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力争每年降低1个吉4占约束性健康保障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27左右约束性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基本医保支付比例%75左右预期性健康产业医养健康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加18个百分点预期性三、主要任务(一)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1 .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统筹县域卫生健康资源整体谋划和系统建设,实施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到2030年,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达到省提升标准和国家推荐标准占比分别不低于70%、35%新建或由镇卫生院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照社区医院标准建设。持续落实新建小区配套社区卫生服务用房政策。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结合人口规模科学布局村卫生室设置,建成以中心村卫生室为主体、一般村卫生室为补充的新型村级卫生服务体系,以2.5公里服务半径为宜,形成更加方便可及的一刻钟健康服务圈"。(牵头单位:县卫生健康局;参与单位: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