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清代私家园林郭庄(4).docx
从字面来看,当然是因为浣藻亭正对一池碧水,且碧水经小渠通至西湖而活,常因流动而抚摩水藻。但如果再深入思考,便会发现"藻"字具有深刻的引伸义,如"词藻"等常用来形容优美的文字,故此字亦有"文采""文辞"以至"修养”等意义,如杜甫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句"藻镜留连客,江山憔悴人",再如北史云"汉自孝武后,雅尚斯文,扬葩振藻者如林",等等。这样来看,"浣藻"二字便有了"洗涤文句,清扫心境"之更加高层之意了。18凝香亭“凝香亭”位于浣池的西侧,临池而建,与其对面的"浣藻亭"呼应对景。其建筑形式也与浣藻亭对应,浣藻亭是六边形亭,古典而趣味横生;而凝香亭为正方形,简洁大气。凝香亭的亭沿向外舒展,朝东的两角饰有龙头,朝西的则架于粉墙上,整座亭简洁大方。如果说浣藻亭因其夺目绚丽而略显张扬,那么被假山、梅树包围的凝香亭则展示了含蓄低调的一面。它正方形的外观、半亭半舫的形制,都切合了凝香二字,有一种小家碧玉的羞涩。江南私家园林绝不单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而且还涉及听觉、嗅觉等感官。春夏秋冬等时令变化以及雨雪阴晴等气候变化会改变空间的意境,并深深地影响到人的感受,而这些因素往往又是借花木植物为媒介而间接发挥作用。凝香亭因周边种植香味植物而得名,坐于亭中,淡淡花香扑面而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凝香亭东、南、北三面由靠背长凳围合,这种凳子称美人靠。坐在美人靠上,看浣池内白鹅嬉戏,可感受郭庄园林的幽静。由凝香亭至两宜轩是一条铺满鹅卵石的小径,小径两侧满是梅花、茶花、紫薇等。小径中部有汀步,中间设质朴自然的大块石,浣池的水缓缓流到汀步间,迈步而过,别有情趣。19两宜轩''两宜轩位于郭庄的中部,将园内原本不大、一览无余的湖面一分为二,营造了园林景色的层次感。同时,将园林的南北分为"静必居住宅区和一镜天开休闲区两部分。两宜轩名取自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水光激泡晴方好,山色空濠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意境顿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两宜轩位于浣池的北岸,与南岸的香雪分春堂互成对景。透过香雪分春堂前厅月亮门看到的两宜轩:站在两宜轩所看到的香雪分春堂:两宜轩的北侧是镜湖,两宜轩以及周边建筑、植物倒影在镜湖中,使景色更富动感和美感,也使不大的园区感觉开阔了不少。轩正中间向南面的浣池上凸出一个小矩形建筑,向北面的镜池上则凸出一个半圆的几何形建筑。这些外凸的建筑宛如方形或圆形的半亭。两宜轩为跨水木结构廓轩建筑,黑色板瓦、褐色梁架、粉白墙,墙面有花线装饰,屋顶檐角翠飞。两宜轩建筑形式独特,展现了园林中的建筑之美。轩内视线通透,轩南北两面除部分小面积的墙体之外,其余全开Wn明窗。通过明窗,可欣赏南北两侧浣池及镜湖的景色。两宜轩的南北两侧各有千秋,观赏两相宜。轩内悬有匾额两宜轩,有书法家马世晓书写楹联:袅袅垂烟皱细雨,茸茸浅草蘸寒烟。两宜轩的门、窗以及木构件均精雕梅兰竹菊等装饰图案,秀逸典雅。人们坐于轩内,品茗谈笑间诗意盎然,走到轩外临水倒影濯濯,鱼水嬉戏间妙趣横生。(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