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微生物的致病性.ppt

    • 资源ID:182467       资源大小:1.81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微生物的致病性.ppt

    1微生物的致病性微生物的致病性2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 :能侵入宿主,引起感染甚至传染性疾病的微生物,又称病原体病原体。感染:感染:病原微生物体侵入生物体内,在生物体内进行生长繁殖和(或)产生代谢产物,破坏生物体结构、功能,引起病理改变的过程,过程,又称传染传染。3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 :当滥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或某些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宿主体内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 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的感染,包括自然环境和带菌(毒)的生物体。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 空气传播消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 病从口入皮肤黏膜、创伤感染皮肤黏膜、创伤感染接触感染接触感染 人和动物密切接触、共用用具垂直传播垂直传播 母婴传染4病原微生物可通过多种接触途径形成感染病原微生物可通过多种接触途径形成感染5病原微生物可从母体感染婴儿病原微生物可从母体感染婴儿图图(b)是图是图(a)的局部放大,病原微生物(绿色颗粒表示)正突破母婴间的血胎屏的局部放大,病原微生物(绿色颗粒表示)正突破母婴间的血胎屏障对胎儿形成感染。障对胎儿形成感染。(a)(b)6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能力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能力感染感染 致病?致病?宿主的免疫系统与病原菌的斗争宿主的免疫系统与病原菌的斗争(感染后的表征)7致病性:致病性: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特殊的宿主体内引起特定疾病疾病的能力。在不同种不同种或同种不同株同种不同株的致病性有差异致病性差异致病性差异与毒力毒力、数量数量、和侵入门户侵入门户有关微生物的致病性微生物的致病性8致致病病性性毒力因子毒力因子侵入机体的数量侵入机体的数量侵入门户侵入门户机体的免疫力等机体的免疫力等9毒力:毒力:病原微生物致病力的强弱程度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LDLD5050)/ /半数感染量(半数感染量(IDID5050)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半数死亡或感染感染需要的最小最小病原体数量病原体数量或毒素量毒素量。一、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因子一、病原微生物的毒力因子10毒力因子毒力因子侵袭力侵袭力毒素毒素黏附和侵入黏附和侵入繁殖和扩散繁殖和扩散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11病原微生物毒力的因子表现在侵袭力和病原微生物毒力的因子表现在侵袭力和毒素等方面。毒素等方面。(一)侵袭力(一)侵袭力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力是指病原体能突破宿主的防御屏障,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黏附和侵入繁殖和扩散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121 1、黏附和侵入、黏附和侵入绝大多数的感染是从病原体黏附到宿主的靶细胞表面开始。淋病奈瑟氏球菌:淋病奈瑟氏球菌: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菌毛可使其吸附于尿道粘膜上皮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膜上皮的表面而不被尿液冲走变异链球菌、乳杆菌:变异链球菌、乳杆菌:牙齿表面粘连成菌斑,牙齿表面粘连成菌斑,造成龋齿。造成龋齿。黏附物质:黏附物质:P54 表4-1细菌表面大分子结构成分病毒包膜、衣壳真菌表面:几丁质、黏附素132 2、繁殖和扩散、繁殖和扩散病原微生物在局部生长繁殖,甚至进一步扩散的能力。侵袭性酶类:侵袭性酶类:可以作用于组织基质或细胞膜,造成它们的损伤,增加其的通透性,有利于微生物在体内的扩散。143 3、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利用特定的细胞机能抵抗或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繁殖或扩散。抗吞噬作用抗体液免疫机制内化作用举例举例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荚膜和微荚膜具有抗吞噬某些病原微生物的荚膜和微荚膜具有抗吞噬; ;某些病原微生物产生的结合性凝固酶可以抗体液免某些病原微生物产生的结合性凝固酶可以抗体液免疫疫某些病原微生物具有抵抗在吞噬细胞内被杀死的能某些病原微生物具有抵抗在吞噬细胞内被杀死的能力,能在吞噬细胞内寄生力,能在吞噬细胞内寄生15毒力因子毒力因子侵袭力侵袭力毒素毒素黏附和侵入黏附和侵入繁殖和扩散繁殖和扩散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细菌毒素细菌毒素真菌毒素真菌毒素病毒毒素样物质病毒毒素样物质16毒素:毒素:由生物体产生的、极少量即可引起人和动物中毒的物质,包括细菌毒素、真菌毒素和病毒毒素样物质。1 1、细菌毒素:、细菌毒素:按照来源来源、性质性质和作用特点作用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和内毒素。外毒素:外毒素:是由革兰氏阳性菌和少数革兰氏阴性菌合成及分泌的毒性蛋白质。(二)毒素(二)毒素17来源:来源:主要由G+菌和部分G菌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v理化因素不稳定;v毒性作用强,具有菌种特异性,组织选择性; v免疫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抗毒素),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类毒素;根据外毒素对宿主细胞的亲和性及作用靶点等,可分成神经毒素神经毒素、细胞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肠毒素。外毒素外毒素18来源:来源:G-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由菌体特异性多糖、非特异性核心多糖和脂质A三部分构成,菌体裂解释放出来。v理化性质稳定, 1602-4h破坏;v毒性作用相对较弱,无组织选择性;v毒性位点在脂质A上,毒性效应大致相同;v抗原性较弱,不能人工处理为类毒素。内毒素内毒素19特 性外 毒 素内 毒 素化学性质化学性质蛋白质脂多糖产生及存在产生及存在部位部位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和少数革兰阴性细菌产生并分泌到体外 由革兰氏阴性细菌产生并在菌体裂解后才释放到体外耐热性耐热性通常不耐热,60-80、30min被破坏 较为耐热,160、2-4小时才能被破坏 毒性作用毒性作用组织选择性:对特定细胞或组织发挥特定作用,细胞毒素、肠毒素或神经毒素全身性:引致发热、腹泻、呕吐 毒性程度毒性程度强,往往致死 弱,很少致死免疫原性免疫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较弱,免疫应答不足以中和毒性能否产生类能否产生类毒素毒素能,用甲醛处理不能202 2、真菌毒素、真菌毒素毒性强污染频率高3 3、病毒毒素样物质、病毒毒素样物质肝脏毒、肾脏毒、心脏毒、造血器官毒等21毒力因子毒力因子侵袭力侵袭力毒素毒素黏附和侵入黏附和侵入繁殖和扩散繁殖和扩散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干扰或逃避宿主的防御机制细菌毒素细菌毒素真菌毒素真菌毒素病毒毒素样物质病毒毒素样物质外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内毒素22鼠疫急性肠胃炎二、病原体的侵入数量二、病原体的侵入数量23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吸入污染病菌的飞沫或尘埃引起;三、侵入门户和感染途径三、侵入门户和感染途径消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主要是是误食病菌污染的食物或水,或者通过手媒介引起;皮肤黏膜、创伤感染:皮肤黏膜、创伤感染:主要经皮肤黏膜或因其创伤、破损而感染;24接触感染:接触感染:通过人与人、人与动物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而感染;虫媒感染:虫媒感染:病原体以节肢动物为媒介而引起的感染;血液传播:血液传播:通过输血、使用血液制品、穿刺、注射、吸毒等途径而感染某种病原体;垂直感染:垂直感染:一般是指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由亲代传播给子代而导致的感染。

    注意事项

    本文(微生物的致病性.ppt)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